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942年5月,日軍出動數萬人,對太行山地區的八路軍發動了大掃蕩。日軍利用先進的電台技術,偵查到八路軍總部密集的電話、電報訊號,以為是129師指揮部,於是集結重兵,包圍了位於遼縣(今左權縣)南艾鋪一帶的八路軍總部。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人,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立刻部署了突圍方案,將八路軍總部、野戰政治部、後勤部等機關數千人分為三隊,從西北、東南、北三個方向分別突圍。
時任八路軍副參謀長、前方指揮部參謀長的左權放棄了隨總部先行突圍的機會,留下來與警衛部隊一起掩護北方局和黨校人員突圍轉移。但北方局和黨校人員安全轉移後,負責斷後的左權等人卻陷入了日軍的包圍圈。
1942年5月25日,左權率領部隊且戰且退,在遼縣十字嶺與日軍展開激戰,不幸被炮彈擊中犧牲,年僅37歲。
其實在突圍過程中,左權有好幾次可以活下去的機會,但他都無私的讓給了他人。其中最好的機會出現在總部機關突破敵人第三道封鎖線後,總部直屬警衛連專程殺回包圍圈,來接應他突圍。
當時總部和北方局、黨校的大部份人員都已經突圍,但他拒絕拋下剩余人員單獨突圍,只是讓警衛連掩護一批後勤人員和傷員先行突圍,他自己則留下來繼續率軍突圍。
左權犧牲的訊息傳出後,全軍震動,他將自身安危置之度外的精神,感動了無數的軍民。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下,延安和太行山多地舉辦了追悼會,數千軍民自發參加了他的葬禮。朱德總司令為他題詩,彭德懷親自撰寫墓誌,以表達對他的追思和祭奠。
左權作為 八路軍副參謀長、前方指揮部參謀長,是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我軍犧牲的最高級別將領。左權雖然犧牲了,但革命仍要繼續,該由誰來接任他的職務呢?
左權畢業於黃埔一期,擁有出眾的軍事指揮才能,25歲就升任紅軍軍長,從1931年起開始在紅一軍團擔任參謀,做過紅一軍團參謀長、代理軍團長等職,有著豐富的作戰和參謀工作經驗。抗日戰爭爆發後,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和參謀長葉劍英都留在後方,因此前線總部的實際指揮者是副總指揮彭德懷和副參謀長左權。在抗戰中,左權堪稱彭總的左膀右臂,輔助其指揮了一場又一場的勝仗,是總部不可或缺的將領。
能夠接替左權的人,不僅資歷、職務不能低,而且還要有出眾的軍事指揮才能,能夠輔助彭總指揮全軍對日作戰。
最開始,黨中央和毛主席是想讓彭德懷兼任,但被拒絕了。彭總在給中央的回電中表示:「能力固不勝任,精力亦難持久。」意思是說自己能力有限,做不了參謀工作,而且已經身兼數職(副總指揮、北方局書記),實在是精力有限。
既然不能兼任,黨中央和毛主席便讓彭總推薦人選。在經過一番思考後,彭總推薦了三個人選。
第一位是林帥。1937年平型關大捷後,他被閻錫山的士兵誤傷前往蘇聯治病,已經於1942年2月回到了延安,還沒有到一線部隊。
不過中央否定了這個提議,回電稱:「林仍病重,不能勝任。」原來當年林帥被誤傷,子彈打穿了肺部和脊柱,雖然在蘇聯治療數年,但仍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癥,當時身體還很虛弱,不能到前線工作。
其實除了身體原因,黨中央和毛主席主要考慮的還是林長期擔任軍事主官,並不適合做參謀工作,而且性格上與彭總恰好相反,指揮風格也不盡相同,恐怕很難合作,因此才否定了這一人選。
第二位是葉劍英。與左權、林帥相比,葉劍英的資歷更老,他早年曾追隨孫中山先生,1924年黃埔軍校建立,擔任教授部副主任,是軍校有名的教官之一。
整個八路軍,沒有在比他更適合做參謀長的人選了。縱觀他的革命生涯,大部份時間都是擔任參謀長一職。1924年,任 粵軍第二師參謀長 ;1926年北伐戰爭,擔任 第一軍總預備隊指揮部參謀長,第四軍參謀長;紅軍時期擔任中央軍委總參謀部部長(即總參謀長),紅一方面軍參謀長;抗戰爆發後擔任八路軍參謀長,是名副其實的參謀元帥,人稱「葉參座」。
早在1935年3月,葉劍英就曾到彭總的紅三軍團當過參謀長,兩人之間的合作很愉快,所以在中央拒絕林帥後,彭總便提出由葉劍英到總部接替左權負責參謀工作。
但這個提議仍被中央拒絕,理由很直接,當時葉劍英是軍委和八路軍的參謀長,負責給黨中央和毛主席出謀劃策,到前線的八路軍總部擔任參謀長,相當於降職,而且也不能發揮出他的全部能力。
推薦兩個人都被拒絕後,彭德懷重新思考了很久,最終推薦了第三個人——滕代遠。他是湖南懷化人,1924年參加革命,是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人之一。紅軍時期擔任過紅五軍黨代表,紅三軍團政委,紅四軍副黨代表,中央軍委武裝動員部部長,中央軍委參謀長等職。
與林帥和葉帥相比,滕代遠在資歷和職務上都要差一截,特別是軍事指揮上,是三人中水平最差的,但提議報上去後,卻得到了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支持。
資歷、水平、威望都略差一截的滕代遠,之所以能夠得到黨中央和毛主席的青睞,是因為與林、葉相比他有自己的優勢。
滕代遠的優勢就是與彭德懷的革命友誼,兩人是老戰友,老搭檔了。從1928年一起發動、領導平江起義,到紅五軍,再到紅三軍團,滕代遠一直都是彭總的搭檔。兩人彼此了解,相處融洽,肯定能夠指揮好軍隊作戰,因此中央才會認定滕代遠是最佳人選。
對於這個安排,彭德懷和滕代遠都十分滿意。命令下達後,不等滕代遠交接完工作,彭總派去接的人就已經到了延安。不僅如此,為了歡迎老戰友的到來,一向嚴肅的彭總特意在總部召開了一場歡迎會,可見對滕代遠的重視。
而滕代遠呢,在歡迎會上也表態,兩人是老戰友、老搭檔了,自己了解彭總的脾氣性格,一定盡其所能輔助彭總將總部的工作做好。
之後的事實證明,相比林帥和葉帥,滕代遠接替出任參謀長是當時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