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60年代初,3000名上海兒童被送到內蒙古,周總理:務必將他們養活

2024-07-27歷史

1960 年的某一天,內蒙古的一所保育院來了一批特別的客人:是一群來自上海的孩子,多數也就兩三歲,一個個都面黃肌瘦的,明顯營養不良。沒過多久,陸續有牧民騎馬或者趕車到保育院,把手續核實完,牧民們就開開心心地領著一個孩子走了。打那以後,這些來自上海的孤兒有了新的家跟父母,這一特殊群體還有個統一的叫法——「國家的孩子」。

上海跟內蒙古,這兩個在地理位置和氣質方面完全不一樣的地方實際上有著不淺的緣分,把這兩地連起來的,是最為樸素的愛。

在上世紀 60 年代初,咱們國家進入了長達三年的艱難時期,差不多全國各個地方都存在糧食不夠的難題。老一輩的人或許對當年挨餓的情況還有記憶,樹皮、草根乃至老鼠都被人們給吃得一點不剩。也許有人認為,江南那塊地方比較富有,氣候也不錯,糧食短缺的問題應該能輕一點,可實際情況是,江浙一帶人特別多,當年還連著出現了水災、旱災、蟲災這些自然災害,糧食產量降低,災情更嚴重了。

成年人相對結實些,就算天天吃不飽也能撐一陣子,可年幼的孩子就不行了。孩子身子弱、免疫力低,還正在長個兒呢,父母急得不行,可就是找不著多余的糧食,總不能幹瞅著孩子餓死呀。沒辦法,好多家庭就偷偷把孩子送去上海的孤兒院了,盼著大城市能有多余的糧食救救孩子。

不過上海的情況也沒好到哪兒去,上海可不是農業發展好的地兒,在 1960 年中央發出的【關於為京津滬和遼寧調運糧食的緊急指示】裏有說:京津滬這三個大城市的存糧情況是:北京能撐 7 天,天津能撐 10 天,上海呢,壓根沒庫存。

因為食物極度短缺,孤兒們每頓飯都吃不飽,有的孩子還因長期營養不良得了其他病,情況嚴重的甚至會沒命。看著孩子們餓哭,孤兒院的工作人員心裏特別不好受,只好向婦聯求救。

當時主管婦女兒童工作的是朱德的夫人康克清,她知曉這情況後特別心疼,可全國糧食短缺的狀況短期內又沒法改變,孩子們可沒法等那麽長時間。

沒多久,在一場全國性的會議中,康克清碰到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烏蘭夫。要說能給人體補充能量的食物,肉、蛋、奶最管用,困難的時候肉和蛋特別稀罕,不過草原上牛奶的產量估計相對受影響小些,所以康克清就琢磨,可以讓內蒙古給上海支援一批奶粉。

康克清提出請求後,烏蘭夫立馬就答應了。可是,那時內蒙古方方面面都挺困難的,好多奶粉廠都停產了,就算當下馬上投入生產,產量也不多,滿足不了那麽多孩子的需要。

當烏蘭夫正犯愁的時候,內蒙古黨委副書記吉雅泰提出:「一車皮奶粉能起啥作用,能撐多久啊?還不如把那些孤兒接到內蒙古,讓草原牧民來撫養。」

聽到這個提議,烏蘭夫認為能行,便去找康克清和周總理商量。後來在批復裏,烏蘭夫鄭重寫下:「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周總理也認為這主意不錯。就這樣,從 1960 年到 1963 年,大概 3000 名上海孤兒坐著火車被送到了內蒙古,這便是「三千孤兒入內蒙」的事兒。

在往北去的列車上,這些瘦巴巴、臉色差的孩子根本不清楚自己要去啥地方。他們年紀太小啦,大多數都還沒到能記事的時候。稍微大點兒的孩子能坐在座位上,可好多嬰兒只能被包起來放在籃子裏頭。就這麽一路晃晃悠悠的,這些孩子橫跨了半個中國,到了草原上。

由於老是吃不飽,好多孩子體質特別弱,大家怕他們會水土不服啥的,所以到了內蒙古,孩子們先被一塊兒安排在保育站裏,適應一陣子。這時候,為了能讓孩子早點好,內蒙古專門批下來一批「特供」食物,在那個挨餓的年頭,這些東西簡直就是從牙縫裏摳出來的,太不容易了。在大夥的細心照顧下,大部份孩子身體好了,只有個別很小的孩子沒挺過來。

與此同時,在整個內蒙古,大家都曉得來了一群從上海來的孩子,還給這夥孩子起了個稱呼,叫「國家的孩子」。

聽說這些孩子能被領養,牧民們心裏可期待了,但是要領養孩子有個硬性要求,就是家裏得有奶牛。那時候內蒙古糧食也少,不過有奶牛就能讓家裏一直有牛奶,能給孩子們補營養。

牧民並非每家每戶都有奶牛,可有些牧民為了能給孩子們一個新的家,把家裏的馬和羊賣了,去買奶牛;還有牧民老媽媽,把自己陪嫁的首飾賣了去買奶牛……這些善良、質樸的牧民,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盡全力給孩子們一個新的家庭。

等到能來領走孩子的通知一到,牧民們就騎著馬、趕著車,跑了好幾百裏路到保育站,把孩子接回自家的蒙古包。

在新家庭中,牧民們把領養來的孩子當成親生的,從不提領養這回事,所以大多數孩子根本不清楚自己的身世,好多人都是成年以後才曉得當年的情況。

在缺吃少穿的艱苦歲月中,全心全意撫養一個跟自己沒有任何血緣關系的孩子,這樣的大愛讓人打心眼裏敬佩。

2019 年,77 歲的都貴瑪榮獲了「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大家都親切地稱她為「草原最美母親」。為啥這麽叫呢?是因為當年還沒到 20 歲的都貴瑪養育了 28 個「國家孩子」。

1960 年,內蒙古四王子旗要接收上海孤兒,就在鎮上弄了個臨時保育院。18 歲的都貴瑪知道這事後,馬上就報名去當保育員。那時候她年紀小,沒結婚,也沒養孩子的經驗,不過都貴瑪讀過書,做事又認真,所以就被選上了。

都貴瑪之所以踴躍報名,那是因為她自己也是雙親早早沒了的孤兒,是姨媽將她撫養長大的,她明白沒媽的孩子有多慘。都貴瑪把家裏的羊群交給生產隊,安頓好姨媽,便去保育院幹活了。

這些南方的娃,最大的才 5 歲,最小的才 8 個月,還由於營養不良,身子都特別虛弱。都貴瑪看到這些孩子,心都緊了。她跟另一個保育員一塊兒,天天給孩子們洗衣服做飯,教他們唱歌,跟他們一塊做遊戲……沒過多長時間,孩子們跟都貴瑪就親近起來了。

一開始,都貴瑪只把當保育員當成一份活兒,可某天,有個孩子跑過來小聲叫了她一聲「媽媽」,這一下把都貴瑪的心給打動了。

休養了 4 個月之後,都貴瑪領著 28 個孩子回到了牧區的保育院,好讓他們逐步適應這兒的氣候與飲食。

牧區的條件很差,保育院也特別簡陋,就只有一頂蒙古包。晚上的時候,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孩子,都貴瑪會把孩子們的床擺成一個圓形,她自己睡在中間,如此一來,不管哪個孩子醒了,她都能馬上知道。

小孩子經常頭疼發燒,難受得直哭。每到這種時候,都貴瑪總是先輕輕地抱著孩子安撫,等孩子不哭了,她就騎上馬去找醫生。就這麽著,都貴瑪熬過了一個又一個無眠的夜晚。

精心照料了大半年,28 個孩子全都健健康康的,能被領養啦。相處了這麽長時間,都貴瑪早就把孩子們當成自己親生的了。都貴瑪心裏不踏實,每個領養家庭她都會提前悄悄去瞅瞅,覺著這家人品行好,都貴瑪才肯把孩子交給他們。

28 個孩子被領養走之後,都貴瑪常常去看望他們。等孩子們長大了懂事了,依舊把都貴瑪當成另一個「額吉」。幾十年一晃就過去了,孩子們都長成大人了,他們當中,有的當教師,有的做警察,有的是公務員,有的是牧民。不管工作有多忙,孩子們都會找時間去看都貴瑪。

就因為一個善念,都貴瑪成了 28 個孩子的「媽」。在草原上,像都貴瑪這般無私又善良的爹媽多得是,他們用毫無保留的愛和寬廣的胸懷,給這些孤兒一個溫暖的家,唱響了一曲跨越地域、民族還有血緣的大愛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