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奇怪現象:徐海東養病15年仍大將,蕭克資歷與開國元帥平級卻上將

2024-07-20歷史

1951年,劉少奇批示羅榮桓關於幹部評級工作指示草案,拉開評軍銜的序幕,隨後他也開始著手組織各級評級委員會。也正是從此時開始,解放軍開始正式建立起新中國軍事系統的等級體系,為後來解放軍軍銜制的實行、正規化創造條件。

1955年劉少奇作為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開始主持討論解放軍的授銜流程。在他的主持下,人大常委會第22次會議透過授予朱德、彭德懷等人共和國元帥軍銜的決議。

此外,在會上劉少奇和眾人還討論過關於授予毛主席大元帥軍銜的議題,但毛主席不願意接受,使得劉少奇只能無奈的說道:「人大常委會可以做決定,但是他是國家主席,還需要他下令才行呀。」而毛主席的拒絕,也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成為人民軍隊歷史上的第一個空銜。

敲定10大元帥人選後,緊接著就是討論十大將、上將等人選。其實相較於十大元帥,大將、上將的評選可能更加激烈,因為元帥中除了粟裕那個特殊的存在,其他人都毫無爭議,都能獲得一致認可。但是大將、上將中難免存在彼此實力相當、資歷相當的情況,因此評選過程更為艱難。

毛主席當時也不得不說:搞評銜,是很大的工作,也是很不好搞的工作。作為此次軍銜評定的重要負責人,劉少奇也是壓力山大,不過因為在戰爭年代曾經主持過解放軍臨時授銜,所以他還是配合彭老總、周總理等人圓滿的完成這一工作。

但在討論軍銜授予時,除了粟裕以外,蕭克上將的評定也引起議論,一些同誌對於蕭克未能成為大將而感到遺憾。說起來,蕭克在我軍歷史上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作為上將榜首,他曾是我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高級指揮員,還有與同時授銜的元帥相處、共事的經歷。

蕭克早在19歲的時候就當上葉挺獨立團的連長,25歲的時候擔任紅八軍軍長,27歲的時候成為紅六軍團軍團長,29歲已經是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也就是賀龍的得力助手。年紀輕輕的他,早已身經百戰,在紅軍中名列前茅。後來抗戰時期,他被任命為八路軍120師副師長,繼續和賀龍搭檔戰鬥。

在抗戰期間,他意氣風發,1937年出兵山西,建立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40年指揮部隊反擊敵人的十路圍攻,粉碎日偽軍的多次掃蕩,發展了冀東根據地,為後來的東北解放創造條件。1942年協助聶榮臻發展壯大的晉察冀抗日根據地,並指揮眾人進行反掃蕩戰爭,總結推廣了地雷戰、地道戰等經典戰術。

到解放戰爭時,他先是負責創辦華北軍政大學,後來擔任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第一參謀長指揮部隊南下,組織策劃陳明仁等人起義。當然,也參與過指揮四野千裏追擊,殲滅白崇禧集團和余漢謀諸部共43萬人,立下赫赫戰功。

因此,按照當時的軍銜評定參考因素,無論是山頭,還是資歷、職務,蕭克其實都是非常搶眼的,雖然他無法和賀龍對標,但似乎至少能夠到大將門檻。畢竟他可是八路軍副師長,除他之外的五位八路軍師長,都是元帥軍銜。

可惜情況有些復雜,因為紅軍時期、抗日時期,蕭克犯過一些錯誤、戰績相對也不是很亮眼,導致評銜受到影響。其實對比其他入選人物,我們可以很清晰發現:當年我軍實在是人才輩出,落選的沒有弱者,只是最終當選的人更合適。

那既然競爭如激烈,那徐海東1940年便離開前線,休養長達15年,為何卻比蕭克要高?這是由於他的履歷很豐富。在1934年的時候,他率領紅25軍長征到了陜北,成為第1個順利到達陜北的長征部隊。

而且,在當時的四支長征的隊伍中,徐海東的紅25軍實力最弱小,只有不足3000人。但他硬是頂著10萬敵軍的圍剿,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將陜北根據地立住腳跟,為後來的紅軍主力會師提供這唯一的根據地。

在徐海東的運作下,紅25軍和陜北紅軍合二為一,組成紅15軍團,並且成功接納了只剩幾千人的中央紅軍,期間還發生過毛主席向徐海東借錢的故事。當時中央紅軍幾乎已經到崩潰地步,是徐海東擠出資源來支援,才讓中央紅軍度過低谷期。

毋庸置疑,徐海東對中國革命貢獻巨大。除此以外,徐海東的指揮才能也不一般,當年他以3000人打10萬人,還將部隊擴張到5000人。有中央紅軍到來後,他配合中央紅軍取得直羅鎮大捷,打得國民黨膽戰心驚。

西安事變爆發後,張學良和楊虎城等人點名讓徐海東來鎮場子,可見其能力。可惜,徐海東因為9次受重傷,所以在抗戰、解放戰爭時期只能長期養病。

但其功勞之高,少有人能相提並論,徐海東當時甚至是位居大將第二。雖然自己一直打算辭去大將軍銜,覺得養病耽擱並無功勞,但並未得到應允。畢竟他的傷痕累累,都是為國家所付出的。

當然蕭克屈居上將,也沒有任何意見,他和粟裕一樣欣然接受,從不在乎這些虛名。就這樣,從元帥到上將,再到後來的中將、少將,劉少奇等人主持的授權儀式雖有波瀾,但還是基本完成,而這些開國將帥們也成為後來名動天下的傳奇人物。

參考文獻:【新中國首次將帥授銜始末】、【管窺開國大將】、【劉少奇在解放軍軍銜制度方面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