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育兒

【孩子如何學習】閱讀分享1——可怕的兩歲,爸媽成了小白鼠

2023-12-26育兒

內在的敵人永遠比門外的敵人更加強大。在孩子了解到人們對待物體的態度通常和自己一樣之後,他們轉而開始學習其他令他們感到不安的東西:有時候他人擁有的態度和自己是不一樣的。當孩子伸手去碰被父母禁止觸碰的台燈電線、陶瓷花瓶或者唇膏的時候,會發生什麽?當爸爸往孩子嘴裏送的不是好吃的蘋果醬,而是令人厭惡的花菜泥時,又會發生什麽?共性和交流將分崩離析。

一歲大的孩子肯定覺得這太矛盾了,簡直不可理喻。他把觸碰台燈電線的熱切願望表現得越是清晰,媽媽越是固執地不讓他碰;他越是拒絕花菜,爸爸越是堅定地要餵給他吃。雖然孩子和大人都是針對同一物體做出的反應,但是他們對這個物體表現出的態度卻似乎是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

實驗案例

孩子差不多一歲半大的時候就開始理解人與人之間這種差異的本質,並為此著迷。我們同樣也可以對此進行系統性的展示。艾莉森和她的學生貝蒂.雷帕科利( Betty Repacholi )做過一個實驗。

他們給嬰兒展示了兩碗食物,一碗盛滿了好吃的小魚曲奇,另一碗盛滿了生的西蘭花。所有參加測試的嬰兒,甚至包括校園裏的嬰兒,都更喜歡曲奇。然後貝蒂分別品嘗了一下兩個碗裏的食物。她在品嘗其中一種食物的時候面帶愉快的表情說道:「真好吃!」而對另外一種食物則做出厭惡的表情並說道:「好難吃!」然後她把兩碗食物同時放到寶寶面前,伸出手對嬰兒說:「你能給我一些吃的嗎?」

貝蒂表現出喜歡曲奇而討厭西蘭花的時候,嬰兒給她的當然是曲奇。但是如果她正好反過來,說西蘭花好吃而曲奇難吃,結果又會怎樣呢?在這種情形中,我們與嬰兒對待某物的態度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我們想要的東西和他們想要的東西不一致。實驗顯示,14個月大的嬰兒依然很天真的以為所有人都喜歡曲奇,他們會把曲奇遞給貝蒂。但是更聰明的18個月大的嬰兒則會把西蘭花拿給貝蒂,雖然他們自己很討厭西蘭花。

這些一丁點兒大的孩子,連話都說不利落,就已經學到了關於人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們懂得了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不盡相同,甚至是相互沖突的。

可怕的兩歲孩子如此令人「頭疼」,並不是因為他們會做你不想讓他們做的事情,這一點一歲大的孩子也很在行,他們的可怕之處在於會因為你的不允許反而故意去做這件事。一歲大的孩子似乎只是無法抵制那些被大人禁止的東西的誘惑,表現的好像是那條台燈電線誘惑他去摸的,然而兩歲大的孩子則是故意反著來,「存心刁難」照料者。兩歲孩子根本不用去看電線,他們會一邊不慌不忙、鄭重其事、從容不迫地看著你,一邊直接把手放在電線上。

熊孩子們會用各種形式來演繹「熊」,沒有最「熊」,只有更「熊」。作者跟我們分享了一個她小時候的故事。聽她媽媽說,她當年會用一只手去摸家長明令禁止、不能觸碰的東西,然後伸出另一只手讓她媽媽打。她也會一邊朝著禁止觸碰的物體走過去,一邊綻放她最燦爛的笑容。如果你的臉上展現出哪怕一丁點兒應許的微笑的跡象,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然而,這些任性的行為被證明是很理性的。新生兒實驗的結果解釋了我們作為父母的直覺,即我們和剛出生的寶寶擁有特別的親密關系。

同樣,學步兒童實驗解釋了我們的另外一個直覺:即隨著孩子長大,我們之間的親密關系有時候會斷裂。兩歲的孩子剛剛開始意識到,人的欲望是不同的。

未待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