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47年粟裕請求劉鄧指揮,毛澤東則囑咐劉鄧:全力協助粟裕打殲滅戰

2024-04-21歷史

1947年10月,毛澤東開始按照最初的設想,部署三路人馬逐鹿中原。

10月3日,他要求陳毅、粟裕「一個月至兩個月內只打小仗,不打大仗」,主要是建立豫皖蘇根據地,與劉鄧的鄂豫皖和陳賡、謝富治的鄂豫陜三足鼎立。

陳毅於11月8日再次離開華野指揮部,直到次年4月才返回。

粟裕接過華野領導和戰役指揮的重任,提出「戰中原、定中原、以中原為家」的口號,很快將豫皖蘇建成中原最堅固的根據地。

毛澤東安排三路人馬逐鹿中原,像在蔣介石的背上紮了三根刺,讓他睡不好覺。在與智囊團討論後,蔣介石提出了一個「確保中原」的戰略。

他調集33個旅重點「圍剿」品字形最前線的大別山區,由國防部長白崇禧指揮;調集11個旅對付鄂豫陜根據地;此外,還集結22個旅,守衛隴海、平漢線上的要害。

大別山的劉鄧大軍再次陷入困境。粟裕得知後,於12月8日主動請纓「直接配合大別山作戰」,並決定轉兵平漢路鄭(州)許(昌)段,調動大別山國民黨軍隊。

毛澤東批準後,粟裕指揮華野主力部隊,先後發起攻勢淩厲,在平漢路鄭(州)許(昌)段和隴海路鄭(州)蘭(考)段進行破擊戰,切斷了這兩大軍事動脈。

還沒等蔣介石回過神來,粟裕揮師南下,力克國民黨軍後方基地許昌,之後又席卷11座縣城,滅了老蔣3.2萬人馬。

然而,蔣介石沒有輕易上鉤,還是死死「咬住」大別山不松口,粟裕沒有達到給劉鄧解圍的目的。

粟裕判斷,蔣介石「似乎打算集中力量,破壞我大別山,然後抽調兵力對付其他地區」,於是又主動請纓,致電劉鄧,向毛澤東報告:「我們和陳謝長期配合劉鄧,直到徹底粉碎敵人對大別山的進攻。」

毛澤東很欣慰,回答說:「我完全同意粟裕的意見。粟、陳謝長期配合劉鄧,直到粉碎敵人對大別山的進攻。」

他還授權粟裕指揮軍委直轄的陳謝的部隊,即品字形另一支大軍,沿平漢南逼武漢。

毛澤東要求粟裕不要受先前劃定的活動區域的束縛,希望殲滅蔣介石的五六個旅,調出圍剿大別山的國民黨軍。

粟裕立即開始行動。

1947年12月,他指揮華野、陳謝大軍四個縱隊發起平漢路戰役。部隊迅速出擊,包圍了從南陽經駐馬店北上的國民黨第5兵團及其整編第3師,準備消滅前來增援的整編第2師。

經過兩天激戰,第5兵團和整編第3師全軍覆沒,只有中將司令李鐵軍等少數人突破重圍逃竄。

整編第20師失去增援目標,慌忙撤退至確山城,利用原有防禦設施,緊急增設各種堅固工事。

粟裕立即發兵南下包圍確山,經過兩天激戰,整編第20師堅固工事發揮了作用,華野和陳謝的部隊協同作戰,但彼此不熟悉,進展不大。

當時,白崇禧派去的援軍突破了阻擊陣地。一直在大別山區「圍剿」劉鄧的國民黨軍隊也開始動員起來。

毛澤東電告:「牽制敵人的戰略任務已經完成。敵人從大別山調美式三個整編師的兵力北援。」

粟裕估計「如果繼續進攻,至少需要三天三夜才能拿下」,於是果斷下令結束戰鬥,主力撤至確山以北休整待命。

整編20師雖未完全殲滅,但粟裕指揮華野主力與陳謝軍作戰,如期完成了毛澤東交給的任務:

此戰共殲滅蔣軍4.5萬余人,一舉攻克50多座城鎮,迫使白崇禧緊急調派13個旅增援,其中從「圍剿」大別山的部隊中抽調8個。

更重要的是,原本被分割的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河南、陜西根據地連線在一起,大大方便了三大戰略集團的相互增援。

可以說,蔣介石、白崇禧封鎖孤立鄂豫皖,先期解決劉鄧的企圖徹底破產了,劉鄧大軍主力再次獲得喘息之機。

但大別山的危機仍未完全解除。粟裕開始對中原戰局進行了長時間的思考。

平漢路戰鬥槍聲停止幾天後,粟裕和華東野戰軍主力進入1948年。

為了配合和協助劉鄧大軍,他們奉命從山東出發,千裏馳援。3個月內殲滅蔣介石7萬余人。

這一戰果雖然減輕了劉鄧的危險和壓力,但與過去多次殲滅蔣介石的王牌部隊不可同日而語。

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華野前兩個月在毛澤東的命令下,「只打小仗,不打大仗」,分兵發動群眾,全力建立豫皖蘇根據地;

二是蔣介石集結精銳部隊到中原,大殲滅戰戰機難尋。

全國主戰場由山東轉移到中原後,蔣介石也因勢而變,迅速出手。

他傾全國之力「照顧」中原,並告誡部下「今後軍事重心將轉移到長江、黃河之間」。

他緊急從徐州顧祝同、九江白崇禧、西安胡宗南三個戰略集團中抽調37個整編師,共計66萬余人調往中原。

為確保關乎「黨國」社稷和神器的中原,他和他的智囊團花了大量時間排兵布陣:

一是以重兵守衛菏澤、信陽、商丘、合肥、南陽、阜陽、阜陽、宜昌等8個綏靖區的重要點、線;

二、邱清泉、胡璉、孫元良、張軫、裴昌會、張淦等將領率機動兵團和4個快速縱隊在要點之間來回馳援。

機動兵團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久經沙場。除了張軫、張淦屬於白崇禧桂系多年的精英外,其余四人都是蔣介石黃埔中央軍的王牌。

他們曾在山東與粟裕抗衡,躋身「五大主力」之列的第5軍和整編第11師(即第18軍)是其中骨幹。

與他們對峙的是劉鄧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陳粟華東野戰軍主力和晉冀魯豫野戰軍陳謝兵團。

這3支直屬中央軍委指揮的部隊分別位於中原地區的鄂豫皖、豫皖蘇和鄂豫陜。按照毛澤東的構想,它們是三足鼎立,各自為陣,相互呼應。

然而,這種布局的實戰效果並不理想。如果一路與國民黨軍隊作戰,就難以取得全勝;如果等著三個集團遠距離奔馳集中,經常失去戰機,只能打一些中小型殲滅戰。

蔣介石及其將領早已「吃一塹長一智」,機動兵團常常抱團作戰,快速移動,快速增援。

因此,有時即使是中小戰鬥,也只能在中途戛然而止,忍痛割愛,就像粟裕指揮的確山之戰那樣。

更令人擔憂的是,處於「品」字形最前沿的劉鄧大軍,長期被蔣介石圍困在大別山,減員嚴重,只能縮小目標、分散行動,處境異常艱難。

為救劉鄧於倒懸,陳粟、陳謝或主動出擊,或奉毛澤東急令,屢次攻城拔寨、斬將舉旗,試圖調動大別山的國民黨軍隊,但未能解決根本問題。

毛澤東估計:「殲滅敵人幾十個旅以後,就可以建立鞏固的中原根據地。」但是,如果沒有大規模的殲滅戰,很難在短時間內消滅幾十個旅,中原三大根據地也很難鞏固。

於是,國共兩黨在中原陷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拉鋸戰中。

挺進中原不久,粟裕就在實戰中發現了這個解不開的死結。建立根據地、指揮作戰之余,他一直在默默思考打破它的辦法。

他認為,僵局的根源在於,目前活動於中原的解放軍,在數量和技術上仍處於劣勢。蔣介石總是盡可能集結雄厚兵力,以三四個整編師集中行動。

這樣一來,解放軍對來犯之敵難以下手,更難以「下咽」——因為解放軍分成三個集團,無形中分散了力量。

面對這種情況,粟裕認為,如果不能集中更多兵力,打一場更大規模的殲滅戰,而只是打一場小規模的殲滅戰,就很難找到戰機。

即使有一個小殲滅戰的機會,由於我軍主力分散,所以許多戰機不得不放棄。

粟裕經過深思熟慮,認為隨著敵我力量的消長和戰略戰術的變化,我軍的殲滅戰將步向更大規模發展。

於是,他大膽提出了改變中原僵局的設想:只有「高度集中兵力,打一場更大規模的殲滅戰,才能把敵人主力一一殲滅,迅速改變中原戰局」。

他所說的「高度集中兵力」,並不是指野戰軍通常集中幾個縱隊的兵力,而是要在中原戰場集中劉鄧、陳粟、陳謝三個野戰集團,消滅蔣介石的幾個機動兵團。

粟裕認為,打這場大殲滅仗的條件已經成熟。

他分析說,中原三路大軍中,能打硬仗的縱隊有十幾個,依托華東、華北和中原新老根據地,能及時得到大量人力物力支援;

雖然蔣介石在中原有大量駐軍,但他們需要駐防8個重點城鎮,機動力量實際上捉襟見肘,相對不足。

粟裕斷定,劉鄧、陳粟、陳謝如能以積極的動作調動敵人,一定能制造有利的戰機,在運動中殲滅敵人。

粟裕還展望了實施這一戰略構想的前景:只要三路大軍能打兩三場大殲滅戰,中原大地就能取得決定性勝利,全國戰局將迅速變化,解放戰爭將很快最後取得勝利。

1947年12月10日,粟裕將這些分析、思考和最後的設想寫成【對今後作戰建軍之意見】長文。

當他打算透過軍中絕密電台發給毛澤東時,又猶豫了。

粟裕有兩個顧慮:

一是他的主張不僅關系全域,甚至關系到未來戰局的走向,不能不慎之又慎;

第二,毛澤東在這一時期並不主張大規模集中,而是要求不要後方,進行戰略躍進,避免打大仗。

12月9日,也就是【對今後作戰建軍之意見】寫出的前一天,粟裕也收到了毛澤東的指示:「目前,華野打一場中等規模的戰鬥,還是有利的。」

粟裕思前想後,十分謹慎,最後小心翼翼地收起了要發的電報稿。他要繼續觀察思考,多方求證。

不久,在白崇禧的重兵「圍剿」下,劉鄧大軍處境更加艱難,1947年12月不得不分兵:

劉伯承司令員率中原局和楊勇、蘇振華縱隊等轉出大別山,轉戰豫西。政委鄧小平帶著2、3、6縱隊等3個縱隊留守大別山深處,與「圍剿」的國民黨軍兜圈子。

一個月後,鄧小平也率部走出大別山,與劉伯承會合。

對蔣介石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好訊息。

12月29日,他在漢口軍事會議上得意地說:「目前,劉伯承部在大別山區飽受國軍殲滅之苦,傷亡已盡,我們的圍剿計劃可以說初見成效。」

陜北的毛澤東憂心忡忡。他曾設想挺進大別山的三個結果:

「一是付出代價,站不住腳,退回來;二是付出代價,站不穩,在大別山周邊打遊擊;第三,付出代價,站穩腳跟,恢復大別山根據地。」

眼下的情況似乎只到了第二個。

1948年1月27日晚些時候,他憂慮地說:「南線最重要的戰場是大別山區,這個地區能不能站得住的問題還沒有解決。」

這段時間,為了解決劉鄧的危險,粟裕統一指揮陳粟和陳謝圍殲第3師,打了一場久違的殲滅戰,證明集中兵力打一場中原大仗的設想是完全可行的。

戰局已不允許他再猶豫,他決定向毛澤東匯報自己最初的想法。

1948年1月22日,率領華野司令部轉戰河南許昌、臨潁、漯河等地的粟裕,鄭重發出已寫好40多天的【對今後作戰建軍之意見】電報稿。

這就是凝聚著他非凡軍事智慧的「子養電」。

他向毛澤東建議:「今後一段時期,三軍(劉鄧、陳謝和我們)采取忽集忽分的作戰方式,以期全殲一路之敵。」

粟裕認為:「只要鄰區能及時配合打援或抑制援敵推進,就很有可能殲滅一路敵人。」

他還滿懷信心地展望說:「如果打兩三場殲滅戰,情況可能會改變。」

中原地區的三個戰略集團中,陳粟大軍的力量強於劉鄧大軍,華野豫皖蘇根據地規模也強於劉鄧鄂豫皖根據地。於情於理,三大戰略集團集中打殲滅戰時,應當由粟裕本人指揮。

但粟裕主動請示毛澤東,如果覺得三軍集結打大仗可行,那就請劉鄧統一指揮。

他是在避嫌,表明他不是以個人英雄主義指揮更多的部隊,而是為了改變中原戰局,贏得戰爭的勝利。

然而,同樣為中原戰局憂心忡忡的毛澤東,也以詩人的浪漫,設計了一個打破僵局的點子:派一部份主力南渡長江,迫使蔣介石將在中原的部份軍隊調回來,減輕中原壓力。

與前線總指揮粟裕的想法相反,讓打不了大殲滅戰的中原三路大軍不集中,反而更加分散。

1947年12月25日至28日,毛澤東在周恩來、任弼時、彭德懷、賀龍等參加的陜北楊家溝中央工作會議上公開了自己的想法,隨後形成正式決定。

10天後,離開華野總部一個多月、因籌備楊家溝會議而耽擱的陳毅到達陜北。

毛澤東征求他對這一決定的意見。陳毅聽後說:「我熱烈擁護將戰略重點放在躍進江南的行動上」。

他還告訴毛澤東,華東野戰軍「秋季可以派出三個縱隊機動使用」。這正合毛澤東的心意。

中原三路人馬——劉鄧陷入困境,陳賡、謝富治力量薄弱。只有陳毅、粟裕的華野實力最強,最適合分兵南下。

毛澤東當即決定,由華野主力執行南進的戰略任務,南進的總指揮和「先行官」由華野戰役指揮員粟裕擔任。具體步驟為:

一是粟裕率華野第1兵團(第1、4、6縱),於1948年夏或秋渡江南;其余三個縱隊(3、8、10縱隊)組成第2兵團,於1949年2月、3月繼續渡江南下。

為了保證南進順利進行,毛澤東專門成立了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和東南野戰軍兩個重要的戰略機構。

東南分局書記是粟裕;東南野戰軍由華野主力改稱,勝利渡江後立即公布番號;

陳毅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粟裕既任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又任第1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將率先渡江。

毛澤東親自為這一安排寫了書面命令,準備讓陳毅帶給粟裕執行。粟裕再次成為毛澤東破解危局的重要棋子。

萬事俱備,只是粟裕「接令」時,「唱反調」的「子養電」才到。

毛澤東非常驚訝,他沒想到在其他人都贊成躍進江南的情況下,居然有一個人敢於跟他唱反調。

他將這份絕密級的「子養電「反復閱讀,用毛筆逐字逐句勾畫標註,格外仔細。

看後,毛澤東又批轉給中央書記處另外兩位書記周恩來、任弼時傳閱,並另送陳毅征求意見。最後特意註明:「再送毛。」

毛澤東提出「第二次躍進」的戰略構想,自然不是腦子發熱憑空想出來的,而是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和謀劃,因此要他輕易放棄,改變既定決心,並不容易。

況且,周恩來、任弼時、陳毅等人在認真閱讀【子養電】後,仍表示支持躍進江南的決定。

另外,劉鄧發來的告急電報,更堅定了毛澤東的躍進江南的決心。

1月26日,剛轉出大別山的劉伯承、鄧小平向他告急,表示「如果沒有友鄰(指陳粟、陳謝的軍隊)的協助,至少要調走十一師(即胡連整編的十一師),我們很難集結兵力。」

「友鄰協助」和「至少調走11師」是毛澤東戰略構想的主要目的之一,他最終決定按原計劃躍進江南。

第二天,毛澤東以中央軍委的名義,正式電告粟裕帶華野三個主力縱隊橫渡江南。

毛澤東估計,粟裕渡江後,「將迫使敵人改變部署,可能吸引敵人20至30個旅防守江南」.

他要求粟裕「以躍進的方式分幾個階段到達閩浙贛」,也就是向福建、浙江、江西躍進。

軍令如山,粟裕似乎別無選擇,但仍寄希望於奇跡。

三天後,他向毛澤東匯報了實施躍進江南計劃的詳細準備措施,但在字裏行間插入了一段看似不著邊際的文字,重申了他在【子養電】中的觀點和建議,提請毛澤東註意。

他再次認為,如果把中原地區的劉鄧、陳粟、陳謝三軍集中起來統一指揮,近期打幾場大殲滅戰,一定會改變中原地區的戰局。

他說:「三個野戰軍將在劉鄧的統一指揮下,采取忽集忽分的戰術,在三個地區來回機動,尋機殲滅敵人(華野至少7個縱隊可以使用)。短時間內就有可能取得很大的勝利。」

他還說,如果我們在短時間內取得殲滅敵人幾個兵團的重大勝利,就能夠立即能夠取得數量和技術上的優勢,戰局的發展就可能實作轉折,也將推動政局的迅速變化。」

毛澤東明白粟裕的意思。

他將計劃返回華野陳毅的留下來討論,兩人長談後仍堅持原計劃——進攻蔣介石的要害地區,即江南一帶,是最有效的。

不過,毛澤東對粟裕兩次提到的「忽集忽分」的戰術很感興趣。

2月1日,他發電報表揚粟裕的渡江計劃。同時指示暫留中原的華野陳士榘、唐亮兵團,按照粟裕提出的方法,配合劉鄧、陳謝兩軍,在劉鄧指揮下,采取忽集忽分戰術,機動殲敵。

「忽集忽分」到底怎麽玩,誰也不知道,只好問問粟裕。毛澤東專門來電說:「請粟裕在3月上旬提出二陳(陳士榘、陳賡)和劉鄧的作戰方針。」

這並不難,粟裕第二天就報告了三個作戰方案。

盡管毛澤東對粟裕贊賞有加,曾采納過粟裕的不少建議,但粟裕苦心設計的「暗諫」還是失敗了,毛澤東回復,仍要粟裕渡江南下。

不過,粟裕仍未放棄,他一邊帶領部隊在長途出征前進行必要的休整,一邊反復對照自己和毛澤東的兩個戰略構想。

粟裕認為,要想改變中原戰局,最終與其他戰區一道打敗蔣介石,就得打幾場大殲滅戰,盡可能把國民黨軍隊主力消滅在長江以北。

從國共雙方目前的態勢上看,華野分兵渡過江南後,三個縱隊的兵力在無後方的條件下,顯然不能打一場大規模殲滅戰。

但在中原黃淮地區,集中三大主力大戰一場的條件已經成熟。

粟裕還特地算了一筆賬:如果隊伍渡江南下,估計可以調動的敵人是(整編)第二十五師、第二十八師、第八十三師、第六十三師、第二十師等部和留在華南各地的後備部隊」,很難達到預定的戰略。

尤其是蔣介石在中原的四大主力:第七、第四十八、第五軍和胡璉第十一師基本無法調走,特別是劉伯承、鄧小平急於調走的胡璉整十一師。

粟裕分析,桂系第7師、第48師,蔣不會讓他們去自己的老家,這兩個師仍可能留在大別山;

第5軍、第11師因美式重武器和坦克多,也不可能回師江南水網地帶,十有八九會繼續留在中原。」

他認為,這四個軍戰鬥力最強,是蔣介石在中原戰場的精銳骨幹。如果華野主力不能將他們調回江南,或者吃不下其中的一兩個,中原的僵局就會依然如故。

一旦如此,老區負擔難以減輕,中原地區也難以獲得新的人力和物資。即使華野主力南渡後,解放軍兵力也會更加分散和削弱,中原地區也會遭到國民黨重兵集團殘酷破壞。

他焦急地說,這樣的話,中原「將來會造成更大的困難」。

在江南,華野三個縱隊經過長途跋涉,首先將面臨巨大的非戰鬥減員。

他後來回憶起當時的顧慮說:「我的三個縱隊,加上地方幹部,大約有10萬人,渡江後要轉戰敵占區的幾個省。預計減員不少於一半」,即「預計減員5萬人左右」。

粟裕分析說,如果把這次減員作為打中原大仗的傷亡,那麽「每減員一萬人,至少可以殲滅敵一個整編師」。

當時國民黨的整編師一般有2—3個旅(整編旅),每個旅約8000人,一主力師有1.6萬—2.4萬人。南渡長江後,5萬余人的減員成本,可以在中原戰場消滅8—12萬敵人。

謹慎地正反對比,左右權衡之後,粟裕深感留在中原打一場大仗比渡江南下強得多,於是決定不計個人得失,第三次進諫。

多年後,親眼目睹了粟裕決策過程的張震回憶說:

「粟裕同誌的決心很不容易,因為部隊為渡江南下做了大量準備工作,重新整編,開展了新的整軍運動,開展了以戰鬥攻堅和水網稻田地區巷戰為主要內容的軍事訓練。」

他還說:「中央為第一兵團調集了大批地方幹部和民工,準備了銀幣供新區使用,印制了‘東南流通券’,計劃由金明同誌南下後協助粟裕同誌從事地方黨的工作,駱耕漠同誌負責財政經濟工作,真可謂‘萬事俱備,只待渡江’。」

4月18日,粟裕再次發出電報,要求集中兵力在中原打殲滅戰。

在詳細列舉了不宜南進的五大理由後,粟裕建議:「以劉鄧、陳謝、華野為主力,充分發揮現有裝備的作用,謀求在雨季和夏收前打幾場中原大殲滅戰」。

對於蔣介石在江南的深遠後方,即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貴州等地,粟裕也提出了適當的對策。

他說,可以派若幹精幹的遠征遊擊隊,每支最多三千人,少則一兩百人,配備一定數量的自動武器,采取大範圍的遊擊戰爭,也可以「調動大量的敵人」。

最後,他具體設想了在中原地區可以進行的幾場大殲滅戰:

「如果中央認為上述意見可行,建議集中華野大部佯攻(或真攻)濟南,以吸引第5軍北援,將其殲滅。然後以相機攻占濟南,主力可向徐州挺進,與劉鄧會師,謀求第二次殲滅戰。」

他在這裏設想的大戰役有三個:一是圍殲第5軍(吸引第5軍北上,將其殲滅);二、濟南之戰(相機攻占濟南);徐州戰役(挺進徐州,與劉鄧會師,謀求第二次殲滅戰)

就像諸葛亮和劉備的隆中對,戰爭的行程很快就會見證粟裕準確地預見。

他設想的三次戰役的後來一一成真,具體的戰役名稱和內容只是因為戰場和國共形勢的變化而發生變化。它們是:

一是「先開封,後殲敵」,殲滅蔣介石9萬余人的豫東戰役;

二是濟南戰役,「攻濟打援」殲滅蔣介石11萬余人;

三是淮海戰役,國共兩黨你死我活的大決戰,陳粟、劉鄧、陳謝合力殲滅蔣介石55萬人。

粟裕的電報再次驚動了毛澤東。

他一次次「固執己見」,從黃橋戰役、天目山戰役、蘇中戰役到孟良崮戰役……他也一直在創造震驚世界的戰爭奇跡。全面內戰以來,粟裕指揮華野取得了全國各戰區最大戰績。

毛澤東不禁重新思考,躍進江南是否真的是目前唯一的最佳方案。

他電告剛回到華野的陳毅、粟裕到中央駐地「商討行動問題」。粟裕、陳毅立即動身,連夜阜平縣城南莊。

17年未與毛澤東謀面的粟裕,在這裏上演了兵聖孫武「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的佳話。

經過粟裕當面表態,毛澤東從善如流,終於放棄了自己的想法,決定華野三大主力縱隊暫時不渡江南下,留在江北打殲滅戰。

但他也給粟裕開了一個近乎「苛刻」的三個條件:在四個月至八個月內,必須「殲滅第五軍等部正規軍五個旅至十二個旅」,「完成準備渡江的任務」。

這個條件類似古人的「軍令狀」,遠比南渡的任務艱巨:

目標:第一,殲滅蔣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軍;

第二,殲滅蔣介石的五個至十二個正規軍教(一個旅相當於整編前的一個師,約八千人。十二個旅約十萬人,第五軍的人數可以累加);

第三,完成渡江準備工作。

任務完成時間:4-8個月。

立狀者:粟裕。

粟裕慷慨受命。晚年回憶時,他的內心依然跌宕起伏:

「我深感身上的擔子很重,我覺得這次向中央立下了軍令狀,我一定要打好仗,用勝利報答黨中央和毛澤東同誌的殷切期望。」

毛澤東滿懷信心地把消滅第五軍的任務交給了粟裕。一是基於粟裕主動提出的集中兵力打一場大殲滅戰的戰略構想;

二是對粟裕的一種信任和期待,粟裕曾全殲五大主力之首的整74師。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對粟裕的戰略構想印象深刻的毛澤東,為他逐鹿中原、完成「軍令狀」提供了便利,隨後采取了三項史無前例的特殊措施:

一、全權指揮,使「事、權、責」統一。

毛澤東決定將陳毅從華野調到中原軍區和中原野戰軍任副司令員,粟裕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由於粟裕的堅持,毛澤東最後同意保留陳毅華野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的名義,但仍要求陳毅迅速奔赴新的崗位,立即投入中原軍區和中原局的工作。

而粟裕則擔任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兼代政委,成為華野實際最高領導人。

二是厘清中原三軍的指揮關系。毛澤東沒有采納粟裕【子養電】中「三軍歸劉鄧統一指揮」的建議,而是指示劉鄧協助粟裕作戰。

毛澤東特地發電報叮囑劉鄧:「夏季作戰的重心是各方協助粟兵團(即華野主力)殲滅 5軍」,「望本此方針,部署一切」。

三是動員華野將士共同努力,完成粟裕的戰略構想。

他派全軍總司令朱德到華野總部濮陽,代表統帥部和毛澤東本人慰問華野將士。動員他們用「釣大魚」的戰術,尋找並殲滅第五軍,再想方設法殲滅蔣介石的幾個主力兵團。

粟裕深受感動。「士為知己而死,女為悅己者容。」一種無形的壓力也湧上他的心頭。

壓力也是動力。他開始閉門謝客,獨自面對滿墻的地圖,緊張地運籌帷幄,思考著設想的三大殲滅戰,履行著呈獻給毛澤東的軍令狀。

當粟裕盯著第5軍,日夜計劃打一場大殲滅戰時,蔣介石及其將領也在對他和華東野戰軍進行精心琢磨。

第5軍軍長、畢業於黃埔二期的猛將邱清泉曾狂妄地說:「我要活捉陳毅、粟裕。」

他傲慢是有原因的。第5軍是蔣介石的第一支現代化裝甲部隊,也是關內僅存的兩支「五大主力」之一;

另外一支在關外與林彪作戰的「五大主力」——新6軍,則是由第5軍新22師衍生而來。也就是說,第5軍不僅是王牌軍,還是王牌軍的「搖籃」。

第5軍下轄2個整編師、4個旅,蔣介石還額外給邱清泉配備了一個快速縱隊(兵力相當於一個整編旅),裝備精良,火炮眾多,戰鬥力極強。

當時,蔣介石在中原的25個整編師中,除13個負責守衛要點外,其余都編成高度機動的團作戰,縱橫馳騁,往來奔騰。

邱清泉的第5軍及其所屬兵團駐守在山東省西南部,一個由黃河、運河和隴海鐵路徐州至開封段組成的區域。

一旦發生戰事,駐馬店的胡璉兵團、鄭州的孫元良兵團、南陽的張軫兵團都能立即響應,並憑借機械化部隊的優勢,隨時快速增援。

粟裕和他的華東野戰軍主力不僅只能靠兩條腿走路行軍,而且由於準備實施渡江南下的戰略,分散在各處。

又一場巔峰對決將開始,中原之爭誰將勝出尚未可知。

粟裕根據軍令第一項內容釘選5軍後,發現進攻這條大魚的條件尚不成熟:

一是華野兵力尚未集中,敵我力量對比不利;二是過黃河後將是背水作戰,魯西南戰場地形對華野不利,很難取得勝利。

一旦華野合圍第5軍,曾失去「五大主力之首——整編74師的蔣介石將不惜一切代價馳援,讓其余機動兵團傾巢而出。

猶豫不決之際,粟裕得知開封守軍力量薄弱,頓時有了「鬼神莫測」的主意。

在部署進攻第5軍的同時,他還構想了一個「先開啟封,後殲援敵」的方案。

晚年的粟裕回憶當時謀劃的心路歷程時說:「既然尋殲整編第五軍不能穩操勝券,作為戰役指揮員,應根據戰場實際情況,考慮其他更有把握取勝的作戰方案。」

這個腹案並沒有上傳下達,但粟裕在部署作戰時做好了兩面準備:既可以合圍第5軍,又可以先開啟封。

5月23日,粟裕釋出尋殲第5軍的作戰部署,下達第一道命令:華野參謀長陳士榘率第3、8縱隊由許昌至淮陽,吸引第5軍南下。

這一招包含了古代兵家調虎離山、瞞天過海、暗度陳倉、渾水摸魚等多種元素。

粟裕知道,邱清泉發現南邊的陳士榘突然進至自己後方,勢必如臨大敵。

邱清泉一旦率第5軍離開魯西南南下作戰,粟裕可以乘機率領1縱、4縱、6縱和兩廣、特縱南渡黃河,爭取迅速殲滅魯西南守軍。

邱清泉發現粟裕主力突然南渡,勢必急急忙忙轉向北進。這時,他會安排陳士榘隨第5軍北上。邱清泉和5軍往來奔波,不知不覺陷入了華野一南一北的夾擊。

這只是粟裕的妙計之一。

他的整個想法是,如果殲滅第五軍的條件成熟,就南北夾擊,包圍第五軍,戰場位於魯西南地區;

如果條件不成熟,還能造成國民黨軍的幻覺,使他們誤以為華野將與其在魯西南作戰。華野將乘機出其不意地進攻開封,然後與增援開封的援軍作戰。

粟裕背負著毛澤東對改變中原戰局的殷切期望。他首先考慮軍令狀的第一條就是消滅第五軍。

但他並沒有拘泥於此,而是把軍令的所有內容通盤考慮,重點放在一個能迅速改變中原戰局的方面:殲滅蔣介石的5—12個旅。

果然,粟裕這一招成功迷惑了國民黨統帥部,蔣介石急調各路大軍飛奔魯西南,沒多久,魯西南百余公裏內就聚集了國民黨10個整編師。

而粟裕則出其不意,直搗開封,大大出乎蔣介石預料,他又急調各路機動兵團增援。

而粟裕在拿下開封後揮師東進,突然包圍了前來增援的區壽年兵團,殲其一個兵團和整編75師全部、整編72師大部。再殲黃百韜兵團三個團。

豫東戰役,我軍取得了殲滅9萬多人的戰果。被華野攻克的開封,也成為中共在關內首次拿下的國民黨省城。

蔣介石和他的國防部異常驚訝,說華野「敢集中主力作大規模之會戰決戰」,「敢攻襲大據點」。

除急急忙忙改組兵團,調整部署外,蔣介石還在8月2日焦慮地說:「今後三個月如不能在長江黃河間開啟一局面,則非垮不可。」

毛澤東交給粟裕少則4個月多則8個月內,必須打掉蔣介石約10萬人的任務,時間才過去兩個月,粟裕一個戰役就差不多完成了。

「殺敵一萬,自損三千」,華野應對蔣介石多個精銳兵團的車輪戰,也付出了沈重代價,陣亡、負傷和其他減員合計33273人。

然而,這也是早在粟裕預料中的合算「買賣」。

他上書毛澤東留在江北打大仗時,估計華野3個縱隊如果渡江南下,「會有約5萬人的減員」。

而這5萬人是長途跋涉後的非戰鬥減員,對蔣介石的政權支柱——軍隊沒有任何打擊和影響。

他認為,如果以這種減員,作為在中原打大仗的傷亡,那麽「每一萬人的減員,至少可殲滅敵人一個主力師」,也就是在中原戰場可以打掉蔣介石12萬人。

而今,粟裕以3萬人的代價便令蔣介石丟掉了近10萬人,從而一舉扭轉了中原戰局。

他唯一還沒有完成的是,第5軍這條「大魚「還未收入囊中。

邱清泉和他的第5軍自然不知道粟裕的「刀」曾在自己頭上晃來晃去。

這次雖然沒有成為被圍殲的主要目標,僅僅被長時間頑強阻擊,華野撤退時還俘虜了上千名掉隊的傷員,占了一個意外的便宜,但自己也損失慘重,已被基本上打殘。

連日與華野阻援部隊激戰,第5軍各團普遍只剩下了一個營(已縮編),最多者只有2個營,它的第600團甚至遭華野擊潰,團長被邱清泉一怒之下撤職。

對粟裕而言,第5軍已被打殘還在其次,更重要的是,距離毛澤東軍令狀中8個月殲滅第5軍的期限還很遠,自己有充裕的時間對付邱清泉這條大魚。

西柏坡的毛澤東格外滿意,很快以中共中央的名義通電嘉獎,稱贊豫東戰役「給蔣介石‘肅清中原’的囈語以迎頭痛擊」。

根據這一作戰的成功實踐,毛澤東最終放棄了分兵渡江南進的設想,準備繼續按照粟裕的構想,集中兵力在長江以北打大殲滅戰。

毛澤東意識到:「所謂蔣政權,也就是表現在他的軍隊上「,而「蔣(介石)的力量百分之八十在江北地區,消滅了他的力量,也就算打倒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