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燕都新趣|溫室帶「龍」植物奇趣多,龍舌蘭一生只開一次花

2024-03-20生活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西方遠古的神話中,也有龍的存在。因此在西方,同樣有很多帶「龍」的古老植物,它們的得名也是基於當地人們對龍的美好想象。隨著科技的進步,當東西方帶「龍」的植物,相遇於國家植物園、世界花卉大觀園等地的溫室時,會呈現出一幅怎樣的畫卷?

樹幹流「紅血」得名龍血樹

世界範圍內有多少種帶「龍」的植物?當我把這個問題給到國家植物園高級工程師林秦文博士時,他很快發過來一份表格。開啟表格,一種眩暈感迎面而來:僅是帶「龍」的植物,就有1700種。一個個名字看過去,我便花去了十多分鐘。

林秦文的電腦上有一個「寶庫」,儲存著上百萬張他拍攝的植物照片,帶「龍」植物的照片不在少數。在微信裏,他一邊向我講述植物的特征,一邊如同魔術師般,隨手就發來對應的照片,不時還略帶歉意:「有些沒拍好。」

在他的講述下,蕨類的水龍骨,蘭科的小龍蘭,中國本土特有的龍竹,防己科的古山龍、風龍,柳葉菜科的水龍、草龍以及有著霸氣名字的中國本土植物飛龍掌血……一條條「龍」不斷地沖擊著我的大腦,重新整理著我對這些植物的認知。我也不斷驚嘆於它們的多姿多彩。

當然,這1700種植物遍布世界各地,能夠在北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極小一部份。不久前,我在國家植物園南園溫室做過粗略的統計,遊客能看到的,有十五六種帶「龍」的植物。結合這些能看到的帶「龍」植物,林秦文博士娓娓道來。

在「四季花廳」,除了多彩的鮮花,仔細尋覓會發現兩種帶「龍」的植物:柬埔寨龍血樹和龍血樹,它們同屬於植物界中非常獨特的龍血樹屬。

龍血樹分別區域比較廣,非洲、亞洲以及美洲都有。龍血樹一共有100多個不同的種類,中國海南有柬埔寨龍血樹、劍葉龍血樹等。

龍血樹的樹皮被切開時,樹幹內部會分泌出一種紅色樹脂,與動物的血液比較相似。因此古人將其看作龍的血液,於是得名龍血樹。

舊時,用龍血樹的紅色樹脂制成的「血竭」,是活血、補血的絕佳藥材之一,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將其稱之為「活血之聖藥」。

林秦文介紹說,同為龍血樹屬的植物,形態差異比較大,「甚至還有非常低矮的草木狀龍血樹」。「四季花廳」的柬埔寨龍血樹和龍血樹,差異就頗為明顯:柬埔寨龍血樹產地為海南、柬埔寨等地,樹幹不高,樹幹上一層疊著一層,分出很多枝葉。而來自非洲的龍血樹,一眼就能看出其濃郁的熱帶風情,樹幹高大,有棕色的樹皮,樹幹上沒有枝葉,只是在頂端才聚生出如劍條般的枝葉。

龍血樹屬中最為著名的,要數也門索科特拉島上的龍血樹,它的枝葉上翹,密集地形成一個倒傘形狀的樹冠,宛如外星生物,是很多人到此旅遊必看的風景之一。林秦文說,目前國內還沒有引進該種龍血樹。

多肉植物帶「龍」多

漫步於國家植物園南園溫室,走進多肉植物室,一股熱氣撲面而來。這裏營造的是熱帶荒漠的環境,在這裏,我找到了大量的「龍」:大戟屬的龍骨,龍樹科的馬達加斯加龍、蒼炎龍、亞龍木、彎曲龍(彎曲龍屬)以及龍舌蘭屬的多種植物。

多肉是指莖、葉或根具有發達的薄壁組織,用以貯藏水分,在外形上顯得肥厚多汁的一類植物。如今多肉植物多達一萬余種,在分類上隸屬100余科。龍樹科就是多肉類植物。

林秦文介紹,龍樹科是生活在馬達加斯加島的特有種。馬達加斯加南北走向的山脈,將整座島嶼「一分為二」,東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濕潤多雨,而西北部則為幹旱少雨的氣候,龍樹科就生活在西北部半荒漠的環境中。

國家植物園南園溫室裏,蒼炎龍、馬達加斯加龍以及亞龍木三種植物生活在一起,它們的共同之處比較明顯:莖不粗大,但纖細悠長,其四周遍布尖刺,綠色葉片生長於這些尖刺之間。細細對比會發現,它們在莖的長短粗細、葉片的形狀以及疏密程度上有區別。

盡管龍樹科植物長滿刺,但有一種狐猴仍然可以在上面自由地跳來跳去。

林秦文說,龍樹科的植物生命力頑強,比較皮實,在原產地長得很高,遺憾溫室空間所限,它們長得並不大。

在多肉植物室還有一種名為「龍骨」的植物,為大戟屬植物。乍一看像一株仙人掌,它的莖幹直挺,有的莖分成三棱,有的分成四棱,莖上又有若幹直立向上的分枝。

林秦文說,大戟屬是一個非常大的分類,包含有一千多種植物。它們大多生活在南非和東非。因其莖粗厚,肉質,也被歸為多肉植物。

介紹完這些之後,他向我展示了一張大戟屬的另一種植物——噴火龍開花時的照片:在一個不大的花軸上緊密地開出了十來朵小花,每朵花像一個小鈴鐺,頂端有黃色的花蕊,當十來朵花匯集在一起,遠看的確如同一團噴出的火焰,極具動感。

要想看到噴火龍開花不容易,這是他多年前的一個4月在溫室裏拍的。噴火龍的花期也比較短暫,如果到國家植物園南園溫室瀏覽,可以留意。

龍舌蘭一生只開一次花

要論開花,帶「龍」植物中,龍舌蘭的花尤為值得一提。

現如今,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內種植著龍舌蘭、白緣龍舌蘭、白中斑龍舌蘭、金邊禮美龍舌蘭等十多種龍舌蘭。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的園長石文芳介紹,龍舌蘭是一種多年生的常綠大型草本植物,原產於美洲的幹旱沙漠(主要為墨西哥和美國),具有肥厚多汁的簇生葉,宛若利劍一般向四周輻射,沙漠中的龍舌蘭像一只張牙舞爪的草怪。

如果近期到花卉大觀園,還能看到一幅不常見的景象:一棵金邊龍舌蘭正傲然綻放著花朵。花朵顏色並不鮮艷,但形態頗為獨特:粗壯的花莛從蓮座狀葉的中心長出,高達3米左右,花莛上生出許多側枝,在側枝上,黃綠色的花從下至上依次盛開。遠望過去,非常壯觀。

起初並不在意,石園長的一番話,讓這份美景陡然生出幾分傷感——「龍舌蘭一生只開一次花!」

這句話如同驚雷,令我久久不能言語。我狠狠地看了幾眼,只希望在心底永遠記住眼前的美景。石園長補充道,繁花過後,龍舌蘭會耗盡儲蓄的糖分,最後母株死亡。但並不意味著生命會消失,「花序部位會長出小小的珠芽,或是在植株根部萌蘗出幼苗,它們在脫離母體之後便能慢慢長成一個個完整的個體,生命也由此進入下一個迴圈。」在原產地或野外,龍舌蘭開花後可以結果實。

花卉大觀園裏的龍舌蘭大多是在建園之時就被引進過來,如今有近二十年的光陰。花卉大觀園為它們營造出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生活環境,在他們的悉心照看下,終於迎來了龍舌蘭開花。石園長說,「在原產地,花莛可高達8至9米,花卉大觀園溫室因層高限制,只能長到3米左右。龍舌蘭的花期可達2至3個月,花蜜非常甜。」

這也意味著,如果現在到花卉大觀園,還能一睹金邊龍舌蘭生命中最後的芳華。

【溫室裏還有這些「龍」】

●龍眼

無患子科龍眼屬常綠喬木,小枝粗壯,被微柔毛,葉有光澤,花瓣乳白色,果近球形,種子茶褐色。花期春夏間,果期夏季。古人根據龍眼果實的形狀,將大個兒的龍眼叫龍眼,中等大的叫虎眼,最小的叫鬼眼,現在都統一叫做龍眼。

龍眼喜溫暖濕潤氣候,原產於中國南部,是中國南部和東南部著名果樹之一。中國西南部至東南部大量栽培種,雲南及廣東、廣西南部可見野生或半野生種。【本草綱目】中記載龍眼「食品以荔枝為貴,而滋益以龍眼為良」,這也說明龍眼肉有良好的滋養補益作用。

龍眼的木材堅實,耐水濕,也是造船、制作家具的優良材料。

●龍船花

又名英丹、仙丹花、百日紅等,為茜草科龍船花屬植物。植株不高,但花葉秀美,花色豐富,有紅、橙、黃、白以及雙色等諸多顏色,遠遠望去,是一片奪目的色塊,帶給人們無盡的生機與活力。舊時,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會把這龍船花與菖蒲、艾草一起插在龍舟上,因為與龍舟息息相關,因而得名龍船花。

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部,人們習慣稱它為水繡球。龍船花較適合高溫及日照充足的環境,喜濕潤炎熱的氣候,不耐低溫。生長適溫在23℃至32℃。

龍船花喜酸性土壤,在排水良好、保肥效能好的土壤中長勢良好,最佳的栽培土質是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