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忠告父母:盲目的「吃苦教育」毫無意義,還可能毀了孩子

2024-02-29育兒

本期專家

王人平

兒童教育學者,每條微博都被家長們無數次轉載並奉為育子聖經,引領了眾多殷切父母的自省之路……這個神話的締造者對自己行為的註釋是:非專家,非機構,一位普通父親的自我救贖。

01

近幾年,吃苦教育大行其道。很多父母認為,今天的孩子生活得太過舒服、安逸,導致意誌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於是刻意給孩子制造苦難。

一個人是不是吃苦越多,意誌越堅強,成就越大?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所謂苦難使人強大是幸存者偏差,更多的人、更多時候,苦難和挫折只會讓人心灰意冷、自暴自棄,失去前行的自信和勇氣。不是苦難成就人生,而是面對困難時心中的信念、愛和夢想成為我們人生的鎧甲。

很多父母可能會擔心,社會是很現實的,並不會像父母一樣善待孩子。自己先讓孩子吃夠苦、受夠罪,孩子將來就能更好地適應社會了。可是,如果因為世界不夠好、不完美,父母就先對孩子不好,以教育之名讓孩子去習慣假惡醜,習慣挫折和苦難,那這個世界還有什麽值得孩子留戀的呢?

孩子之所以還對生活有眷戀,對未來有期待,不就是因為確信世間有真善美,而自己無論經歷怎樣的困境,始終都有一個家可以回,有一盞燈隨時亮著,有一份愛一直守候著嗎?

正如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所說:「孩子必須確認自己可以隨時回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發展。」

吃苦教育的另一大誤區,是把成功的歸因單一化、簡單化和機械化。 很多父母信奉「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理念,這個世界上能吃苦的人太多了,而能功成名就的人卻並不多。

教育,立足幫助孩子成為身心健康、自食其力、熱愛生活的普通人, 而孩子未來能否功成名就,能不能吃苦只是一方面,更要看個人的天賦、悟性、熱愛、性格、家境,還有運氣和時代。

02

父母只盯著讓孩子吃苦這一點,很容易忽視其他因素和條件在成功中的作用,掛一漏萬。

著名國際雕塑家蔡誌松先生在一次專訪中說:「沒什麽可提了才提到吃苦。好多人誤以為吃了苦才能成功,其實不是這樣的。無數人吃了無數苦,但成功的人很少。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思考,是我們的智慧,是我們的選擇。如果吃苦就能成功,說明成功可以復制,你想做什麽就能達得到,但世界不是這個世界。」

我也一直認為,相比於吃苦,一個人能認識自己、勤於思考、學會選擇,找到自己的天賦和熱愛,投身其中,更容易獲得成功和成就。過於強調吃苦,本質上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成功,其實是對一個人認知的補償,而不是對吃苦的獎賞。

刻意給孩子苦吃,不僅無益於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提升,還會傷害親子關系,給孩子制造匱乏感。 因為即便父母是出於善意,這種刻意為之的苦,傳遞給孩子的也是父母對孩子當下生命狀態和能力的不接納、不滿意和不信任。

孩子首先感受到的是父母的否定和嫌棄,這會削弱孩子的自尊、自信和生命力,讓孩子認為自己不配擁有快樂、幸福的生活。唯有一直保持吃苦的生命狀態,才能贏得父母的認可,獲得安全感。

同時, 刻意而為的吃苦教育也容易讓親子關系直接進入對抗狀態, 導致孩子對父母心生反感、叛逆,甚至仇恨,無法構築起親子間強有力的生命連線和健康的依戀關系。

一定意義上甚至可以說,遇到刻意讓孩子吃苦的父母,本身就是孩子最大的苦。我有一位朋友,家裏經濟條件還算不錯,但為了培養孩子吃苦耐勞的品質,上學前一直把孩子寄養在鄉下的爺爺奶奶家。等孩子要上小學了,這位朋友才接他回城裏住。

結果,不僅沒見到孩子更獨立、堅強,反而因為長期與父母分離,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遇事情緒化,與父母的關系也不親,朋友後悔不已。

03

還有一類所謂的吃苦教育,不是真正為了提升孩子的能力和品質,而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懲罰。

例如「爸爸帶厭學男孩去工地搬鋼筋」「抱怨讀書苦被媽媽罰泔水桶撿面條」等新聞,這類父母通常都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告誡孩子「你不吃讀書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給自己加戲,給孩子洗腦。

可是,孩子今天能因厭惡勞動的苦而回去讀書,明天也會因厭惡讀書的苦而放棄學習,去做其他更輕松的事。

學習、讀書,本質上都是對未知的好奇和探索,一個熱愛生活和勞動的人,學習、讀書都不會差。因為學習、讀書本身就是一種生活、一項勞動。

作為父母,我們要明白: 一個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並不取決於吃了多少苦,而是來自於內心儲存了多少愛和希望。 這就需要父母先活出自己的幸福和價值,讓孩子看到父母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視。一個悲觀無趣、苦大仇深的成人世界,是很難讓孩子對未來有憧憬的。

同時,我們要盡可能在孩子年幼時,讓他感受父母無條件的愛,體驗發自肺腑的快樂,從而在孩子心底埋下光明、美好和希望的種子。

孩子在未來遭遇種種挫折和苦難時,那顆被愛滋養過的心靈,才可能生發出一種免於崩潰的力量,不絕望、不悲觀、不放棄,對生活有眷戀,對生命有敬畏,對自己有信心,確信人間值得,歲月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