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窮人帶孩子到處旅遊,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欲望

2024-08-04育兒

01

很多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父母,生活得很艱難,卻不曾虧待孩子。

就是因為經歷過物質匱乏,不想讓孩子再像自己一樣受苦,他們會傾盡所有,也要滿足孩子的要求,生怕孩子受委屈。

「再苦不能苦孩子」,別人有的,自己家孩子也不能缺。

暑假到了,省吃儉用也要帶孩子到處旅遊,美其名曰見世面,卻花光了全家人兩個月的生活費,還不敢跟孩子實話實說。

條件允許的時候,陪孩子出去放松、一家人到處走走,是對自己辛苦的犒勞,也能增進親子感情,讓孩子見識廣闊。

但是很多人消費能力有限,卻強迫自己跟風帶娃到處去旅遊,或是吃穿用度上無條件滿足孩子,這是一種育兒焦慮,也是一種「精致窮」。

見沒見世面不知道,還很有可能無形中增加了孩子的欲望。

俗話說「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

一旦將來欲望遠遠超出自身能力,對於孩子來說,就是痛苦和災難,形成惡性迴圈。

其實孩子還小的時候,去哪裏旅遊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言傳身教。

教育專家馬卡連柯說「一切都給孩子,犧牲一切,甚至犧牲自己的幸福,這是父母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

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一旦為孩子付出所有,就容易陷入自我感動和道德綁架。

有位網友說,親戚家女兒才小學畢業,就要求父母花兩個月薪金給她買一個5千多的蘋果手機,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

不是說農村孩子不能買這麽貴的手機,主要是家裏條件不允許啊。

網上看到一個詞「窮人富二代」,說的是窮人家的孩子,從小在溺愛中長大、不用幹家務活,不知父母賺錢艱辛,不懂得珍惜,

長大後,一旦物質上滿足不了,就罵父母「沒錢生什麽孩子」。

反觀現在越來越多的富人,更註重培養孩子的韌性和獨立自主的能力,

他們會早早規劃孩子的未來,從思想、觀念、習慣、身體素質各方面鍛煉孩子。

【玫瑰的故事】裏黃亦玫教育孩子的觀念就很棒,

她會教女兒自己洗衣服、洗不幹凈再幫她洗一遍;教女兒用電器,前提是把註意事項和後果說清楚;

女兒犯錯時,她的情緒相當穩定,不會指責,而是帶著女兒一起收拾。

言傳身教、以身作則一直都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02

最近熱映的【抓娃娃】裏馬成剛和春蘭對孩子的喜劇式「窮養」,也引發熱議。

超級富豪馬成剛覺得自己大兒子馬大俊被富養養廢了,他決定親自上陣給兒子打造一個「馬繼業的世界」

這個世界沒有豪宅豪車,沒有物質享受,只有一處破宅院和一群請來的教育界精英,還有父母的陪伴和滿滿的愛。

看似「窮養」,實際上是融入生活點滴的「頂級富養」。

為了營造濃厚學習氛圍,三個人拿著書陪在馬繼業身旁;

平板弄壞後,為了讓馬繼業體會到錢的概念,他們又讓馬繼業去撿瓶子換錢;

除了學習知識,他們無時不刻在教馬繼業為人處事和培養他的財商、情商。

馬成剛和春蘭欺騙兒子的做法是否合適,有待商榷。

但他們計算式的育兒,確實讓馬繼業長成了世俗上「別人家孩子」的模樣。

電影是誇張的手法,用喜劇在向大家傳達一個思想,「窮養」不是沒苦硬吃,「富養」也不只是物質上的滿足。

隨著時代的變化,或許兩者結合,效果會有驚喜。

03

好的教育不是極端的「窮養」或是「富養」,真正的「見世面」也不是去了多少地方。

看到過一句話 「無論是哪種消費和教育方式,符合家庭當下收入的才是良性持久的、才可抵抗人生萬難。」

價值觀上得到正確引導,孩子才能在去到外面世界的時候,抵得住誘惑、獲得內心的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