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國軍被追著打,美國少將罵蔣介石蠢,老蔣:和史迪威一樣滾回美國

2024-03-01歷史

眼看蔣介石又又又要氣走一個,美國駐華軍事觀察團的派來的美國將軍,宋美齡連忙勸他要冷靜,還依舊堅信杜魯門一直支持國軍,這些美國少將代表不了杜魯門的態度,殊不知遠在的美國杜魯門頭已經氣炸冒煙,援助給國軍的成千上萬噸軍火眼看即將化為硝煙,蔣介石已經無力回天。那麽,老蔣能趕走一個史迪威還能趕走一個巴大維嗎?美國還會這樣慣著蔣介石的脾氣嗎?

蔣介石和巴大維

在1949年,蔣介石拜訪司徒雷登的時候,這位駐華大使就絲毫不掩飾自己的立場,說出「作為美國大使,不便幹涉中國內政,但就個人來說,你已經無法統治中國。大使都這麽說,杜魯門派來的巴大維也對老蔣很無語,巴大維建議美國停止對國軍的軍事和經濟援助,並撤回顧問團。巴大維甚至說,來了中國這麽久,老蔣失敗的每一場戰役,都不是在缺少武器裝備作戰中失敗的,言語之間多少顯得有點恨鐵不成鋼。

因為一系列的戰敗,老蔣的嫡系全部葬送在東北、華東以及三大戰役中。而軍事上損失慘重,也讓一直在老蔣高壓下生存的地方派系們逐漸擡頭。在1949年初,在美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支持下,李宗仁和白崇禧開始逼老蔣下野。而看到人走茶涼的老蔣,氣的說出了一句話「我現在不是被敵人打倒的,而是被自己人做掉的。」當然內部人敢於逼宮,主要在於背後的盟友老美對老蔣已經失望透頂了。

巴大維在之前還有點不相信史迪威描述的「蔣介石不可理喻」,但是現在他也能體會史迪威的心情了。實際上,史迪威就是當時美軍在華的最高將領。蔣介石和史迪威在對日作戰的若幹問題上發生了相當嚴重的沖突,鬧得滿城風雨。蔣介石是實在受不了,最終美國總統羅斯福應蔣介石要求,從中國戰區召回史迪威,這個就是史迪威事件。

把史迪威趕回美國後,讓蔣介石相當舒服,至少很多時候都以為是讓蔣介石一個人說了算。但是此舉讓他在兩個方面有所損失,一個是得罪了美國軍方高層。另一個就是接替史迪威繼任的魏德邁、巴大維等人,馬上就被杜魯門打包送來了。但是這些人在美國軍隊的地位,和影響力都遠遠不如史迪威,直接導致了此後國民黨獲得美國援助都大打折扣。

濟南戰役前期,國軍被圍困,丟掉濟南這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的事」。在南京,巴大維與國軍的官員們分析時局,他指出國民黨軍隊的方針:防守一地或一城市的典型戰略,就是挖掘壕或退守城內,以等待援兵。然而援兵是決不會到來的,因為你們現在從任何地方也抽調不出援兵。但是蔣介石依然對堅守城池有著非同一般的執念,既不甘心放棄這些重要的大中城市,也怕失了面子和軍心士氣。

巴大維表面上的吐槽「南京的冬天和戰局一樣冷」,實則是話裏有話的暗諷蔣介石,多虧了蔣介石英語不好,又有宋美齡解圍,不然按照老蔣這脾氣,說不定當場就一句「娘希匹」懟回去了。巴大維對老蔣忍無可忍,只是時間問題,這個巴大維即將成為繼史迪威後,第二個被老蔣「趕回去」的美國將軍。那麽,巴大維會走史迪威的老路嗎?

巴大維忍無可忍

1945年初,史迪威忍無可忍臨走前接受記者采訪,評價蔣介石說:「中國的士兵如果能得到正規的訓練,精良的武器,那麽中國的軍隊將成為世界上不可戰勝的軍隊。巧的是巴大維被蔣介石氣走,離開中國時也說過這樣的一段話:「蔣可以乘坐飛機和他的將領見面,並且直接指揮他們。而延安沒有這個條件也能取得勝利,如果八路軍得到和國軍一樣的武器,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其實不僅王耀武有這個疑問,就連美國顧問巴大維也對蔣介石很惱火。美國人認為正是老蔣的錯誤做法,才導致當前的局面。美國派到中國的顧問巴大維曾稱:「蔣介石想固守濟南,對抗數量多於蔣軍的解放軍,根本不可能成功。」毛主席本來擔心在巴大維的勸說下,如果國軍撤退東北斷然實行,是能保住相當力量的,這將會給在東北駐守的東野相當大的威脅。

結果,蔣介石既不敢大張旗鼓地撤兵,又不敢宣稱打了敗仗,生怕東北丟了美援也減下來。久拖之中,我軍發起了遼沈戰役。蔣介石親自坐鎮北平,四飛沈陽,一會想打,一會兒又想撤。衛立煌、廖耀湘、胡宗南等被搞得無所適從,眼見著兵越打越少,仗越打越「背氣」。蔣介石說要去濟南督戰,要知道老蔣去哪督戰,那個地方必然失守,這仿佛像魔咒一般靈驗。王耀武心是徹底涼了。

又一位美國顧問被蔣介石氣走了,正如老蔣想的一樣,他要像趕走史迪威一樣把巴大維「趕回美國」可偏偏國軍現在眼跟前少不了美國的援助,蔣介石斷然不可能放任巴大維去跟杜魯門告狀,那麽,蔣介石會對巴大維改變態度嗎?

巴大維無路可退

如果是在1948年初,毛主席最憂慮什麽,那就是在東北的幾十萬國民黨精銳部隊,是否會放棄東北撤到關內。巴大維來了中國以後,也是這輩子第一次上了一堂叫做:蔣介石的軍隊蔣介石指揮不動的課,所以說,蔣介石撤退東北是眼下的萬全之選。

就在國民黨內部對是否從東北撤兵的問題糾結不清的時候,東野終於和毛主席在戰略上達成了一致,遼沈戰役打響。而巴大維幾番努力後,蔣介石還是不聽從自己建議,堅持要固守三城之時就曾經說過:蔣從毛手中采取主動和擊敗他們的機會,這輩子將不會再有了。

對於一城一地的得失,蔣介石固執的要命,他始終堅信各派系能夠前來支援他,解放戰爭的歷史行程終究狠狠打了老蔣的臉。巴大維半帶嘲諷地問道:「你們能否回答我, 固守東北的國軍如果告急時,誰可以馳援?」

與此相反,我軍則針鋒相對地提出了「存人失地,人地皆有;存地失人,人地皆失」的16字針與國民黨軍隊周旋,並最終在戰略和戰術上獲得全勝。1949年5月,巴大維認為蔣介石在中國無力回天,辭職中國總顧問在日本接任步兵第7師師長,後來參與指揮了美軍的韓戰,結果輸的慘敗被李奇微炒了魷魚顏面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