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家,對於你來說意味著什麽?不同的年紀或許有不同的理解。

2024-01-30生活

年關將至,對於我們這些遠在千裏的打工人來說,或許大家都在等待著心心念回到家的那一刻。因為在外忙碌、奔波了一年,只有回到家的那一刻才能讓自己得到真正的放松,暫時感受不到在城市的高節奏生活狀態以及高負荷的工作壓力。

家,或許對於每個人的意義也不一樣。如果你問到身邊的人,家,對於他們每個人來說意味著什麽,也許他們能每個人都給出不同的答案。但,家是我們的根所在,那裏有著我們血濃於水的親人和兒時一起穿著開襠褲長大的小夥伴們。

圖片來源於網絡

隨著年紀的增長,對於家的意義也有著不同的理解,覺得家在自己的心目中有著不同的含義所在。我也根據自己三個不同的階段,來闡述一下自己認為對家的意義。

兒時:家是生我養大我的地方

兒時的我出生在湖南一個小山村,家裏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靠著整日的忙碌養大著我們三兄弟。

兒時的記憶裏,父母基本沒有休息的時候,哪怕是大雨或者大雪的天氣,他們都會在家裏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不就是為農忙做著各種準備,要不就是想方設法的賺些零花錢,好讓我們拮據的生活能過得稍顯寬裕。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個時候的自己對於家沒有太多的概念,只知道那是一個生我養我的地方。沒有上學之前,我們就調皮的在家附近不停的玩耍,累了就回家喝口水,餓了就找老媽做些吃的,然後繼續和小夥伴們玩耍著。

年紀小的緣故,也不懂得體會父母的辛苦,也幫不上啥實質性的忙,更多的是給父母添亂和增加負擔罷了。

盡管兒時的我們家裏確實是很窮,大家想想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開銷,後來三個孩子一起上學,靠父母幹點農活種點地談何容易。記得那個時候一個學期就是幾十塊錢的學費,可我們基本沒有交齊過,都是邊上學邊等著父母湊學費,然後都快放假了父母才零零散散的把學費給我們湊夠。

接下來又開始愁下個學期的學費,周而復始,每個學期如此。後面慢慢也就習慣了,因為那個時候不光我們家裏是這樣,很多同學都是如此。但我們要比很多同學幸運的多,他們很多小學畢業或者初中畢業就因為家裏經濟原因失學在家,最少我們還能讀完初中去上了大專或者技校。

圖片來源於網絡

本來拮據的家庭,哥哥的生病對於我們家裏來說更是雪上加霜。除了要湊我和弟弟的學費外,父母還要背著哥哥四處求醫。除了帶來的經濟壓力之外,對於父母的精神無疑也是一種殘酷的摧殘。

這也就是我兒時對於家的一些記憶,只知道那裏有愛我的父母,我餓了就在那裏找吃了,渴了就在那裏找喝的、困了就在那裏有地方睡覺。這一切的一切,都得感謝父母能護我們三兄弟的周全,讓我們有個盡管有些苦,但也還算是美好的童年。

少年:無數次想著逃離這個「家」

因為兒時家庭的拮據,或多或少給我們的內心帶來過「傷害」。記得我弟弟有次就是因為沒有交齊學費,被學校老師催,他也知道父母拿不出來這個錢。只能偷偷跑回家,躲在樓上睡了兩天,這事對我父母的打擊很大,或許對於我弟弟的內心也帶來了一絲自卑。

後來我就厚著臉皮,叫他們想辦法給弟弟的學費交齊,我的晚點交沒啥,只要能讓我報到進到學校就行。也就因為這樣的操作,才讓弟弟在學校安心讀完他的初中、高中和大專。

我初中畢業之後,沒有選擇去讀高中、大學,而是為了減輕父母的經濟壓力,選擇了技校,為的就是學個一技之長早點走出學校,去幫父母減輕負擔。給弟弟賺學費、給哥哥賺醫藥費。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三年在市裏的技校求學之路,自卑的種子在我內心也在慢慢發芽。因為市裏上學不比在老家,農村和城市裏的經濟差距此刻也暴露無疑,我還是拿著沒有湊齊的學費,挑著家裏的舊棉被就去到了學校。

各種各樣的差距,也讓自己變得沈默寡言起來,感覺和那些條件好的同學們不在一個水平線,更是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他們多少也是有些看不起咱們這些農村來的「鄉下」同學。

或許也正是這些遭遇讓自己內心也在不停暗暗發誓,走入社會之後還是要出人頭地才行。自己也不想和父母一輩子都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做一輩子的農民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技校畢業走入社會之後,我進到廣東一家台資企業,那個時候還是2003年左右。那個年代的薪金低得可憐,靠的全是不停的加班,一個月基本沒有休息。累死累活一個月也就兩千出頭的薪金,和附近的工廠相比好像還不錯,但更多的是靠時間熬出來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我只要發兩千二以上,都會趕緊給父母寄兩千回去,自己舍不得多花一分錢。也好在那個時候廠裏包吃包住,基本沒有額外的開銷,所以才能給父母多寄點回家。

可沒有過幾年,身體的勞累加上內心的不滿足,自己選擇了跳槽。如今想來兜兜轉轉這麽多年過去,自己好像還是一無所有。除了經濟上的缺失,精神上好像也沒有了剛進入社會的幹勁和沖勁。

以前對於父母的看不起也不復存在,覺得他們已經很不容易,能在那個物資十分匱乏的年代能把我們養大成人。自己也曾經想著長大之後,能逃離的那個家,那個滿腦子都是窮和落後的家。

圖片來源於網絡

可現在想來自己是多麽的可笑,這麽多過去了還是混得一事無成,有什麽資格去嫌棄那個生你養你的家。如果沒有那個家,就不會有你如今的我,不是嗎?

中年:越來越渴望回家

現在的自己也到了奔四的年紀,也不可思議的是感覺到自己年紀越大,對於家的渴望也就越大。每到逢年過節,總想著能找時間回到自己那個心心念的家。哪怕不遠千裏,就是為了回去吃上一口老母親的家常便飯,聽上幾句鄉音,就足以慰藉這麽多年在外奔波的相思之苦。

如今回頭想起自己從學校走入社會已經二十年,也從大家口中的小李變成了老李。除了年紀的增長,好像還是一無所獲。也從當年那個意氣風發的小夥子,變成如今被社會折磨得沒了人樣的滄桑大叔。

也就是因為種種不如意,也讓自己在苦了累了的時候總是在內心渴望回家。因為只有回到家裏,才能讓自己完全放松下來。沒有了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壓力,有的只是父母不厭其煩的噓寒問暖,想方設法的給你做些好吃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他們巴不得你在家裏的幾天每天換著花樣給你做,自己有什麽好吃的都省著留著給你,然後等你回家傾其所有的給你做上,看著你吃完總能看到老母親的臉上滿是欣慰。這一刻,也讓自己深刻感受到家的溫暖,這些所有的一切是在外面感受不到的。

每每回到家裏看著父母日益年邁,內心很不是滋味,內心都很想能回到家裏陪伴他們人生的最後時刻,可現實還是讓自己打消了這個念頭,此刻也是恨自己的失敗和無能。

離開家裏的那一刻,父母也是傾其所有,巴不得你把能帶的都帶上,把車後備箱塞得直到塞不下,他們才深感惋惜。心想著你在外面這些都是吃不到的,不說味道如何,那些東西裏面都包含著深深的愛,更是遠在千裏之外的父母對遊子們的惦記和關愛。

圖片來源於網絡

看到這些,想起這些,內心都很不是滋味。自己這麽大的年紀還讓父母如此的掛念,遠超自己對於他們的關心和惦記。自己的生日也是早早地就開始告訴你,自己想辦法吃點好吃的,不要讓他們擔心,要是在家裏他們會如何如何給我做好吃的。聽到這些內心怎麽能不感動。

回到家裏最讓我傷感的是返程離家的那一刻,不管我離開家裏多少次,老母親總是不舍。每次看我收拾行李的那一刻,總是不敢看我的眼睛,我也不敢看她,知道她那一刻眼含淚水,內心對我總是萬般不舍,有著許多需要叮囑的話語那一刻也說不出來,一切都在彼此的心裏。

父母每次總是看著我的車子走遠了才離開馬路回到家裏,透過後視鏡總能看到老母親在偷偷抹眼淚,那一刻我也總是會忍不住,多少會流點眼淚。那是我最不願意目睹的一刻,老母親的眼淚裏面有著對兒子太多太多的不舍,我也是如此,彼此也更加期待我的下一次回家。

圖片來源於網絡

也就因為種種場景,讓自己每次快要回家的時候內心還是抑制不住的激動,十分期盼這一天早點到來。還有十多天就要過年了,我也還有幾天就要回家,內心還是一如既往的激動和期待,期待著見到父母親人的那一刻,期待大家一家人其樂融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的那一刻。

總結:不同的年紀對於家也有著不同的含義。我也把自己經歷的三個階段對於家不同的真實感受如實分享給大家,如今對於家也是更加的渴望。也是真心希望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能回到他們的身邊,陪伴他們走完人生的最後階段不給自己和他們留遺憾。

那麽對於你來說,家意味著什麽?你屬於人生的哪一個階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