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成年人開始流行的「重新養自己」,能解決原生家庭問題?

2023-12-04育兒

繼養貓養狗、養蛙、養綠植之後,成年人生活方式新潮流是「重新養自己」。經歷過原生家庭傷痛的成年人,一邊扮演不遺余力、慷慨施愛的「理想父母」;一邊扮演備受寵溺、恣意生活的「內在小孩」。網友們提供的自我養育攻略包括但不限於:享用小時候吃不起的美食,摒棄「美麗羞恥癥」好好拾掇自己,去看一場「有點貴」的演唱會,租一處自己的房間並精心布置,學一門幼時未被準許的興趣愛好,讀書旅遊看更大的世界……

「重新養自己」是正在成年人當中開始流行的一種生活方式。圖為創意圖。視覺中國

看上去,「重新養自己」的操作一點也不繁難,裏面卻有諸多問題值得深入探究:「原生家庭問題論」為何能深入人心、廣泛流行?靠無條件寵溺自己彌補幼年的匱乏,就能填滿內心的不滿足嗎?更有效的自我養育方法究竟是什麽?

深入人心的「原生家庭問題論」

「原生家庭問題論」早已有之。這個論調能廣泛流傳,在於它對人生困境的確具備清晰的解釋力。以經典美劇【老友記】為例。差不多三十年前,這部劇就開始在六位主角的成長線中穿插進濃墨重彩的原生家庭故事。用今天的眼光來看,六位主角原生家庭的問題或深或淺,但他們後來都走出了和父母不一樣的人生道路,可以說是「重新養自己」的成功範本。同時,演員的現實人生又印證了【老友記】編劇們的人性洞察力。從錢德勒扮演者馬修·派瑞的個人回憶錄【老友們,愛人們,以及那件可怕的大事情】中,我們得知,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性格的影響是如此長遠、深刻。與錢德勒類似,馬修·派瑞從小父母離異,他漂泊於父母兩地的家中,恐懼獨處,把幽默化為自己的保護色。演員與角色之間的「靈魂共鳴」,讓馬修·派瑞演活了錢德勒。

自從心理學成為顯學,普通人也深受原生家庭理論影響。然而,原生家庭理論也有簡化問題的一面,個體與群體的困境背後,其實是更系統性、結構性的難題。一百多年前的時代風雲中,有無數亟待破舊立新的使命。可是許多開眼看了世界的有識之士,首先做出的選擇是,與父親決裂,拋棄結發妻子。如果對家庭的批判成為許多人身上最具革命性的部份,或許只表明這是最容易的一場挑戰。時至今日,市面上流行著【為何家會傷人】一類的心理類書籍,甚至連一本育兒書,名字也居然叫「真希望我父母讀過這本書」。當一個人因為工作重壓導致情緒問題,心理咨詢師往往能從他既往的家庭背景中剝出蛛絲馬跡來。但這種思路恐怕遮蔽了更多更復雜的問題吧?

沈溺物質,解不了精神之「渴」

「重新養自己」的流行背後,既有對「原生家庭問題論」的全盤接受,又隱含了用無止境的自我寵溺來自救的風險。

不少心理學家都曾指出,對各種物質的癮癥,比如甜食、買衣服、性、煙酒、藥物等,都源於內在情感無底洞般的「不滿足」。【老友記】編劇曾借助菲比的心理學家男友這一角色道破了「成癮」問題背後的「心理匱乏」。毫不奇怪這位心理學家不甚討喜,因為他總是漫不經心般點透別人的「缺愛」:「少吃些曲奇。那只是食物,不是愛。」(對莫妮卡)「你有親密關系上的問題,用幽默和其他人保持距離。」(對錢德勒)

而錢德勒的扮演者馬修·派瑞的一生,證實了耽溺物質的快感,是一條難以回頭的路。戲中,錢德勒在樂天派喬伊和「家庭狂熱愛好者」莫妮卡的感染下,最終過上了世俗意義上的圓滿人生;馬修·派瑞卻長年在酗酒和藥物成癮中痛苦掙紮,孤獨終老。馬修的經歷雖然是極端個例,卻也給「重新養自己」的人們提了個醒:可以用華服美食來補足原生家庭帶來的心理匱乏感,但不要把二者混為一談。

更糟糕的是,那些遭遇原生家庭重創,乃至產生情緒問題的人們,往往嚴重缺乏自我養育的心理能量。大部份抑郁焦慮患者聲稱,一切美食對他來說都味同嚼蠟,僅僅維持日常生活就耗盡了所有力氣,又哪有心思打扮自己呢?一位朋友向我吐槽過一件事兒。當時她深陷抑郁,形容憔悴,鼓足勇氣去見心理咨詢師,雖然從交流中受益不少,卻被對方臨別一句「溫馨提示」嚇得再也沒去過。那句話是,「下次再來前,可以簡單化個淡妝呀!」

大約一年前,我為寫一篇關於抑郁癥的稿子在一個患者群潛水了很長一段時間。群內關於心理疾病起因說的爭執熱火朝天,「先天基因派」和「後天環境派」兩大派別各有擁躉,不管從個案還是從科研成果上都有豐富的論據,誰也說服不了誰。「先天基因派」喜歡談「棍棒底下出孝子,也出抑郁癥」,先天素質才是後天抗逆力(即個人身處惡劣環境下懂得如果處理不利的條件,從而產生正面的結果)高低的關鍵核心要素。以此看來,一個人在成年後能從原生家庭創傷中「全身而退」,足以證明他有清醒的反思能力、和家人劃分界限的能力、為自己人生負責的能力。「重新養自己」註定是有彈性心理和韌性意誌的成年人的選擇,他們聽從的不是外界「愛自己就要買××」的聲音,而是內心最真實的渴求。

「重新養自己」,從支持性的關系開始

「重新養自己」的關鍵,不在於消費了多少物品,而在於他人對自己、自己對自己的支持性關系。

這裏的「他人」,可能是自己的孩子。有許多人自稱「成年後富養的第一個女兒是自己」,也有人另辟蹊徑,透過養育孩子來養育自我。一位新做了媽媽的好友告訴我,自從她開始註目自家孩子,過去對父母的怨懟突然消失了。原因不在於「養兒方知父母恩」,而是她從小孩身上發現了許多和自己迥異的性格特點,並且深知這些絕對不是靠自己培養出來的。曾經她總想著自己身上的毛病是父母帶來的,現在卻覺得,育兒博主們共同誇大了一件事,教育對一個人性格養成的作用絕對沒有想象中那麽大!

她還告訴我,即便一個人幼時沒有受過寵溺,為人父母後也會學著如何不把孩子驕縱壞。「都說施比受更有福,何止有福,運用力量自主去愛一個人,那滋味簡直太過自由!索求愛的時候永遠不得飽足,怨天尤人,施予愛的時候感覺自己能量滿滿,信心倍增。」

由此看來,「重新養自己」的重心不在於方式方法,而在於成熟穩定的內核:可以把原生家庭當作自我調適的一面鏡子,但不要把原生家庭視為一切不如意的借口。那麽,選擇饕餮大餐或者粗衣淡飯,選擇「讀萬卷書」或者「行萬裏路」,選擇享受獨身生活或者生兒育女,都未嘗不可。你越做一個知行合一的成年人,就越像一個自由自在的孩子。

除了建設自己的新家庭外,成年人還可以從心理學家關於「內在父母」與「內在小孩」的研究中獲取自我關懷的能量。「內在父母」代表一個人的責任感和自控力,其風格往往會受到生身父母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需要我們理性辨明的地方。「內在小孩」代表一個人的感性與自由,有人被過分壓抑,也有人過分膨脹。美國心理學家約翰·波拉德在【內在父母的覺醒:給內在小孩無條件的養育】一書中提出,「內在父母」和「內在小孩」之間沖突的解決之道在於「積極的自我養育」:「你的內在父母必須承擔起解決內部沖突的責任。內在小孩無法完成這件事,因為不知道怎樣做。外部世界的人們也無法完成這件事,因為他們聽不到你的內部對話;另外,他們無法像你那樣認識自己。」

「認識你自己!」這是希臘德爾菲神廟石柱上的箴言,也是陪伴我們度過劇烈的自我質疑、自相矛盾時期的金玉良言。心理學家提供的自省方法有內觀、記日記等,此外支持性的友誼也是一劑良方。正如當【老友記】中喬伊害怕自己重蹈父親「腳踏兩只船」的覆轍時,錢德勒這樣勸慰他:「你不是你爸,你是你自己。當全家人都期待你子承父業時,你屈服了嗎?沒有,你選擇從事朝不保夕的演員行業。這不是件容易的事兒,但你做到了。我相信有朝一日當你的夢中情人出現時,你會有勇氣對她說:‘謝謝,但我已經結婚了。’」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商陸

責編 劉悠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