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1971年基辛格訪華,想要我們的國寶,周總理是如何巧妙拒絕的?

2023-12-18歷史

周恩來總理曾說過這麽一句話:「人是應該有理想的,沒有理想的生活會變成盲目。」

縱觀周總理的一生,可謂是鞠躬盡瘁。

14歲那一年,周總理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得遠大抱負。成年後的他,接觸到了馬克思主義,從此作為一生的信仰。

哪怕後來因為參與愛國運動被捕,周總理在獄中依然不忘宣講馬克思主義。

1921年,23歲的周總理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 此後他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始終堅定對黨的信念,一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可以說,周總理將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黨和人民,我們為有這樣的好總理而感到自豪!

毛主席與周總理

周總理助力毛主席談判成功

眾所周知,周總理在處理內政外交重大問題方面,是無比優秀的,毛主席特別倚重他。

毛主席第一次存取蘇聯,能獲得圓滿成功,就離不開周總理的助力。

在1949年,毛主席和周總理談論訪蘇一事,周總理表示, 12月21日是史太林同誌70歲壽辰,在這個時候去存取他們最是合適。

主席聽從了總理的建議,還笑稱自己只管祝壽,其他的事情比如中蘇雙方的會談、協定、簽約事宜,都得靠周總理來完成了。

周總理應允,囑咐主席到蘇聯好好休息,等自己去蘇聯和主席會合。

在1950年1月20日,周總理已經於國內做好了充分準備,帶著一行人抵達莫斯科。

主席這邊的情況就是,祝壽很順利,談判不太行。

毛主席與周總理商討

當周總理和毛主席見面後,毛主席內心的大石頭終於落下了。

毛主席很快帶著周總理和史太林那邊進行會談,其間周總理作為中方主要發言人,和蘇聯那邊經過了好一番唇槍舌戰。

在原則問題上,主席和總理的觀點保持高度一致,那就是絕不會退讓。至於其他地方,主席只需要提出自己所期望的方向,與蘇方討論具體事宜的均由周總理來完成。

最後主席在周總理的助力下,成功與蘇聯方面談成了【關於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關於中長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等條約,這對剛成立不久的新中國來說有著很大的意義。

要說周總理的能力有多強,從他到達蘇聯後,主席在那段時間的表現就能看出來。

談判到了尾聲時,主席明顯愉悅不少,還余出了部份時間看電影,研究「拿破侖」。

在「二線」的他,可謂是輕松多了。就連一名蘇方人員都表示,主席和總理之間的太默契了。

周總理簽約

簽字儀式完成後,王稼祥這名新中國首任駐蘇大使直接在莫斯科一家大飯店為主席、總理訪蘇成功進行慶賀,史太林當天也出席,這讓酒會的氣氛更加熱烈了。

他的這個舉動,甚至還轟動了整個蘇聯,就連世界都被驚動了! 當然這也恰恰說明了,史太林非常重視與中方的關系,周總理功不可沒。

酒會中,還有一大亮點就是周總理在說祝酒詞的情形。

在悠揚動聽的樂曲聲中,周總理脫稿完成了2000余字的祝酒詞演講,當時費德林負責轉譯,他手裏拿的則是周總理的俄文演講稿,從始至終,周總理沒有一次出錯。

在場人士均被周總理熱情洋溢的發言所打動,場內的掌聲一陣接著一陣。

哪怕過了許多年,周總理此次在酒會上意氣風發的發言,依然是人們茶余飯後的美談。

令人景仰的周總理

真誠外交,彰顯大國氣度

周總理的人格魅力,還展現在許多方方面面。

就比如在1954年,周總理代表中方與蘇、美、英、法等有關國家外長在日內瓦商討北韓問題以及印度支那問題。

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以大國身份參加的國際會議。

周總理始終保持著彬彬有禮的氣度,與西方反共勢力據理力爭,最後成功打擊了美國霸權主義的囂張氣焰,同時也鞏固了中國南方邊陲的安全。

其他國家透過此次會議,不僅看到了中國的和平外交政策,也看到了中國令人耳目一新的外交風格,這與美國所掌控的安理會形容的中國形象是完全相反的。

因此,這次會議對新中國來說是有特殊的重要意義的,它讓中國在國際上的威望大大提升,周總理再一次為祖國增光添彩!

美國務卿杜勒斯

就在這次會議公開的外交檔案中,還有件事給總理的形象加分不少。

由於當時中美關系比較緊張,美國國務卿杜勒斯下過命令:禁止與中國代表團握手。

不得不說,美國在某些方面表現得真是太小家子氣了。 但周總理為人大度,都能從容應對。

那次是在會議休息期間,當時 美國副國務卿史密斯將軍 在和周總理的秘書、轉譯浦壽昌談事情,周總理看到後上前和史密斯打招呼,且做出了要和其握手的動作,但史密斯卻並沒有伸手。

周總理明白,美方必定是敵視中國。

第二天,周總理在咖啡間再一次遇到了史密斯將軍,看他正在倒咖啡。

於是周總理又上前伸出手,史密斯楞了一下。 當時史密斯左手拿著雪茄,右手端著咖啡杯,剛想放下杯子握手,但又想起杜勒斯的禁令,差點把咖啡撒一地。

當然,這次依然沒有握手,周總理沖他笑笑走了。

副國務卿、史密斯將軍

其實史密斯將軍的個人意願,是希望與新中國友好交流的,只是礙於禁令不得不如此。

直到【日內瓦會議】結束以後,周總理正在和別人談話,史密斯也上前去交談,表達自己對新中國的祝願。

而且周總理在會議中的表現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能認識周總理而感到高興。

周總理笑著說:「上次見面時,我可是首先向你伸出手的。」

這讓史密斯想起自己上次手忙腳亂的窘態,尷尬地笑了笑。 臨走時,用胳膊蹭了一下周總理的胳膊,說道:「下次,我一定伸手比你快。」

尼克遜與周總理

這件事情,周總理在很多年後依然記憶猶新,他和美國前總統尼克遜會談時也說過:「我給你講個故事。」

隨即,總理把史密斯與自己當年的交流繪聲繪色地講述出來。

尼克遜和在場的人聽到' 史密斯想同總理接近,但又礙於杜勒斯不準自己人和中國人握手的誡條,便故意碰了總理一下胳膊當做打招呼' 後,紛紛大笑起來。

美國記者與周總理

絕妙反擊記者的刁難

還是在1954年,日內瓦會議的那個時間段,周總理需要接受各國記者的采訪。

其中有一名美國記者,在近距離接觸總理時,主動地向周總理發出握手邀請。

總理自然不會拒絕,微笑著和對方握了一下手。

結果沒成想,那位記者轉臉表情就變了。還大聲嚷嚷:「我怎麽能跟中國的好戰者握手呢!真不該,真不該!」說著他還從衣服裏拿出手帕擦上了與總理握過手的部位。

周圍人的視線都被記者的言行吸引了過來,有人更是毫無遮掩地笑出了聲。

那名美國記者對於自己造成的效果非常滿意,表情非常得意。估計當時他都想好回國後怎樣向同行吹噓自己的「壯舉」了。

尼克遜為周總理拿衣服

面對如此帶有侮辱性的言行,周總理並沒有暴跳如雷,也沒有用身份壓制對方。

而是從口袋中淡定地掏出自己的手帕,隨便擦拭了幾下手,就將手帕扔進了垃圾桶,動作瀟灑又大氣。

再次將視線轉向記者時,總理慢條斯理的說道:「這個手帕,再也洗不幹凈了。」說完,周總理就帶著工作人員離開了。

看著總理的身影漸漸遠去,那名美國記者呆在原地,仿佛受到了重重一擊。

回想兩人的舉動,一個用手帕擦完手將其塞回了兜中,一個直接扔掉了,可謂是高下立見。記者不僅沒有讓總理大失顏面,還鬧得自己滿是尷尬,可真是應了那句話:偷雞不成蝕把米。

周總理存取團

訪印遭冷落 總理再接招

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中國西藏的邊境地區曾多次被印度軍隊肆意侵占,周總理作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在1960年4月份冒險去印度和尼赫魯總理進行會談。

當周總理乘坐的飛機抵達新德裏之後,迎接他的人員屬實不多, 對於這個現象,周總理一笑置之,走出機艙後,大大方方的和迎接他的人打招呼。

尼赫魯作為印度總理,並沒有秉承著以往的慣例,用英語來說歡迎詞,而是用本土語言來講的,言語之中很是耐人尋味。

周總理遭遇過多次冷落後,依然不忘自己訪印的目的,那就是爭取和平解決兩國之間的矛盾。

周總理與尼赫魯

如果說尼赫魯以及部份接機人員的態度是留有克制的,那總理在接下來的記者會上所面臨的問題,就非常尖銳了。

由於印方拒絕了和周總理一同舉行記者招待會,那麽為了讓各國外交使團和輿論界知曉中國的立場,周總理毅然決定獨自上場。

在記者招待會上,周總理有條不紊地回答各位記者的問題,其中有一名記者居心叵測地詢問總理:「西藏是否從古時候就為中國的領土?」

周總理沒有絲毫慌亂,鄭重表示:「在元代,西藏就已經是中國的領土了」。

然而那個記者緊追不舍,還胡攪蠻纏的稱「時間太短」。

很顯然,對方想讓總理下不來台,但周總理豈是他能拿捏的?

隨後周總理舉例說明,「時間太短」這樣的理由是站不住腳的,讓那位記者乖乖退了下去。

周總理說服對方的言論就是以美國舉例, 他直言,美國歷史也不過100多年,他們都可以成為一個國家,那元代起碼過去了700來年,也是可以說明問題的。

中印戰爭中被俘的印軍

只不過印度當時是非常不服氣的,尤其是他們野心大過了他們的實力,最後他們和中國還是打了起來。

1962年,距離總理和他們談判過去了兩年左右的時間,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開始了,這場戰爭使得印度終於消停了下來。

此後數十年,印度可謂是元氣大傷,中國贏得非常漂亮,這也讓印度以及其他國家看到了中國強勢的一面。

除此之外,總理能不畏困難勇於和印度方面談判的舉動,也收獲了很多國人的稱贊, 我們不是沒給印度機會,是他們沒有抓住罷了。

馬王堆出土

巧用神話故事化解尷尬

眾所周知,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中國考古學家在長沙發現了馬王堆漢墓。

經過挖掘,無數精美且具有研究價值的文物紛紛出土,尤其是那具保存完好的女屍,簡直是太讓人震驚了。

此事不僅在國內流傳甚廣,連國外都聽說了,有些國家甚至還想用他們的一些稀有物品來與我們交換。

其中就有美國這個國家,在1971年基辛格訪華之時,他與周總理聊起了馬王堆漢墓一事。

基辛格由衷的誇贊了馬王堆漢墓裏的女屍太過珍貴,還表示想用他們在月球上帶回的泥土來交換女屍周圍的木炭。

對此周總理非常淡然,並沒有立即答應基辛格的建議。

基辛格與周總理

雖然那時中國登月技術和美國沒法比,但周總理有信心,中國一定能登月成功。

何況月土這種東西,誰能保證美國不會拿一些假土來充數?但我們馬王堆漢墓中的女屍、木炭等卻是真正的國寶!

因此,周總理參照了一則神話故事。他用手指向桌子上擺放的嫦娥奔月的牙雕,笑稱:「中國幾千年前就有人登上了月球了,我們現在正打算過去看看她老人家呢。」

反問基辛格:「你這個中國通怎麽會不知道呢?」

基辛格也不禁被總理給逗笑了,月土換木炭這件事也就沒有了後文。

周總理在這次事件中可以說是處理得非常漂亮,他沒有讓基辛格感覺到被拒的尷尬,而是透過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讓基辛格知難而退。

甚至連再次商量的機會都沒有給,誰能不服氣?

敬愛的周總理

帶病會見外賓

在周總理兼任外交部長的那些年,為中國做出了無數貢獻。可以說,他成功開啟了中國對外開放的視窗。

就連他生病的時候,依然在會見外賓。

那是在1975年,總理身體狀態已經很是不好了。

當羅共中央執委、中央書記伊利耶·維爾德茨率領的羅馬尼亞黨政代表團訪中期間,副總理紀登奎與一眾人員負責接待他們。

當時大家都沒想著要讓周總理出面,只希望總理能在醫院安心養病。

但維爾德茨並沒有很清楚總理的近況,所以他表示很想和周總理見一面。

周總理得知此事後,並沒有多麽為難,而是非常爽快地答應了。

維爾德茨存取團

要知道,在以往會見外賓時,周總理時間觀念都非常強,他不允許自己在外賓之後到達會見地點。

所以在維爾德茨一行人走進醫院那一刻,就看到了周總理等人的身影。

長時間被疾病折磨,周總理整個人都憔悴了許多,但他還是一副熱情隨和之態,沒有表現出任何痛苦的樣子。

就連走路時,都拒絕了身邊人的攙扶,最後成功把維爾德茨等人帶進了會客室。

在與維爾德茨一行人講話時,總理依舊保持著幽默風趣的風格,並且還「任性」了一把。

周總理與維爾德茨

在雙方談話之前,就有人告知總理醫生的囑咐,那就是不要談話太久,20分鐘左右最佳。

但總理最後還是與客人們聊了將近一個半小時才結束。

這次見面讓維爾德茨對周總理的認識更加全面了,他由衷的佩服周總理看人的眼光。哪怕過去了很多年,維爾德茨回憶與周總理曾經的談話內容,依然感慨萬千。

總理身上有太多美好品質值得大家學習了,他在面對外國訪客時,能一一叫出他們的名字,並且送上了自己真摯的祝福。

從這點就能看出,無論對方什麽地位,周總理都做到了一視同仁。

還有在被維爾德茨詢問健康狀況時,總理並沒有營造悲傷氣氛,而是幽默地回復對方:「馬克思的請帖,我已經收到了。」

十裏長街送總理

從始至終,周總理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唯物主義者面對生死時的平靜與坦然。

時間轉瞬來到1976年1月8日,這一天,周總理因病去世,享年78歲。

在周總理的遺體告別儀式上,許多國家領導紛紛到場,但他最親密無間的搭檔毛主席,卻沒有出現。至於原因,令人淚目。

同年,毛主席身體也是每況日下,在周總理忍受病痛的折磨之時,毛主席同樣如此,嚴重的時候,連講話都很是困難。

盡管這樣,主席依然叮囑身邊的人代自己去看望總理,派醫療小組為總理醫治身體。

在總理離世半年後,1976年9月9日,毛主席也與世長辭。

這一年對無數國人來說,都是萬分悲痛的。兩位開天辟地的偉人,在國家日益繁榮的時候「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