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49年小戰士從報紙上認出父親,指導員:別亂說!這可是鄧華司令

2024-02-01歷史

閱讀前,誠邀您點選一下「關註」,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內容,感謝您的支持!

1949年10月2日,葉劍英在贛州下達了進軍廣東的命令。

鄧華的15兵團奉毛主席及朱總司令之命,與陳賡的第4兵團緊密合作,英勇戰鬥。

在陳賡和鄧華強強聯手的攻擊下,人民解放軍所向披靡,勢不可擋。

只用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取得了勝利。

一時間,廣州的解放成為了全國各大報紙,爭相報道的焦點話題。

作為15兵團的司令員,鄧華的照片也被刊登在了報紙上。

四野12兵團46軍當時駐紮在湖南,得知勝利的訊息,戰士們都無比喜悅。

尤其是一個名叫鄧賢詩的小戰士,更是激動得熱淚盈眶,眼淚止不住地流。

戰友見狀,紛紛上前關心詢問。

鄧賢詩便指著報紙上鄧華的照片,哭道: 「這個人是我的父親!」

鄧華

周圍戰士們聽了,皆是一副不可置信的神情,都覺得他在做夢。

畢竟每次說起身世時,鄧賢詩都會說自己是個無父無母的孤兒。

指導員聽說此事,也認為鄧賢詩是昏頭了: 「別亂說!這可是鄧華司令!」

見眾人不信,鄧賢詩便掏出了一張老相片。

照片上的青年也就十幾歲的模樣,眉眼與如今年近四十的鄧華司令非常相像。

而這張皺巴巴的泛黃相片,背後還有一段被鄧賢詩藏在心底的往事。

舍家為國,父子分別

鄧賢詩出生在湖南郴縣,一歲那年,他的父親離家從軍,從此再無音信。

母親邱晴娥一個人含辛茹苦地將他拉扯大。他十歲那年,母親久病成疾,也撒手人寰。

鄧賢詩是見過父親的,但那時他年紀太小,什麽都不記得。

母親只告訴他,他的父親名叫鄧多華,是一名共產黨員,上了井岡山。

除此之外,他對父親一無所知。

直到母親去世之前,把一張發黃的照片交到他手裏,他才終於知道父親長什麽樣子。

鄧賢詩長大後,也加入了共產黨的隊伍。

一方面是參軍報國,另一方面也是想要尋找父親的下落。

指導員聽完他的經歷,再看著他拿來的照片,決定將此事上報。

他將鄧賢詩的情況寫成一份書面材料,連帶著照片一起,遞交給了上級。

最後,這份材料被送到了4軍長詹才芳那裏。

詹才芳看過後,不敢擅自做主,他當晚就驅車趕往12兵團司令部,交由肖勁光司令來決定。

肖勁光

肖勁光和鄧華是老戰友了,的確曾聽說過鄧華有一個兒子。

看這份材料中交代的,祖籍、年紀、照片上的樣貌,也都和鄧華非常相近。

只是鄧賢詩非常肯定地表示,他的父親名叫「鄧多華」。

見肖勁光拿不準,詹才芳便說道: 「我剛才也是看到這一點,有些懷疑。不過,鄧司令是不是改過名字?」

於是第二天一早,肖勁光就直接給15兵團司令部打了一個電話,開門見山問鄧華: 「你是不是改過名字?」

鄧華一楞,不明白肖勁光怎麽突然問這個,只如實回道: 「是改過名字。原來叫‘鄧多華’,參加革命後就改叫‘鄧華’了。」

鄧華

肖勁光一聽這話,心裏激動,想要把好訊息告訴他。

可轉念一想,父子倆分別二十幾年,還是讓鄧賢詩親口來講比較好。

因此他立刻叫人轉告鄧賢詩,叫他寫一封信給鄧華。

「鄧華司令員您好,我是四野12兵團46軍的一名戰士。我的母親名叫邱青娥,臨終前母親給了我一張父親的相片,和我在報紙上看到的您的樣子很像。我覺得您就是我的父親鄧多華……如果是真的,請您給我回信,謝謝。」

肖勁光收到信後,很快就派人送去了廣州。

鄧華看到信和照片後,瞬間激動不已。

因為不只是鄧賢詩一直在找父親,多年來,鄧華也一直在尋找兒子的下落。

別妻離子,投身革命

鄧華原名鄧多華,字實秋,湖南郴縣永寧鄉人。

1910年,他出生在當地的一個名門望族,書香世家。

鄧華之父鄧養源,二十歲中秀才,在衙門工作了半年,就請辭回家。

即使被舉薦為知縣,他也堅持要回家坐館,當個教書先生。

鄧養源是當地首富,又有才學,可他不想做官,只一心要幹革命。

在大革命期間,鄧養源就把自己的一處屋子給了農民協會,用來辦公。

鄧華自幼聰慧,勤勉好學,再加上受到了父親開明的教育,因此思想進步。

15歲那年,他到長沙求學,考入長沙嶽雲中學讀書。

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也積極參與了學生們組織的愛國救亡運動。

1927年3月,17歲的鄧華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被派去湖南省的黨校學習。

轉年,工農革命軍第7師組建,鄧華就在政治部任組織幹事,參與了湘南起義。

不久後,書生模樣的他,就跟隨著革命隊伍,上了井岡山。

而在這之前,鄧華就已經娶妻生子了。

郴縣永寧鄉的邱家和鄧家,在明清時期都是這一帶的名門望族。

兩家是世交,一直都有聯姻的傳統。

15歲的鄧華奉父母之命,娶了邱家的邱青娥為妻。

鄧華那時候在外求學,一心只想要參加革命,根本不想那麽早就要成家。

更何況他是在新思想的浸潤中長大的,無法接受封建包辦婚姻。

但是他那時無法忤逆家中長輩,只得被迫結婚。

起初,鄧華對這段婚姻是非常反感的。

但在與妻子的相處中,他發現邱青娥亦是一個思想開明的女子。

1927年,邱青娥生下一個兒子,鄧華欣喜不已,給兒子取名「鄧賢詩」。

可那時候,鄧華已經入黨,投身革命,與家人聚少離多。

久經戰陣,百煉成鋼

1928年3月,鄧華辭別妻兒上井岡山,加入了革命隊伍。

鄧華參加紅軍後,第一個職務是第7師政治部組織幹事。

1940年3月,鄧華任晉察冀軍區第五軍司令,率領軍民參與了百團大戰。

期間共進行戰鬥9次,殲滅了敵人500多名,得到了聶榮臻司令員的表揚。

聶榮臻

1941年,鄧華被調到了第四軍。

那時候,華北日軍主攻八路軍的敵後根據地。

而第四軍分區所在地,是土地肥沃的糧倉,更是日軍掠奪的重點。

聶榮臻讓鄧華鎮守在這裏,足見對他的器重。

抗日戰爭勝利以後,鄧華出任東北保安副司令,後來又任遼吉軍區司令。

他領導當地人民群眾,肅清了地方上的匪患。

1947年6月,遼吉縱隊與一縱配合,向四平發起了攻擊。

鄧華不懼強敵,率部與敵軍三萬多名守軍激戰十多個晝夜,殲滅敵軍近5000人。

1948年3月,鄧華再次率部攻打四平。

解放軍以其兩個縱隊的絕對優勢,全殲敵人,迅速解放四平。

1947年9月,鄧華奉命率領遼吉縱隊進軍遼西。

鄧華率領部隊展開長途奔襲,包圍法庫,發動猛烈進攻,一舉殲滅了守城的敵一七七師。

隨後,他又借著突如其來的大雪,閃電般一連攻下了五城一鎮,殲滅了敵人三個師。

遼吉縱隊因此先後兩次,受到總部的嘉獎。

這一次作戰,也可見鄧華審時度勢,靈活、果敢的軍事指揮才能。

在解放錦州的戰役中,鄧華積極獻計。

推翻了林彪圍點打援的部署,而是以六個縱隊向錦州挺進,迅速占領錦州。

最終只用31個小時,我軍就大破錦州,全殲守敵十萬余人。

在此次戰役中,鄧華的部隊是第一個打進核心陣地的。

這對迅速攻克錦州,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1949年1月4日,鄧華又率領七縱和其他幾個部隊,沖破了國民黨的防線。

與三個縱隊會合,經過29個小時的激戰,消滅了敵軍十三萬余人,一舉解放了天津。

1941年,鄧華出任晉察冀第四分區司令員時,作家周而復花了半個月的時間,對他進行了深度采訪。而後他撰文【鄧華斷片】,文曰:

「鄧華司令員文靜且勇敢,嚴肅且活潑,冷峻且熱情,沈著且堅韌。

面相清秀,雙眼有神,身材瘦高,言行舉止很斯文。

他是一個讀書人,可在戰場上,他又如猛獸一般勇敢機敏。

文人和武士的兩種氣質,在鄧華身上得到了和諧的統一。」

榮辱不驚,自力更生

鄧華從一個小小的紅軍戰士,百煉成鋼,最終成為了兵團司令。

這些年來他為國奮戰,戎馬未休歇,很少有時間能顧得上自己的小家。

一開始,他與家鄉的妻子還偶爾能有書信聯系。

但到了1937年時,寄出去的一封家書就一直沒再收到回信。

那時鄧華是115師獨立團的政委,前線吃緊,他也無暇顧及自己的事情。

抗日戰爭結束後,鄧華也曾回過一趟湖南老家。

只是祖宅破敗,妻子病逝,兒子也不知去向了。

為了尋找兒子的下落,鄧華曾聯系過各地的老戰友,拜托他們幫忙留意。

可是幾年過去,也一直沒有得到任何訊息。

如今收到了兒子寫來的信,鄧華欣喜萬分,連夜趕往湖南衡陽46軍的駐地。

在詹才芳的辦公室裏,分別二十多年的父子兩人終於相見。

鄧華很早投身革命,沒能陪伴兒子長大;鄧賢詩那時年幼,也沒有與父親相處的記憶。

但父子間的血脈親情,大概是時間與距離都無法阻擋的。

二人一見面就紅了眼睛,緊緊擁抱,激動不已。

鄧華知道,自己這些年來南征北戰,最對不起的就是家鄉的發妻和兒子。

鄧華有意想要補償,但鄧賢詩卻堅持要回到自己的部隊去。

他是46軍的戰士,不想因為自己的父親是司令員,就得到什麽優待。

聽到兒子能這樣講,鄧華十分欣慰。

戎馬一生,鄧華始終是榮辱不驚,甚至是名利皆忘的。

他不僅是這樣要求自己,更是嚴格教育後輩兒孫。

自力更生,謙虛低調,可以說是鄧家的家風。

抗美援朝戰爭時,鄧華自入朝之後,便擔任了第一副司令和第一副政委的職務。

然而第五次戰役剛開始,他就給中央軍委發去了電報: 希望由陳賡擔任第一副司令,宋時輪擔任第二副司令,他自己則任第三副司令。

彭德懷司令知他膽大心細能打仗,是個難得的將領。

如今見他主動讓賢,很是感動,堅持要求他留任。

鄧華胸懷坦蕩,亦無意於名利。

1955年,鄧華被授予上將軍銜。

先後擔任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四川省副省長、中央軍委委員等要職。

而他的長子鄧賢詩一直自立、低調。

從一名普通戰士轉業後,就被分配到一處單位做普通工人。

鄧華生活勤儉,一生淡泊廉潔,公私分明。

無論在什麽部門工作,他從未花過公家的錢,也從沒有利用職務來謀私。

剛到沈陽軍區的時候,他被安排住在原來日本關東軍司令的宅邸。

可鄧華覺得那房子太大,給他住浪費了,便找人改成了招待所,自己住進了一間小房子。

鄧華共有二子四女,侄子侄女也很多。

對自己的子女還有親屬,他總是嚴格要求。

他總告誡孩子們,要謙虛做人,要有一技之長,自力更生,不依靠父母,不向組織提要求。

他位居高位,卻從不許子女、親屬因此搞特殊:「一人做官全家沾光」這樣的事,絕不允許發生在鄧家!

鄧華在廣州養病時,侄子鄧賢剛由於子女眾多,在農村的日子過得很艱難。

因此,他特地帶著孩子們到廣州探望鄧華,想讓鄧華幫他們在城賴恩排工作。

只是他剛一開口,就被鄧華嚴詞拒絕了: 「你們都是革命的後代,農村裏面也是革命陣地,哪一個地方都是革命,你回去以後要努力。不要有困難就去找政府,要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自己自力更生。」

參考文獻

[1]蘇振蘭, 張貴平. 一代名將鄧華[J]. 黨史博采(紀實)

[2]葉青松.第五十四罕首任軍長丁盛[J].中外書摘

[3]蘇振蘭,張貴平.一代名將鄧華[J].黨史博采(紀實)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創,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