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為什麽和孩子好好說聽不見,非要吼一頓才管用?問題出在這裏

2024-06-09育兒

「我每天催孩子起床、吃飯、洗澡,孩子就是無動於衷,用了計時的方法,孩子跟你耍賴皮;

跟孩子說過很多次要用筷子吃飯,還是經常用手抓;

跟孩子說地上太臟,就是喜歡撒潑打滾;

出門在外時,我無數次提醒孩子見人要打招呼,每次都不理不睬,留下我一個人尷尬。」

在一個小公園裏,一位媽媽的無奈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共鳴。

為什麽父母苦口婆心地教導,孩子就是不聽呢?

有人說「沒有不聽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通常,孩子的逆反行為並非源於他們本身的不聽話,

而是由於父母在與孩子溝通時采用的說話方式、制定的規則以及對孩子內在需求的理解上存在偏差。

這些誤解和錯位引發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溝通問題:

越一味地講道理,孩子越不能接受

心理學家皮亞傑有句名言:「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

也就是說孩子在認知世界的初期,他們的觀察、理解和解釋都是基於自身的經驗、感受和能力,當父母一味地跟孩子講道理時,他們並不能很好地理解。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為了讓孩子聽話,總是會長篇大論地講道理,還會出現一些孩子聽不懂的詞匯。

這樣的說教只會讓孩子十分反感,有的孩子因此學會了頂嘴,有的孩子則選擇不理不睬。

有一位爸爸每天早上會提醒孩子在學校要喝水,可晚上孩子到家時水杯總是滿滿的。

爸爸擔心女兒不喝水會影響健康,就跟女兒說:

「喝水能促進新陳代謝,把身體裏面的毒素排出來,還能改善人體組織液和血液迴圈。

這樣才能讓你的身體更加健康,你看喝水有這麽多好處,你為什麽不喝呢?」

女兒卻不以為然,說:「我不渴。」

爸爸一聽急了,語氣開始強硬起來:「不渴也要喝,下次再讓我看到你沒喝水,我就懲罰你。」

女兒習慣了爸爸這樣的說話方式,不吵也不鬧,輕聲說了句:「哎,隨便你怎麽說。」

對於孩子在學校不願意喝水的問題,爸爸講了一大堆道理,來證明喝水的好處,卻沒問問孩子真正不喝水的原因。

不但問題沒有解決,反而增加了父女之間的緊張情緒。

很多時候,孩子想要的是父母的理解,父母給的卻是蒼白的說教,當孩子的需求和父母的給予不在同一個頻道時,孩子就會聽不進去。

後來,媽媽看出了女兒的心思,對她說:「媽媽這幾天也沒喝水,因為工作太忙了,所以最近皮膚都很幹燥。」

女兒樂了,原來媽媽也不喝水。

媽媽又繼續說:「不過媽媽可不想變成皮膚皺皺的老太太,我們以後一起喝水好不好?」

女兒乖巧地點點頭。

親子教育中有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同理心,跟孩子說不通的時候,就先試著去理解孩子的心情。

【共情力】的作者喬拉·米卡利給共情的定義是支持、鼓勵、溫存和愛。

共情是一種能力,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能提供感情上的支持;

當孩子缺乏自信時,父母給予最大的鼓勵;

當孩子需要傾訴時,父母以溫柔體貼的方式與孩子交流,在這個過程中逐漸與孩子建立起「愛」的感情聯系。

單純地依賴長篇大論的道理往往難以讓孩子完全遵從,相反,當父母能夠深入理解和共情孩子的感受與立場時,孩子會更願意接納和考慮父母的觀點。

環境問題:

缺少對等的溝通環境,孩子越不服氣

英國教育家洛克曾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他們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孩子的行為。」

在家庭教育中,經常會看到父母對孩子雙重標準,比如讓孩子運動,父母卻躺著;

讓孩子好好吃飯,父母卻邊看電視邊吃飯;讓孩子信守承諾,父母卻不遵守諾言。

言行不一的結果,不僅會讓孩子感到困惑,還會導致孩子不願意聽從父母的話,我行我素。

鄰居王媽媽,有一個十歲的兒子,正在上小學四年級。

王媽媽是單親家庭,最大的心願便是兒子能夠好好學習,將來有個好前程。

四年級的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經常不聽王媽媽的話,王媽媽只能每天晚上坐在兒子旁邊,監督寫作業。

只是,每當王媽媽坐在兒子旁邊,總會不自覺地拿起手機,刷短影片或者看電視劇。

有一次,王媽媽看著看著發出了笑聲,兒子也被她吸引了,王媽媽立刻收起了手機,對兒子說道:「好好寫作業,沒什麽好看的。」

孩子覺得委屈,嘟囔著:「為什麽你們大人就不需要學習,能一直看手機。」

王媽媽被兒子問得有些措手不及。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透過觀察父母的舉止來模仿,他們的行為模式往往受到父母日常行為的影響。

當父母用雙重標準來要求孩子時,孩子就會感到困惑、沮喪。

此外,這種不公平的對待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認為父母只要求自己學習,而不需要以身作則,從而更加不願意配合。

從那以後,王媽媽不再只是口頭上催促他學習,而是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他。

每當兒子寫作業時,王媽媽都會放下手機,拿起一本書來閱讀。

她意識到學習是終身的事情,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需要不斷地學習和進步。

兒子也受到了媽媽的影響,開始更加認真地對待學習。

傅雷曾經說過:「世上最有力的論證莫如實際行動,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則;自己做不到的事千萬勿要求別人,先改變自己。」

在與孩子言辭傳遞的同時,更應註重行動的示範,要求他人之前,首先審視自己。

父母以身作則,用行動來影響和激勵孩子,孩子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父母的真誠,並願意為之付出努力。

動機問題:

不理解孩子的動機,孩子越疏遠

大教育家盧梭曾說:「一切教育都是從我們對兒童天性的理解開始。」

他強調教育的起點在於對孩子的深入理解和尊重,然而在跟孩子的溝通中,我們常常會忽視這一點。

前幾天同事貝貝跟我說她錯怪了孩子,心裏很內疚。

自從這學期上學以來,兒子就很沈默寡言,還經常沈迷於電子產品,貝貝一回家就能看到兒子不是在玩手機就是看IPAD。

一開始,貝貝跟孩子約定了玩遊戲的時間,後來孩子不僅在她面前玩,還經常偷偷玩。

這讓貝貝不能接受,她開始責備孩子,覺得他過於懶惰和不求上進,只知道玩手機。

但她的責備並沒有讓孩子改變,反而讓他更加退縮到手機的世界裏。

一天晚上,貝貝在整理孩子的書包時,無意中發現了孩子寫的一張紙條:

「在學校,沒有人願意跟我玩,我只能從手機裏找到安慰。」

貝貝突然發現她從沒真正地了解過孩子內心的孤獨和痛苦。

當我們想當然地認為是孩子做錯了事時,事實上卻是孩子不知道該怎麽向父母傾訴,也不知道該怎麽解決問題,只能以自認為最有效的方式排解。

父母不能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時間久了,跟孩子之間的隔閡就會越來越大。

在與孩子交流時,父母多傾聽他們做事的原因和動機,給予孩子解釋的機會,讓他們感到被理解和被重視,

有助於建立更加平等和開放的溝通環境,促進親子之間的信任和理解。

陶行知先生曾經指出想要做孩子的先生,必須先學會變成孩子。

作為教育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以孩子的視角去理解和體驗世界,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而大多數的孩子聽不進父母說話,是覺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

理解是表達愛和尊重的一種方式,它能夠讓我們更深入地探究孩子的心靈,與他們建立更深層次的聯系。

遇事先冷靜,聽聽孩子的心聲,多給孩子一些包容和信任,相信孩子也能跟你敞開心扉。

父母跟孩子之間的愛是相互的,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會相應地展現出對父母的尊重、理解和關愛。

跟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把孩子當作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少一點嘮叨,多一些共情;少一點雙標,多一些平等;少一點武斷,多一些理解。

以開放的心態去接納孩子的觀點和想法,讓親子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和有效。

作者 | 詩漫·錦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