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中南海為何至今沒有懸掛「中央人民政府」牌子?原因在於這五個字

2024-07-27歷史

1949年 9月21日, 政協一屆全體會議 中南海懷仁堂 舉行,56歲的 毛主席 致開幕辭時擲地有聲地宣告: 「占人類總數四分之一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

在那一次會議中,毛主席 高票當選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結果一經宣布, 全場 代表皆 起立鼓掌 ,掌聲響徹雲霄,久久沒有停下。在當天晚上於 中南海勤政殿 舉行的預備會議中,大家討論決定了翌日 開國大典 的相關事項。

可以說,從新中國成立一開始, 中南海就和中國中央人民政府密不可分 ,可全國上下大大小小的辦公場所都有 牌匾 為什麽中南海至今沒有呢?

其實,當時擔任中央中央辦公廳主任的 齊燕銘 曾親自做了一塊寫著 「中央人民政府」 的牌匾,但準備懸掛的時候,卻 遭到了 周總理的反對

周總理為什麽反對中南海懸掛牌匾呢?毛主席親自題寫五個大字指出了緣由。

中南海的回憶

中南海 ,位於故宮西側,古時稱作 「西苑」 ,是 「中海」與「南海」的統稱 。早在 遼代 時期,中南海就已經初建模型, 明清時期成為 「皇家專屬」 ,自古以來就是 北京的地標性建築 ,而1949年毛主席帶領中央領導們 進駐北京 ,住進了中南海之後,中南海就成為了中共中央的辦公場所。

起初, 毛主席是 不願意住進中南海 。原因很簡單,那裏之前是 皇帝 住的地方,中國共產黨革命是為了人民,如今封建褪去,再住進去不是「倒退」嗎?因此在 起初進駐北京 的時候, 毛主席選擇住在了 香山 附近,那賴恩靜清幽,也十分安全。

可毛主席事務繁忙, 往返於北京市中心與香山 之間,回到住處時常常已經臨近深夜,不僅耽誤工作效率,同時對毛主席的 身體 也是一個 不小的考驗 ,當時的毛主席已經56歲了。

後幾經勸說,毛主席才勉強住進了 中南海 菊香書屋 。剛住進來的毛主席是「渾身都不舒服」,執意 將自己薪金的一部份用來支付「房租」 才放心,直到毛主席去世,「房租」的繳納才停止。

在毛主席的居住的菊香書屋,除了樸素之外, 找不到任何一個和「奢華」沾邊 的詞匯。除了一張簡易的 木床 以及 桌椅 之外,主席的房間就只剩下堆得 一摞又一摞的書籍 了。毛主席嗜書如命,就連 上都是 一半放書,一半用來睡覺

歷史翻開了嶄新的一頁,中南海也迎來它新的「主人」 。毛主席住進中南海的同時 周總理也住進了離毛主席不算太遠的西花廳 。毛主席曾說: 「西花廳很適合恩來,那裏清凈,滿院的海棠花,開得很漂亮。」

周總理在西花廳度過了二十余年的時光, 海棠花每年都會盛開,可總理卻總是步履匆匆 ,如果說 菊香書屋 留下了 毛主席伏案批閱的背影 ,那麽 西花廳 就留下了 周總理匆匆而過的腳步

周總理的侄女 周秉德 曾在西花廳住過很長一段時間,可 剛到西花廳 的時候,年幼的周秉德卻是有點 「失望」 「中南海比我想象的要艱苦樸素多了……一次,李訥和李敏(毛主席的女兒)邀請我到毛主席那裏吃飯,我簡直不敢相信,毛主席是那樣樸素,我們喝的湯都是用中南海湖裏撈起來的小魚小蝦做的……」

與其說周總理住在西花廳,不如說西花廳成了周總理的 「辦公室」 ,周總理每天都是 早出晚歸 ,屋裏的燈光總是到 深夜才熄滅 ,可 沒幾個小時卻又亮起 周秉德剛剛到西花廳的時候, 一連幾天,連伯伯的身影都沒見到

新中國成立之後,全國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可無論是毛主席、周總理還是住進西花廳的其他中央領導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慣: 都不願意進行過大的翻修

周總理工作時都會帶著 套袖 ,只為 減少衣服摩擦帶來的損壞 ,一套西裝也是改了又改,穿了許多年。而同樣住進過中南海的 彭德懷元帥 一次因公出差,後勤工作人員來到家裏, 帶來了一套嶄新的沙發 ,將之前已經很破舊的沙發給換了。

可沒想到,彭老總回來之後, 頗有不滿 ,立刻命令人將之前的沙發給 換了回來 「這一套沙發,頂的上農民幾年的收入,這簡直就是浪費!這種行為在我這裏,一定要杜絕!」

比起這些,他們都更希望將這 有限的資金用在人民的生活上 ,而不是給自己改善生活。 這就是他們 「為人民服務」 的方式之一。

新時代的特殊意義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 解放北平 的那一刻,中南海就已經成為了中國政府的辦公所在地,與毛主席、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也就僅僅聯系在了一起。

新中國成立之前,各個部門的安排還沒有完全制度化,中南海不掛匾額也還可以理解。可奇怪的是, 新中國成立之後,各個規章制度都已經初步完善,為什麽中南海還是 「有實無名」 呢?

其實,在新中國成立之後不久,擔任中央中央辦公廳主任的 齊燕銘 就已經註意到了這個問題。當時地方各級政府都已經逐步走上正軌, 中南海作為中央辦公 「中樞」 ,自然也需要重新拾掇拾掇 「門面」

齊燕銘 同誌本來就是北京人,出身蒙古族的貴族家庭,從小就勤奮好學,不僅 寫得一手好字 ,還是 「桐城派」 的著名代表人物,是當時遠近聞名的 國學大師

重慶談判 的時候,齊燕銘就曾擔任談判代表談秘書長跟隨 在毛主席與周總理身邊工作 ,工作方面一直以 「仔細」 著稱,為毛主席與周總理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註意到中南海牌匾的問題之後,齊燕銘立刻就 著手準備 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一塊寫著 「中央人民政府」 的牌匾就做好了,六個方方正正的大字, 不僅體現了中央政府的威嚴,也彰顯了中南海的特殊意義

正當齊燕銘興高采烈地向周總理匯報此事的時候,卻不料,一項 平易近人 周總理 臉上卻有些 慍色 「齊燕銘同誌,我認為你的做法不太合適。新中國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並不是什麽政府。我們應該和人民站在一起,懸掛這樣的牌匾會顯得我們‘高高在上’。更何況,新中國的權威,並不是一塊小小的牌匾就能彰顯出來的。」

在周總理看來,有了這麽一塊牌匾, 不僅不能彰顯中央「為人民服務」的初衷,還會讓中南海看著像是古代的 「衙門」 ,從而給人一種 難以接近 的感覺。 而數年之後 毛主席親手撰寫的五個大字 ,是也間接解釋了 反對 中南海懸掛「中央人民政府」牌匾的 緣由

新華門 是中南海的正門,也是中南海的標誌性建築,而在新華門旁, 「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 「戰無不勝的毛主席思想萬歲」 分列兩旁。新華門門內, 首先映入人眼簾 的,就是毛主席親手寫的 「為人民服務」 五個大字

也正是這五個字,詮釋了毛主席與周總理等中央領導人不願意中南海懸掛「中央人民政府」的原因: 人民比所謂的「權威」要重要的多!

為人民服務

1939年,在毛主席寫給張聞天同誌的一封信中,曾這樣說道: 「所謂的‘知’理論,並 不是根於客觀事實的,是獨斷的 ,這樣的‘仁’是仁於統治階級而不是仁於大眾的,是致力於壓迫人民、守衛封建制度,而不是 勇於為人民服務 的。」

這是毛主席第一次提出「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可在此之前,毛主席帶領中國共產黨已經身體力行了 十八余年 。也正是因為這十八多年來的實踐理論,才讓毛主席真正領悟到了 「為人民服務的」 深刻內涵

「為群眾的利益著想,是我們與國民黨最根本的區別,這也是 中國共產黨革命的出發點與歸宿 。但這也並不代表過去的舊形式(指的是文藝形式)完全不能利用,舊形式到了我們的手裏,加以改造,加入新內容,也可以成為革命的,為人民服務的。」

「為人民服務」 ,在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的心中並不是說說而已的,這是他們 一生踐行而保護的理想 ,也是他們 革命的初衷 ,更是他們 解放全中國、帶領中華民族走向民族復興的最大動力

就像毛主席說的那樣, 為人民服務,不能使「半心半意」,也不能是「三心二意」,必須是「全心全意」!

結語

74年前,毛主席帶著四萬萬中國人民,奪取了革命的最終勝利,建立了煥然一新的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而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也成為了毛主席等人一生的追求

在毛主席、周總理等人的身上, 除了國家利益、群眾利益之外,再看不到一絲一毫的個人私利 ,他們寬闊如海的博大胸懷中早已被「人民」二字占滿,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形之下, 都不會再有任何的改變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