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歷史

郁孤台上思稼軒

2024-07-18歷史

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因文人的光顧,因了他們留下的詩詞,其中尤其是辛棄疾的一首【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讓這座小山名揚天下。

去年四月中旬,我們來到了贛州郁孤台。

贛州西北部海拔131米的小山,為老城區最高點,它叫賀蘭山。因為山形似一個大田螺,俗稱田螺嶺。這個山名很容易讓人想到嶽飛【滿江紅】中「踏破賀蘭山缺」的賀蘭山,可那山在西北,這裏是江南;那山高大雄偉,這山秀美婀娜。咋回事呢?其實贛州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客家人因戰亂從北方遷徙到此,用自己家鄉的山名命名這裏的小山,以寄托對家鄉的懷念之情,山下就有客家大院。

賀蘭山的北邊是著名的贛州宋代古城墻,它與城墻外滔滔江水和城內街巷房舍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畫卷,該城墻現存3.6公裏,有西津門、北門、八境台、湧金門、建春門等城門和炮城,是中國至今保留最完整的宋代磚城墻。

從景區入口拾級而上,去登這低矮的賀蘭山,走了不遠與稼軒先生迎面相遇。他立於石台之上,披風飄動,寶劍在手,目光炯炯,臉上是說不盡道不完的憂愁。

我常想,開一代詞風的人中之傑、詞中之龍的詞壇飛將軍,勇冠三軍、能征善戰、熟稔軍事的辛棄疾怎麽能自號「稼軒」呢?稼,種植谷物,亦泛指農業勞動;軒,是有圍棚或帷幕的車或者是有窗的長廊或小屋。稼軒的意思為歸隱,即歸隱田園,這個號原來與農村有關,那麽,文武兼備的辛棄疾為什麽去務農呢?

我們沿著青石台階,緩緩登上郁孤台。這座樓台,始建於唐代,歷代文人墨客登臨題詠較多,李渤、蘇軾、嶽飛、文天祥、王陽明等歷代名人都曾在這裏留下過詩詞。

文天祥曾在南宋鹹淳十年(1274年)任贛州知州,他登臨郁孤台,憂國憂民之情湧上心頭,遂吟成【郁孤台】一詩:

城廓春聲闊,樓台晝影遲。並天浮雪界,蓋海出雲旗。

風雨十年夢,江湖萬裏思。倚欄時北顧,空翠濕朝曦。

台閣依舊,微風吹面,思緒伴我走進了歷史,走進了靖康之變風雨飄搖的宋代。

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辛棄疾生於濟南府歷城縣,那時靖康之變已過去了13年。他的家鄉已經成為淪陷區,在祖父的影響下,他從小樹立了推翻金人統治收復失地的理想。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金主完顏亮大舉南侵死於叛軍之手。趁金朝內亂,耿京領導了一支聲勢浩大的抗金起義軍,時年22歲的辛棄疾帶領了兩千多人參加了耿京的隊伍擔任了掌書記。金軍北撤時,辛棄疾於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奉命與南宋朝廷聯絡。當他返回時,耿京卻被叛徒張安國殺害,悲憤的辛棄疾率領五十多人竟然闖入了幾萬人的張安國大營,生擒叛徒交給朝廷處決,他的膽子該有多大!

辛棄疾雕像

辛棄疾南歸後,政治智慧與才能充分展現,贏得了很高的聲望,但同時也招致了嫉妒與陷害,先後兩次被罷官。北人南來不被信任,飽含心血的抗金良策【美芹十論】【九議】不被采納。於是勇冠三軍、能征善戰的少年英雄沒了兵權,從疆場走進官場,他被委以散職輾轉多地為官近22年,但後來有18年在江西家中度過,長期的隱居,他寄情田園,留戀山水,追慕陶淵明,寫了大量田園詞、山水詞,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他的愛國激情也有強烈表達,壯誌難酬使他十分壓抑和痛苦。從此,抗金的戰場上少了一位英雄,國家的疆土上少了一道屏障,時代於無意之中成全了一位縱橫千古的偉大文豪,讓中華文化多了一代詞宗。

請看辛棄疾的【鷓鴣天】:

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娖銀胡䩮,漢箭朝飛金仆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這首詞是他晚年閑居瓢泉時,碰到客人和他談起建立功名的事,引起他回想從青年到晚年的經歷而作,此詞形象地概括了他大起大落的一生。

胸懷大誌的青年將領帶領萬名抗金戰士突破重圍歸順南宋,很不幸的是,他趕上了南宋抗金的四十年低潮期。「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北伐不成,只好去江西種田,這就是他自號稼軒的原因,稼軒這個自號既是自嘲又是自慰。

在剿滅茶商軍後的第二年,即淳熙三年(1176)春,任提點江西刑獄的辛棄疾奉詔調離贛州,轉任京西轉運使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使,路過郁孤台,他登上郁孤台,極目遠眺,贛州城盡收眼底,章江與貢江在此交匯,奔騰而去。此情此景,讓36歲的他留下了千古名篇【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表達了他長期無法北上抗金、收復山河的郁悶心情。靖康之變(1127年)金兵挾持北宋君臣、百姓等10萬人北上,已經50年了。半個世紀了,心靈創傷未能愈合。這首詞字裏行間表達了無限的心酸、悲哀與無奈。

【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開頭兩句道盡了辛棄疾的悲憤與無奈。江水悠悠流淌,仿佛在訴說著歷史的滄桑。上至皇親國戚,下至貧苦百姓,背井離鄉,歷盡艱辛,掙紮活命,他們的淚水,融入了這江水中,流淌不息。

【宋史·後妃傳】記載:當年隆祐太後躲避金兵,在造口「舍舟而陸,遂幸虔州」,「太後及潘妃以農夫肩輿而行」。郁孤台的左邊就是當時的州治所在地——王城,隆佑太後駐蹕虔州(今贛州)時,在這裏設立行宮。

隆佑太後是宋代歷史上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她是宋哲宗的元配,孟姓。16歲進宮、17歲封後,後來因遭陷害,兩次被廢。金兵入汴,孟氏逃往相國寺,僥幸存活。

隆祐太後是宋哲宗趙煦的皇後,她雖是宋高宗趙構的伯母,卻待高宗「視如己出」。建炎元年(1127),正是隆祐太後詔請領兵在外的康王趙構繼承皇位,還昭告天下,安撫、激勵百姓,因此趙構對隆祐太後有極深的感情。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渡江南下,一路由建康打到臨安追擊趙構,另一路從湖北入江西從水路追趕隆祐太後。太後一行被迫在造口驛棄舟登陸,逃往虔州,郁孤台附近是當年隆祐太後逃避金兵追殺的地方。金兵追擊未果,退兵北返。金兵搶掠殺戮,無數黎民百姓喪生。隆祐太後一行逃到虔州後,因乘輿服禦等物資被叛賊劫掠,衣食緊缺。而贛州經過戰火蹂躪,府庫皆空。

外有金兵侵擾,內有軍民叛離,接二連三的噩耗,使隆太後受到巨大驚嚇,返回杭州後的第二年便溘然去世。

試想,貴為一國之母的隆佑太後尚且如此悲慘,普通百姓顛沛流離,作為朝廷命官辛棄疾的命運可想而知了。

我緩緩登著台階,一級一級,仿佛在追尋著古人的足跡。撫摸著古老的墻壁,那粗糙的質感傳遞著歷史的溫度。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近處江水奔騰。遙想當年,辛棄疾面對這壯闊的景象,心中該是怎樣的澎湃與悲涼。

辛棄疾一生以恢復為誌,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壯誌難酬;但他始終沒有動搖收復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了。

郁孤台附近有蔣經國先生故居,故居緊鄰城墻。蔣經國先生於1939年3月來到贛南任江西省第四行政區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1940年至1945年蔣經國先生偕夫人蔣方良,子女蔣孝文、蔣孝章一直居住在這裏。

夕陽西下,余暉灑在郁孤台上,給它增添了一抹莊重的色彩。我緩緩走下台階,默誦著八百年前稼軒先生以刀劍刻成、蘸血淚寫就的【菩薩蠻】,心中滿滿的是對稼軒先生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