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四五十年前春節咋過的?70後長文講述那個年代的春節,太有意思 !

2024-01-27生活

春節快要到了,今天聊一聊春節,聊一聊70後童年的春節,那個簡單快樂濃厚純香的節日。

我們時常感慨,生活好了,年味淡了,這的確是事實。我的童年,家境不太好,所以春節是我一年中最盼望的日子,因為那幾天可以穿上新衣服,可以打牙祭,可以有零花錢買鞭炮買零食,可以和村子裏面的小屁孩漫山遍野逛,天地就是樂園,無拘無束,無憂無慮。

說起那個年代的春節,那就從春節前幾天開始說吧。

天涯海角,回家過年

1,殺年豬灌香腸炊臘肉。

殺年豬是那個年代春節最盛大的預備曲。那個時候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養豬,養豬所帶來的收入也是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小時候每年春節之前必殺年豬,村子裏每家每戶都殺年豬,那是村子裏一年中最熱鬧非凡的時候。村子裏的姚叔是殺豬能手,家家戶戶排隊請他,春節前是他最忙的時候。

在院子裏挖一個土竈,支一口巨大的鐵鍋,燒著滾燙的開水,殺年豬就開始了。

每家每戶殺年豬後,都會請鄉裏鄉親和親戚一起聚餐,就叫做吃團年飯,你家請罷我家請,在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都能吃到美味的佳肴。要知道那個年代,並不是每天都能吃上肉,可想而知,殺年豬對我們這些孩子來說,是多麽期盼的一件事情。

一頭豬的肉,顯然一家人消耗不完。通常進行兩種處理,一是把一半的豬肉拿去賣,換成一些經濟收入。另外就是灌香腸炊臘肉,有時也放進壇子裏做成鹹肉。鹹菜鹹肉在一起,可以放很長一段時間。小時候我們讀書,在學校裏蒸飯吃,自己從家裏帶菜去,一周能吃上一些鹹菜鹹肉,已經相當滿足了。

四川香腸臘肉的味道也是頂呱呱的,到現在也是我最喜歡的美食之一。

殺年豬吃團年飯

2,穿新衣逛鄉場。

那個年代,行政機構分為省市縣鄉村,我們生活在村裏,「鄉」就是我們眼中的一座小城市,每逢3、6、9,就是鄉上趕集的日子,鄉親們從漫山遍野匯聚於此,熱鬧非凡。

但最熱鬧的當然就是春節這幾天,這幾天鄉場面目一新,因為每個人都會穿上新衣服。

穿新衣,也是那個年代孩子盼望的事情。我們家的新衣都是母親手工縫制的,鞋子也是母親手工縫制的,現在聽起來是不是很遙遠?在我的印象中,母親真的無所不能,尤其是母親納的鞋底,放到現在都是工藝品。春節前一兩個月,母親就開始給我們縫制新衣服了,除了我們兄妹4人的,還有爺爺奶奶的。我們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爺爺奶奶很寵我們,有好吃的總是留下來給我們吃,那是屬於我們的童年的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鄉場就是巨大的遊樂場,雖然只有東西南北兩條街道交匯。都是青瓦房,但在我們的眼中,就是一座「大都市」。大年初一的早上,全家人穿上新衣,和村子裏的人相約一起,趕往鄉場。登上山腰,發現漫山遍野都是穿著新衣往鄉場去的人,每個人臉上都綻放著笑臉,那種放松,那種開心和快樂,會彼此感染著每一個人。

鄉場有多熱鬧?現在的孩子根本想象不到,也沒有機會經歷那樣的日子。擺攤的,賣藝的,耍猴戲的,賣糖人的,賣鞭炮的,賣小人書的,兩條街道密密麻麻的攤點,各式各樣,只要你能想到的這兒都有。

我們手裏有零花錢,也是一年中難得奢侈一下,買點零食,買點鞭炮,打打氣球,買一本自己喜愛的小人書,都變成一件開心的事情。

現在的鄉鎮已經完全衰落了,人們都湧向了大都市,都市的摩天輪越來越高,但或許這種簡單的快樂離我們越來越遠。

鄉鎮的熱鬧城裏人想象不到

3,紮燈籠寫春聯貼門神掃新家。

農村的孩子,哪有不會幹活的,我們基本什麽都幹。

春節前有一個偉大的任務,就是哥哥帶著我和姐姐負責掃新家,負責紮燈籠,貼春聯。

家境雖然不富裕,但母親非常愛幹凈,家裏總是收拾的井井有條,這也給我們兄妹三人一生帶來了影響。春節前,準確的說是大年30的一天,早晨一起床就開始大掃除,因為按照習俗,大年三十大掃除之後要把掃帚藏在床下面,大年初一是不能掃地的。

不僅要把家裏打掃的幹幹凈凈,院壩更要打掃得幹幹凈凈,包括屋後的一片竹林。說起了一片竹林,又不禁閃現出很多美好的回憶,那大片的竹林,加上屋前的池塘,屋後的青山,是我們童年的三大樂園。

可能是由於遺傳的原因,我們兄妹三個字都寫得很好。父親是高中生,在當時已經是比較高的學歷了,寫得一手好字。哥哥後來考上了中師,不要小看中師,那個年代能考上中師的,如果讀高中,基本能考上211,985。

父親帶著我們寫春聯,哥哥是主力軍。到我讀初中的時候,我也能獨當一面了。我們不僅寫自己家裏的春聯,也幫村子裏鄉親寫春聯,對父母而言,那是一件值得榮耀的事情。因為在這個年代,知識真的是非常重要,所有人都看重。

貼門神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堂屋的正門,家家戶戶貼門神。左張飛右關羽,是我們家最喜歡貼的門神。

門神

紮燈籠這絕活,則是爺爺教我們的。

家無竹,窮得哭。在四川盆地的很多山村,青瓦房後面都是成片的竹林,很多鄉親都是竹編的高手,我爺爺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除了編制各種農用品以外,甚至還會用竹子制作玩具手槍等,村子裏面的小夥伴都很崇拜他。

掛燈籠

我們小時候都會紮燈籠,這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每年春節,我們都會自己紮燈籠,而且水平越來越高。看到掛在房檐下的大燈籠,除了喜慶,還有自豪。

4:放鞭炮,炸爛泥,竄天猴,入雲霄。

在現在各地禁放煙花爆竹的背景下,聽到這一排詞,是不是很有畫面感,是不是很令人回味?

我們那裏放鞭炮是有講究的,大年三十12點放鞭炮迎新,大年初一很早父親就起床放鞭炮,然後村村落落,家家戶戶都放鞭炮,寧靜的清晨被鞭炮聲叫醒,預示著一年都熱熱鬧鬧的。

我們那裏還有一個習俗,每年大年初一都是父親起來做飯,一年之中,那是母親唯一不用上竈台的一次。母親勞累了一輩子,是家裏面最辛苦的人,大年初一讓母親休息一下,是有指向意義的,那是父親對母親的感恩。

對於我們村裏的小屁孩來說,放鞭炮,另外有一層意思了,那就是快樂。從鄉鎮上買上一個個鞭炮,或把鞭炮點燃扔進草叢裏,或把鞭炮點燃扔進水塘裏,或把鞭炮點燃扔進爛泥裏,甚至把鞭炮點燃扔進牛糞堆裏,鞭炮聲響,快樂無邊。

童年之樂放鞭炮

竄天猴,是那個年代最具代表的花炮,握在手裏點燃引線,嗖的一聲,竄天猴直入雲霄,啪的一聲,村裏小屁孩歡蹦亂跳。

留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咱名為「地鉆鉆」的花炮,這種火炮在地下旋轉亂竄,遇到人就會順著人的腿往上竄,有一年我就碰到了這樣的地鉆鉆,鉆進我的衣服裏把我的新襯衣給燒壞了,把我傷心得嗚裏哇啦哭。

春節的時候,村子裏的所有小屁孩都聚集在一起,放鞭炮是最快樂的事情。

5,守歲,發紅包,親情至濃處。

春節聯歡晚會從1983年開始,現在很多人已經不喜歡看春節聯歡晚會了,但在那個年代,春晚是大年30的必需品,大年三十看著春晚守歲,也是一年中最輕松愜意的時候。

不過,那個時候我們家還沒有電視,我的印象中,是從廣播中聽春晚,吃著花生,嗑著瓜子,好像也挺快活。

還有一個快活的重要原因,就是那天晚上父親會給我們發壓歲錢,不多,但對我們而言很寶貴。

後來我們家買了一台紅巖牌黑白電視機,那是我們家第一件奢侈品。天線是立在屋頂上的,風一吹,電視畫面就會抖動,所以經常需要哥哥爬上屋頂,我就站在門口一邊盯著電視,一邊給哥哥提供資訊,向左向右,不厭其煩調天線的方向。

雖然是黑白電視機,在那些年代,春晚帶給我們的快樂,真的是實實在在的。馬季姜昆的相聲,陳佩斯朱時茂的小品,陪伴我們度過了很多個除夕之夜。

現在的春晚淡而無味了,是因為我有太多途徑去享受娛樂帶來的歡樂,而那個年代,春晚是不可替代的。

大年三十這一步,一定豐盛

歲月如歌,年復一年。70後童年的春節,是不可復制的,除了環境不可復制,快樂也是不可復制的。所以70後容易懷舊,是因為70後是跨世紀的一代,上個世紀和這個世紀,真的有很多的不同。我們這一代人,年輕的時候充滿激情和夢想,有家國情懷也有責任和擔當,現在,我們這一代人也漸漸走向退休,看著祖國發展壯大,心有感慨,心有祝福。

祝所有人春節快樂,祝祖國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