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生活

家庭溫暖是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2024-06-21生活

本文轉自:今晚報

家長莫以磨練孩子性格為借口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

家庭溫暖是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索取情緒價值不可取 卓文 繪

●家長哄孩子開心司空見慣,而有的家長卻把孩子當成唯一的情感支柱,讓孩子對自己言聽計從,否則就會以傷心、生氣等負面情緒來道德綁架孩子,讓孩子倍感壓抑,逐漸失去了自信和熱情。

講述:家長情緒不穩,孩子「喘不過氣」

張老師是五年級的班主任,最近她發現班裏的小琳情緒很低落,課間很少離開座位,經常一個人坐著發呆,於是她就到小琳家了解情況。

張老師說,小琳爸爸經常出差,小琳媽媽一邊工作,一邊照顧全家的生活。工作和生活的雙重壓力讓小琳媽媽感覺特別累,每天團團轉的生活也讓她很少能找到跟人傾訴的機會,所以她就把孩子當成了自己日常的情感寄托和傾訴物件。有時候,小琳媽媽只是一味跟孩子訴苦或者念叨日常生活的瑣碎,但孩子畢竟沒有多少閱歷,只能組織有限的語言安慰媽媽、說點開心的事情哄媽媽。時間一長,小琳也感覺心理壓力很大,只要一聽到媽媽的抱怨和訴苦,就感覺喘不過氣來。

而小琳媽媽對孩子的情緒低落感到有些不理解,她困惑地問張老師:「家裏很多時候都是我們娘倆面面相對,我累的時候跟孩子念叨念叨,讓孩子哄哄我,也可以讓孩子了解生活的不容易,磨練一下性格,怎麽是在向孩子索取情緒價值呢?」

建議:把家打造成一家人溫暖的港灣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會會員、河西區關工委專家組成員井春玲老師說,很多家長想不到,孩子對我們的愛要比我們對孩子的愛多。真正有智慧的家長應該感謝孩子對我們的「厚愛」,而不應一味索取。一方面,孩子在跟我們念叨學校的經歷或者跟我們微笑、撒嬌的時候,就是在向我們傳遞正向的情緒價值,可以化解生活煩憂。另一方面,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固然可以跟他們講述生活的真相,但不能把「我是家長」「我為你好」當成磨練孩子的理由,實則在宣泄自己的情緒,讓孩子被迫溫順、聽話,甚至為了哄家長開心而變成討好型的人。

井春玲老師建議,家長要跟孩子一起成為有健康情緒價值的人,就要把家變成真正溫暖的港灣。首先,用儀式感取代花言巧語的「哄人遊戲」,比如克服了工作或學習上的困難後,一家人可以一起慶賀,來自家人的支持和鼓勵可以提升內心的安全感,安穩、溫暖的感覺是家長給孩子最貴重的禮物。其次,孩子經常成為家長負面情緒的「垃圾場」,會讓孩子尊嚴感缺失。家長應該是心智成熟和承受化解各種情緒的一方,不轉移焦慮,更要透過日常生活的細節讓孩子變得內心富足。比如家人坐在一起講講各自快樂的事情,讓積極樂觀的情緒取代消極心理,當幸福感回歸,家就成為每個家庭成員可以依靠的港灣。

文 賈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