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2年中國開始嚴格執行 計劃生育 政策開始,到 開放二胎 ,再到如今的 放開三孩政策 ,政策的調整意味著中國的 老齡化問題 愈發嚴峻,可即便現放開了允許生三胎,但生育率依然上不去,2022年甚至出生人口小於死亡人口,出現了負增長。
人口連年下降,老齡化問題,也導致網上出現了關於計劃生育政策的議論, 認為中國之前就不應該搞計劃生育,否則也不會有如今老齡化如此嚴峻的狀況出現 。
中國當年為什麽要施行計劃生育政策?如果當年中國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話,如今的中國又是什麽樣的?中國的經濟與計劃生育又有什麽關系?
中國實行計劃生育歷程
194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經歷了多年戰爭後,社會初步穩定,當下所面對的最大的任務就是恢復和發展生產,而且百姓的生育意願較高,國家也是用人之際,所以國家也相對應的采取了寬松的生育政策,索性就效仿蘇聯支持百姓生育。
1953年一五計劃展開,國家開始了第一次人口普查,結果1954年,統計局得到的結果是,中國人口達到 6.02億 人。這個數碼很驚人,要知道1949年全國人口才5.42億人,但短短4年過去,就多出了6000萬人,按照這樣的人口增長速度,到2000年,中國人口可能會到30億。這麽多人,能吃飽飯,能有那麽多崗位嗎?
作為經濟學家,社會學家, 馬寅初 深入研究了「 馬爾薩斯人口理論 」,按照這個理論,人口的數量一定要控制在資源承受範圍內,一旦人口數超出了,必然會引發戰爭和饑荒,這其實和歷史周期律有異曲同工之處。
馬爾薩斯人口理論
於是,馬寅初提出了「 人口論 」, 認為要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少生優生 。然而當時雖然反對者太多,隨著人口的激增,導致國家的經濟壓力較大,發展也變得緩慢,甚至連最基本的生活和就業都難以保障。
馬寅初
1971年的時候,政府提出了計劃生育,在人口相對較多的城市和部份農村提倡節制生育。
1980年,國家開始正式提出計劃生育,並且首先從黨員和共青團員當中實施。1982年初,第三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有 10.3億 人。同年底, 計劃生育被納入基本國策並寫入憲法 。
在這之後,中國的計劃生育事業在法制建設、宣傳教育、組織領導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加強。經過全國上下十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計劃生育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有資料表明, 在嚴格施行計劃生育的30多年裏,中國新增人口減少了4億以上 。但也因為新增人口減少以及生活成本增加,導致老齡化現象嚴重。到2016年的時候,國家放開了二胎政策。
2016年全年新出生人口1786萬人,之後連年下降,而且人口老齡化問題越來越嚴峻,在2021年5月的時候,國家又放開了三胎政策。2022年全國新出生人口只有956萬人,而死亡人口達到1041萬人,中國首次出現了人口負增長。
計劃生育的政策是隨著國家經濟發展和人口的數量逐步調整的。
計劃生育對經濟的影響
計劃生育政策的施行是中國根據當下的國情而制定的政策。如果當初中國沒有施行計劃生育,而任由百姓生育,那麽按照當年中國的出生率來看,人口恐怕會突破30億大關,但是人多並不意味著經濟發展。
印度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說到印度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便是落後,不管是經濟,醫療還是教育印度都非常的落後,正是因為人口過多,這些社會資源完全不夠分,這也是造成印度如此落後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而中國透過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在計劃生育政策的有力推動下,我們成功地遏制了人口的瘋狂增長,實作了人口數量的有效控制。人口有序控制,使得資源能夠集中用在少量人口上,這也使得七零八零後能夠享受相對更優質的教育。為經濟發展和科技建設提供了足夠的優秀人才。
可以說,如果沒有計劃生育,那麽目前中國的人口絕對超過20億,20億人要吃飯,要就業,要發展,這些必然會吃掉經濟建設初期的大量物質財富,也必然會導致經濟發展緩慢,人均資源更加稀少。 正是有了計劃生育,中國目前才14億人,原本的人口成為紅利,否則只能成為負擔,也就無從談起如今世界工廠,世界第二經濟體,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國 。
因此, 計劃生育是必須的也是可行的,對中國經濟起到了相當大的推動作用 。
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後,人口出生率開始下滑,每個家庭的生育數量也逐漸減少。這不僅減輕了家庭對下一代撫養的經濟壓力,也使得家庭能有更多的資源投入到其他領域,為經濟發展註入了新的活力。
當我們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時,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這一政策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房地產等行業。考慮到撫養孩子的成本,我們可以大膽預測,二胎政策的開放每年將帶來1200億至1600億的消費增長,無疑為中國的經濟持續發展註入了強大動力。
然而政策總有兩面性,計劃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自從中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以來,也加快了中國老齡化的速度,這無疑給經濟可持續發展帶來了一定負面影響,為了控制生育數量,中國實行了「一孩」政策。可這政策讓少兒人口比例越來越低,雖然確保了低生育率,但老齡化問題依然嚴重。
而且這個是因為一家只有一個孩子,也間接導致子女的生活壓力過大,夫妻兩人都是獨生子女,那麽他們面對的是四個老人的養老問題。更別提那些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了,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客觀上造成了大量的大齡未婚青年。性別結構失衡,不僅加劇了老齡化現象,還抑制了經濟發展。
自從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後,人口從高生育率、低死亡率轉變為低生育率、低死亡率。雖然控制了人口數量,保住了經濟增長成果,但也帶來了新問題: 人口增長數量減少,適齡勞動人口也減少了,勞動力不足,人口紅利耗盡,老年人延遲退休,這些都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
雖然目前中國已經改變了生育政策,支持年輕人生育二胎、三孩,同時隨著高科技的發展,科學技術也在逐步解放我們的雙手,向勞動市場釋放出更多的勞動力,但仍然時不時還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的問題,這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依然不利。
現如今急需解決的問題
中國人口老齡化行程與經濟發展不同步的矛盾還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並給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響 。由於當前中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夠完善,覆蓋面較為狹窄,老年人空巢家庭問題日益凸顯,社會養老服務體系不能滿足現實發展的需求,應對和解決老齡問題的任務和挑戰十分艱巨。
而 提高生育率是解決人口老齡化最直接的方式 。國家經濟的持續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而素質水平較高的青年群體,正是技術創新的主力軍。所以,合理的生育率水平是提高和保持一個國家科技水平的必要條件。
雖然中國已經逐漸放開二胎、三孩政策,但是現在不少年輕人根本不願意生育,甚至很多年輕人選擇了「丁克」,而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在於現在 撫養孩子的成本太高 ,有數據表明,將一個孩子撫養到大學畢業,農村家庭可能要支出50萬左右,大城市如北上廣可能會達到200萬,這對於本身就壓力很大的年輕人來說,會增加更多的生活壓力。
想要打破低生育率困境,國家就必須站出來一是盡快確定最佳化生育政策的宣傳基調;二是給婚齡青年群體提供生活自理、人際關系、婚育觀念等方面的咨詢服務,提高他們的結婚率和婚姻穩定率;三是合理控制房價上漲、遏制校外培訓野蠻發展、降低家庭撫養孩子的成本;四是切實推動家庭內部的性別平等、鼓勵丈夫多擔家務,提高女性的生育意願;緩解女性家庭工作沖突。
其次就是 最大程度的發揮退休老人的余熱 ,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發展,中國的人均壽命也隨之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也不斷增強,那麽之前所制定的退休政策可適當調整。延遲退休可以讓大批的老年勞動力繼續在社會上發光發熱,為國家做出更多的貢獻。 截止到2023年末,29697萬人,占全國人口的21.1%可以預見未來,老齡化問題只會更加嚴重 。
2023年,中國新出生人口902萬人,死亡人口1110萬人,人口連續出現負增長。 無論是老齡化問題,還是不婚不育,新生人口持續下降問題,都是整個社會需要面臨的問題 ,而這些也是目前中日韓三國共同面臨的問題。
計劃生育政策只是中國在特定的時代下所孕育出的「時代產物」, 要說計劃生育是造成中國如今的經濟問題與老齡化嚴重的唯一原因,恐怕是不妥的,沒有計劃生育政策,也許中國就會面臨將近30億的人口,中國的經濟可能就無法快速發展,達到今天的成就 。生存和發展是很容易做出選擇的。
與其質疑,還不如考慮關註當下中國所面對的問題, 老齡化和新生兒太少,人口負增長 ,然後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個問題不止是我們在面臨,未來幾十年都會一直存在,而且可能會愈發嚴重,這個問題關系到整個社會方方面面。只有解決了這些問題,我們國家的經濟才能得到長足的發展,我們的社會也會越來越好,百姓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