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親子關系好不好,吃頓飯就知道了

2024-08-19育兒

作者 | 芒來

編輯 | Fei魚

責編 | 陳沈沈

親子相處過程中,你可能遇到過這類情況——

孩子其他時候都挺乖,一上飯桌就不老實。

這不吃、那不吃,是個挑食的「飯渣」。

經常父母辛辛苦苦做完菜,還沒來得及休息,就看見孩子勉強吃了幾口,苦著臉不願動筷子。

不哄不餵吧,孩子吃不飽,營養跟不上,容易生病;

又哄又餵吧,孩子被嬌慣,吃飯像受供,更加挑食。

家長們免不了發愁:

孩子吃頓飯得花兩、三個小時,天天這樣,實在熬不住。

今天,我們就這種情況一起聊聊:

孩子為什麽挑食?

如何才能讓孩子告別「飯渣」?

孩子太挑食,愁壞一家人

心悅6歲的兒子小渺,是個不折不扣的「飯渣」。

吃飯必須看電視,不然不肯吃;

挑食厲害,必須大人反復督促,才肯吃兩口不愛吃的菜;

如果沒人盯,就只吃自己愛吃的,還磨磨蹭蹭吃得很慢。

每天吃飯前,心悅都要先給小渺做思想工作:

「你今天能不能吃完這一碗飯?」

「今天有菠菜,吃了會變大力水手。」

「吃完可以吃一顆奶糖,但你必須好好吃完知道嗎?」

小渺點頭如搗蒜。

吃飯間,心悅一片肉、一片菜地夾到小渺碗裏,邊夾邊催:

「別光只吃肉,多吃菠菜。」

「別光看電視,吃飯!」

「說了讓你吃菜,你就光吃菜啊,飯呢?」

「你還委屈上了!媽媽做頓飯多辛苦你知道嗎?」

「含著幹嘛?咽下去,不許挑食!」

在心悅的「炮火猛攻」下,小渺很快就把剛才的承諾忘光了。

一個勁嚷嚷「不想吃飯」「菜不好吃」「我要吃奶糖」……

因為孩子挑食這事,心悅愁壞了。

她原本很喜歡變著花樣做飯,老公也多次誇她廚藝了得。

但孩子就像「味覺失靈」了一樣,對她精心烹飪的飯菜不屑一顧。

一上飯桌,心悅的關註點就從 「享受吃飯」 變成 「盯著孩子吃完一碗飯」

而孩子的關註點也從 「好好吃飯」 變成 「怎麽盡快逃離飯桌」

母子之間像拉鋸戰一樣,一進一退地撕扯。

孩子吃頓飯花的時間越來越長,心悅也越來越疲憊。

吃飯態度不同,孩子反應也不同

心悅發愁,還有另一個原因——

孩子在家是「飯渣」,回爺爺奶奶家卻變成了「飯霸」。

小渺吃不慣爺爺奶奶做的農村菜,第一天就嚷著要回家。

心悅想帶孩子回去,老公勸她:

把小渺扔老家,讓他感受下不同的環境,說不定會有新變化。

心悅被說動,心想可以試試,於是讓孩子繼續留在老家。

爺爺種的番茄8月正紅,心悅發現,爺爺會帶小渺去田裏,教他如何拔草、除蟲。

小渺喊熱,爺爺就把熟透的番茄摘下來丟井裏,

冰一會兒撈起來給小渺,不愛吃蔬菜的小渺吃了幾口就說「吃不下了」。

爺爺沒說一句話,默默的把剩下的番茄揣兜裏,

回到家洗洗幹凈,切成薄片擺盤,再撒上一層白糖端給小渺。

小渺愛吃甜食,這次吃得幹幹凈凈。

到了吃正飯時,小渺挑幾筷子就不吃了。

心悅剛想發火,卻聽見爺爺問:「不吃了?」

小渺緊張地「嗯」一聲,爺爺說:「那出去玩去吧。」

見沒有被罵,小渺驚喜地離開了,沒一會兒回家喊「餓」,爺爺帶他去廚房:

「看看有什麽吃的,你自己挑。」

小渺看著一大堆食材:成捆的白菜、玉米,曬幹的臘肉、排骨……

指著雞蛋說:「想吃這個。」

爺爺說:「想吃就自己拿。」

小渺在爺爺的引導下,把雞蛋拿起來,再拿個碗,看爺爺把蛋打進碗裏。

跟爺爺學怎麽打蛋、加多少鹽。炒蛋時,也幫著翻了兩鏟子。

炒雞蛋做好後,爺爺給小渺嘗了嘗味:「還差點什麽味不?」

小渺認真地咂了咂:「不差了。」

爺爺問:「能把這盤吃完不?知道怎麽洗碗不?」

小渺點點頭,自己端去餐桌上吃,就著一盤炒蛋,吃了一整碗飯。

飯後,小渺還學爺爺的動作洗了碗,雖然洗得不幹凈,但心悅覺得這是好跡象。

在老家待滿一個月,小渺有了好的變化:

飯量變大了,吃飯更香了,挑食好轉了。

然而,一回家就「原形畢露」,面對心悅做的飯,小渺又變回了追著餵飯的「飯渣」。

心悅有些困惑:爺爺也沒在飯菜上特別花功夫啊,為什麽能讓孩子變成「飯霸」?

其實,改變孩子的重點不在於飯菜本身精不精致、可不可口。

而是 吃飯態度 。

心悅的態度比較控制——

我認為孩子很挑食,必須幫他糾正,孩子離不開我的催促。

一旦孩子不跟她站在一條線上,心悅就會煩躁,跟孩子較勁,家裏也彌漫著恐怖的氣氛。

而爺爺的態度比較松弛 ——

我認為孩子不愛吃,是因為吃不下,那我就想辦法讓他能吃得下。

帶孩子去看蔬菜生長,一棵菜做2、3種味道,讓孩子自己選擇食材、參與做飯過程……

不控制孩子吃多吃少,也不向孩子灌輸焦慮,讓吃飯這件事本身就輕松。

這種松弛,反而讓孩子覺得:

跟爺爺一起吃飯,我不用擔心喪失自主權,還像「開寶箱」一樣有趣,好好吃飯這件事就不是太難。

制造松弛感,讓孩子樂於吃飯

同樣是和孩子一起吃飯,從心悅和爺爺的不同態度中,我們會發現:

心悅的控制,有一個明確目的——糾正孩子的挑食。

這意味著,心悅先給孩子貼上了「挑食」的標簽。

她原本是想反復提醒孩子:「不要挑食。」

但這種貼標簽,卻是向孩子傳達一個暗示:「你很挑食,你總是沒法好好吃飯。」

飯前心悅做的一系列思想工作,看似是支持孩子,但其實也是在傳遞暗示:

「我不相信你能好好吃完一碗飯,所以我要提前提醒你。」

而心悅接下來的一系列督促,進一步加深了暗示,給小渺植入一個根深蒂固的認知:

媽媽堅信我沒法好好吃飯,一直在向我強調「挑食」,我就得當個「挑食的孩子」才符合媽媽的期待。

因此小渺傾向於捕捉更多符合「挑食」的訊息,不知不覺做出一些順應,最後「挑食」真的發生了。

而爺爺的松弛態度,沒有對小渺施加任何暗示。

他從給小渺貼標簽,不說小渺是個「挑食的孩子」,也不幹預「挑食」。

只是用一些有感而發地行動,讓小渺完整地看到「食物有多豐富多彩」。

番茄怎麽結果、農田怎麽生長、一顆蔬菜可以有多少種味道、做一盤炒蛋需要哪些步驟……

就像武誌紅老師說的:讓孩子和吃飯這事「打好關系」,

關鍵就在於, 引導孩子和食物建立更深的連結。

這同樣是在教育孩子:

認識到自己也是農作物生長過程的一份子,摘哪顆、剪哪條、吃哪個,自己都是有參與感的。

這給小渺植入一個認知: 我是「吃飯」這件事的主人,不用別人給我貼標簽,

我自己可以決定自己怎麽吃,吃什麽。

爺爺關註吃飯這件事本身,他的狀態很松弛、很舒服、很有趣;

我也關註吃飯這件事,放下心理包袱,全然感受吃飯的松弛、舒服、有趣。

「飯霸」孩子,都有自己的自主權

為什麽,面對心悅和爺爺,孩子差別那麽大呢?

這其實是因為——

心悅的控制和爺爺的松弛,背後有著不同的深層動機。

在心悅的家庭裏,「吃」是母親與孩子權力鬥爭的焦點。

心悅自己就很挑食,小時候她的父母不準她吃很多東西,用禁令壓迫她,讓她深感挫敗。

幼年的她,感到自己在父母面前沒有一丁點權力。

長大後,為了補償沒有權力的自己,她要在親子關系裏占據權力高位,

透過指揮孩子吃什麽、不吃什麽來獲得控制感。

她給孩子的暗示,就是在無意識地「發號施令」;

她之所以貫徹控制態度,也是為了左右吃飯的主導權。

而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想控制自己,還是真的關心自己,他其實都能感覺到。

因為孩子培養健康獨立人格的過程,需要依靠一定的吃飯主導權來完成。

比如:能夠決定自己下一口吃什麽;能決定吃飯速度;能決定吃飯時候的姿勢……

孩子對吃飯有一定掌控感,意識到父母雖然愛操心,但不阻礙自己形成獨立人格,就會願意配合父母。

孩子對吃飯沒有掌控感,父母的權力願望,和孩子的獨立願望產生沖突時,

就會變成「你讓我吃,我偏不吃」、「你不讓我吃,我偏要吃」。

這是孩子在用和父母對著幹的方式,來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力。

而在爺爺面前,「吃不吃」不是權力鬥爭的重點。

爺爺尊重小渺的吃飯方式,沒有在餐桌上掀起權力鬥爭,只傳達了一種願望:

「我相信你餓的時候,自己會知道吃的」。

這意味著: 小渺的獨立性,沒有在吃飯這件事上被爺爺撼動。

小渺有權力決定自己吃什麽、不吃什麽、怎麽吃,哪怕挑食也不會被卷入權力鬥爭。

他的內心就會油然感到:跟爺爺一起吃飯,我很舒服。

在這種感受的前提下,當爺爺表達一定程度的管控:

炒蛋要吃幹凈、吃完飯要自己洗碗……

小渺知道這些管控不是為了滿足爺爺的權力需要,而是為了教他怎麽更好地吃飯。

才會願意聽進心裏,並從「好好吃飯」這件事上獲得滿足。

寫在最後

武誌紅老師曾經說過——

尊重孩子感覺,促進孩子成長,其中一個關鍵在於:

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是否有被充分地尊重。

很多時候,我們操心孩子營養跟不上,過分管控,反而給孩子平添很多壓力。

上面這個故事就告訴我們:

「飯霸」孩子,是在權力鬥爭之外的松弛態度裏養成的。

而除了吃飯,生活中其他細節:走路、睡覺、學習、做事……

父母都需要退一步,給孩子一定自主權。

不把親子關系變成「戰場」,而是讓孩子在放松的狀態下與萬事萬物進行連結。

這樣的相處之道,才是真正能支持到孩子的養育環境。

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中級婚姻家庭咨詢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國際精神分析自體心理學協會(IAPSP)會員。本文原創正選:武誌紅(ID:wzhxl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