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各大App的分享連結,正在偷窺你的朋友圈

2024-03-25生活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正美滋滋地刷著某個 App,首頁突然出現了一個熟悉的面容,他可能是你的同事、發小、遠房親戚。

你不禁開始疑惑,私下沒有任何交集,也從未公開過微信以外的社交媒體。

大數據,是怎麽知道你們認識的?

其實 大數據不懂通靈,也沒在你家裝網絡攝影機,它只是派人—— 在隨時 跟蹤你。

從一個你從不知道的事情開始說。

某天你看到一個好笑的貼文,然後開心地轉發到好友群、朋友圈。

也許你沒想到,就在此刻,你那點贊一堆小姐姐的賬號,已經開始裸奔了。

不信?我給你演示下。

有朋友轉發了一個小紅書貼文,我點進去按右上角 ··· ,然後復制連結。

接著開啟 某個查詢網站, 把連結貼上進去,按下回車——再接著 我朋友的小紅書賬號,就出現了⬇️

如果朋友給我分享一條微博呢?

一樣可以查到他的微博賬號⬇️

根據網站開發者的描述,下面這些平台的分享連結,都會泄露你的 ID:

小紅書、微博、網易雲音樂、QQ 音樂、全民 K 歌、喜馬拉雅、雪球、Keep、汽水音樂、百度、酷安、小宇宙、知識星球、知乎、嗶哩嗶哩、即刻。

憑這些平台的含金量,差評君可以說: 只要你分享過東西,哪怕一個影片,一首歌,一個貼文。那不好意思,你就已經被釘選了。

看到這,可能有差友開始慌了:哥那關註百來個妹妹的號,不會要被發現了吧?

別慌。

查詢網站我不會透露,誰還沒個小秘密了,我關註的比你還多。

但,你也不能完全不慌。

因為你的資訊就藏在平台的分享連結裏。有的連結過於簡單,即便不用網站也能看出你的賬號。

比如下圖裏的小紅書貼文,它的 連結其實兩行半就夠了,多出來的全是跟蹤參數。

它包括了:

我的賬號,我的手機系統,我的 App 版本,我的分享平台。 賬號參數差評君就不標註位置了,免得大家都得社死。。。

有時一長串連結很不美觀,在用文字分享時,平台會轉為短鏈形式。

別以為它短了你就不痛了,只要解析一下,你的賬號還是會露出雞腳。

往連結裏加跟蹤參數這事,並不新鮮。

早在 20 年前,大家就用它查流量來源,這類技術可以統稱為 UTM ( Urchin Tracking Module )。

比如我在東尼和小黑胖家都投了廣告,為了區分效果,在他們的推廣連結裏分別加了一串參數:

utm_source= 東尼, utm_source= 小黑胖

這樣我就可以判斷,誰家的數據更好。

UTM 及類似技術在不同平台有不同目的。比如返利平台靠它來判斷是誰的返利連結。

那這些社交媒體平台呢?他們在連結裏塞跟蹤參數幹啥?

當然是為了更了解你。

前幾天,有同事在群裏發了一串影片連結,結果我在 App 裏看完後下一秒,就刷到了他的大臉盤子,平台說我們可能認識。

熟人推薦機制嘛,這個大家都知道。

當我復制同事的連結,到 App 開啟的一瞬間,我倆在數據世界裏就已連上了一根線。

我連他,他連你,你再連我,線和線之間就織成了一張巨網。

網裏兜著的,正是我們的社交關系,我們的朋友圈。

所以甭管你藏得有多深,你七大姑八大姨,你離婚三次的二伯爺的新老婆,都可能會看到你的賬號。

了解你的社交關系對平台有啥好處?

第一,增強使用者互動。

這些平台最渴望的,是你能和熟人能直接在這裏社交,互相艾特,一鍵轉發。

甚至習慣性地在對應平台的聊天框裏和朋友社交,而非再透過微信,這可以幾何倍數地增加你的使用時長。

重點是第二個:讓推薦更智能。

2022 年 IJSDS 【 國際戰略決策科學雜誌 】刊登了一篇名為【 利用線上社交關系是否可以提高個人化推薦的多樣性 】的論文,裏面闡述了把使用者社交關系納入推薦模型,不僅增加了推薦的多樣性,還能保持相當水平的準確性。

說簡單點:社交關系讓推薦演算法,更強了。

眾所周知,你的興趣愛好,行為模式,都是組成大數據的支點。支點越多,平台就越懂你,推薦的就越符合你的口味。

但如果演算法再分析一下你朋友、同事,乃至你們這個社交圈子都喜歡的內容,甚至再給推薦一些相同的爆款影片,增加你們群裏、閑暇時間的談資,會發生啥呢?

最終結果就是—— 每個人都更愛刷社交媒體了。

你的資訊繭房已經形成,從虛擬到現實,演算法已經把你全拿捏了。

這,就是平台在連結裏塞跟蹤資訊的最終目的。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一個行業內人人皆知的,促進平台發展的商業行為。之前小紅書還很大方地直接在分享頁面顯示分享者的 ID 。

可要從使用者角度看,差評君只感覺:自己被偷家了。

大家應該知道,近兩年互聯網上出現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叫 momo 家族。

其實它就是有表達欲的網友,為躲避熟人推薦機制,降低被視奸風險,選擇戴上了 momo 面具。

為了求穩,他們還會手動開啟各大 App 裏的所有私密設定。

可在跟蹤參數面前,這些私密設定和 momo 面具,都沒用了。因為你發出去的連結,直接和你的賬號一對一匹配。

想象一下,一旦有人根據連結查到你的賬號,看著你發瘋的日常, 細細咀嚼, 嘴裏念叨著——「 嘖嘖,原來你是這樣的人啊!」

你是什麽感覺?

反正對差評君這種網絡和生活分開的人來說,那就是 純純社死。

每一天,我們都以為自己隱匿地很好。在無人認識的平台盡情吐槽、發瘋、emo、說著熟人面前不能說的話,享受新時代下僅存的一絲邊界感。

但事實卻是,自己的每一次分享,都是親手把賬號送到熟人面前, 都是一次風險系數拉滿的自爆行為。

要差評君說,你們平台要帶跟蹤參數我能理解,但能不能先征求使用者同意呢。

好好好,使用者算個錘子。

那起碼在分享時,你對齊下顆粒度,提醒一句 「 可能會暴露賬號 」 ,讓大家知道下自己的處境吧。

好好好,這樣會不利於使用者分享,阻礙平台發展。

那你可以給追蹤參數加個密,稍微保護下賬號私密吧。

像手機端 bilibili 分享的連結就經過了一層加密,查詢網站破解不了,無法查到賬號資訊。

給連結加密對平台來說並不難,他們沒做,不是基於技術或成本的考量,就是不想做罷了。

畢竟,它對平台發展似乎沒有直接利益。

其實吧,很多故事說來說去,背後的邏輯也從未改變。

這些平台嘗試一切能利用的手段,想要知道你的性別、年齡、喜好,如今還想了解你的社交關系,來最佳化推薦演算法。

他們把你掰開揉碎,用放大鏡一層一層檢視、剖析,就是想讓你留存得更久,沈浸在這個賽博世界裏更久。

但這樣做,只會把使用者越推越遠。

幾年前,大家誇一個平台時會說: 「 哇,這裏的內容推薦得很準,很懂我啊! 」 仿佛發現了一座寶藏。

但現在,放眼整個互聯網,我居然找不到一個不懂我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