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我爸想我想到流淚 我卻感到惡心」引熱議 現在的孩子都這麽涼薄嗎

2024-05-28育兒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一個家庭中媽媽可以比較自由的表達對孩子的愛和情感,但是爸爸就不會。 「爸爸」這個角色在親情關系中的表現,往往是沈默收斂的。 最近看到一個貼文,讓我心裏挺不是滋味的!

➤ 一個網友(還在上大學),因為大學離家遠寒假過後就沒回家。某天她媽媽發來一個影片, 上面是她爸爸邊喝酒邊流眼淚,媽媽就說她爸想她了。然而網友並沒有一絲感動,反倒是反感又惡心。

↓帖主說她愛爸爸,也知道爸爸愛她。但是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她開始討厭家裏。 也許是因為爸爸媽媽吵架,也許是因為爸媽希望她承擔起教育弟弟妹妹的責任。↓

帖主說她明明很想家,卻不想回家。 大概在她心裏一邊是想親近父母的,一邊又抗拒著親近,不想為父母提供什麽情緒價值。

很多人在下面留言說,這是帖主爸媽表演給帖主看的。

▽有些人喝多了就是會眼淚鼻涕橫流,然後說一堆廢話。 估摸著帖主的媽媽為了拉攏帖主和她爸的關系,就同帖主說你爸想你想哭了,目的是用情感綁架女兒。

不掏錢的思念都是假的。真的想念女兒,就給女兒打電話關心女兒怎麽樣,或者直接打錢給讓女兒在外過的舒服點。 喝了點酒拍了個影片就說想女兒,這樣只會動嘴皮子的關心和愛,未免也太廉價了。

看了這些評論,腦子裏想起現在的一個流行詞:六親緣淺。 意思就是一個人跟親人間的連結不緊密,對父母也沒有什麽感情。一旦有能力離開原生家庭,基本上就不和父母聯系了,也就是外人眼中的「涼薄」。

▽我接觸過這種人,是曾經的一個同事姐姐。挺不錯的一個女孩子,為人陽光開朗又熱心,對剛進公司的我很照顧,我倆也很聊的來。

這個姐姐和我說起家裏的事總是提到「老爸」「老媽」,見我誤會才糾正說是她的公公婆婆。 她一直說她公公婆婆,從來沒提過爸爸媽媽,我還以為她爸爸媽媽不在了或者是怎麽樣。結果她說她爸爸媽媽在老家挺好的,只是自己不怎麽和他們聯系了。

是她爸媽對她不好嗎?不是的,相反的她爸爸媽媽對她很好。 家裏兩姐妹她是老大,是受寵的那個。從小到大她媽媽都喊她心肝寶貝,她爸爸和村裏人出去打工,因為想女兒幹了不到一個月就偷偷跑回來。聽說她每次寒暑假回家,她爸爸老早就站在村口,脖子伸的老長等女兒。在村裏人看來,她爸爸媽媽真的非常愛她。

▽但她為啥和爸爸媽媽不親呢?就是某一天這個姐姐突然發現,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似乎一直是口頭上的,而且尤其喜歡在外人面前表現。

舉幾個例子,這個姐姐的成績很好,當年中考可以上重點高中。但是她爸爸媽媽哭窮(家裏其實並不窮)說家裏沒錢了要不上普通的吧。 普通的免學費還有獎學金,姐姐聽話的選了普通高中。普通高中和重點高中的教育資源肯定不一樣,好在她勉強上了一本大學。

▽大學期間媽媽又告訴她家裏要蓋房子,學費家裏可以給她,但生活費要自己賺。 這個姐姐大學期間四處打工賺生活費。她大學畢業就考上了研究生(國內前五),媽媽說家裏沒錢讓她自己想辦法,要不就別讀了。姐姐也是硬氣,貸款+打工把研究生讀完了。

▽等後面她戀愛結婚,彩禮全被父母拿走了,陪嫁的東西都是她自己買的。 還好婆家比較明事理,否則她這個婚都結不成。 這個姐姐婚後就不怎麽和父母聯系了。 一開始她媽媽會打電話來指責她沒良心,但是後面慢慢就開始打感情牌:什麽你爸爸想你了啊,我們身體都不好了你回來看看啊。順便再讓她充幾百的話費和買點什麽東西。

父母要錢她給,要東西她也買,但是人堅決不回去。 所有的親戚都過來說教了一遍,她左耳聽右耳初完全不當回事,也不會因此有什麽情緒。

「讀書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機會,父母如果連給孩子讀書都不支持,那未必是對孩子有多愛吧!」 姐姐的這句話我記得很清楚。

▽一開始我也認為這個姐姐對她父母挺涼薄的,但是了解了她的事兒之後又很同情她。 可能她父母是愛她的,但是她父母更愛錢。人生能有幾件大事呢?可是她的父母,因為錢幾次差點毀了女兒的前途;因為錢讓女兒在婆家擡不起頭。 如果換成是我,我未必會有這麽淡定。

一直覺得我挺幸福的。因為對於我這樣依賴父母和戀家的人來說,家是溫暖的港灣。 不管離家多遠,只要爸爸媽媽一說「丫頭我想你了」,我就恨不得立馬插上翅膀飛回去。 但確實也有那麽一些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令他們對父母和家庭失望。

有時候就感覺很多父親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是錯位的。 在孩子還小,渴望爸爸用言語表達愛和關心的時候,爸爸偏偏就不說;等到子女長大對父母那些口頭上的關切無感了,爸爸反而感性起來。

也許是因為當時的他是家裏的頂梁柱,大家長的架子讓他們放不開;也許是因為他的能力認知有限,不知道如何表達。 總之比起各種「父母陰謀論」,我更傾向於往無害的方向去想。

▽確實作在的孩子比上一代、上上一代更聰明更自我。 大眾看來的「涼薄」「自私」,換個角度也許就是「獨立」和「理性」。 這是好事也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