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夜的急診室裏,焦急的家長抱著突然高熱抽搐的孩子急匆匆地走進來,面對孩子突如其來的病癥,家長的心情無疑是十分慌張和無助的。這樣的場景並不罕見,高熱驚厥是兒童期間較為常見的一種情況,尤其是在2歲至6歲的兒童中更是如此。但是,許多家長對此知之甚少,面對孩子反復發熱甚至高熱驚厥時, 心中充滿了疑問:孩子這樣到底嚴不嚴重?是不是每次發熱都要用抗生素?該如何正確處理和護理?
孩子經常發熱?解析高熱驚厥及其應對策略
在兒科門診,家長經常提出的一個問題是:「我的孩子為什麽這麽容易發燒,而且一發燒就是高熱,甚至出現抽搐現象?」 這種情況通常引發家長的極大擔憂,但了解其背後的醫學原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
孩子反復發熱:不僅是體溫的問題
孩子的免疫系統仍在發展中,使他們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細菌的侵襲,這是反復發熱的主要原因之一。 發熱實際上是身體對抗病原體的一種自然反應,是免疫系統在工作的標誌。
高熱驚厥:令家長擔憂的癥狀
高熱驚厥是一種在兒童中相對常見的現象,特別是在6個月至5歲的兒童中。它通常發生在體溫迅速升高時,但並非所有發燒的兒童都會經歷。 驚厥雖然看起來令人擔憂,但大多數情況下對孩子的大腦沒有長期不良影響。
面對反復發熱和高熱驚厥,我們應該怎麽辦?
首先,重要的是要正確監測孩子的體溫。口腔、耳溫或額溫的測量比腋下溫度更為準確。一旦孩子的體溫超過38℃,就需要開始采取措施幫助他們降溫。
其次,在處理高熱驚厥時,保持冷靜至關重要。通常情況下,驚厥會在幾分鐘內自行停止。 在此期間,確保孩子處於安全位置,避免將任何東西放入孩子口中,以防止意外傷害。
抗生素使用:必要還是過度?
理解高熱驚厥與發熱的本質
在探討抗生素的使用前,首先需要了解孩子反復發熱,特別是伴隨高熱驚厥的情況。高熱驚厥多發於6個月至5歲的兒童,通常由快速升高的體溫引起,而非疾病本身的直接結果。 這一現象雖令人擔憂,但大多數情況下不會對孩子的長期健康造成影響。
抗生素的作用機制
抗生素是用於治療細菌感染的藥物,它們透過殺死細菌或阻止其繁殖來發揮作用。然而,抗生素對病毒性感染,如普通感冒或流感,無效。
判斷是否需要抗生素
診斷依據:是否使用抗生素,首先需由醫生透過臨床評估和必要的檢測(如血液培養、咽拭子等)來確定感染的類別。
癥狀觀察:對於高熱驚厥的兒童,若發熱是由細菌感染引起,如肺炎、尿路感染等,則需要抗生素治療。 反之,如果是病毒感染導致的發熱,抗生素的使用則無益處。
抗生素使用的原則
精確用藥:僅在確認為細菌感染時使用抗生素,並選擇針對性強的藥物。
遵循醫囑:嚴格按照醫生的指示使用抗生素,包括劑量和療程,既不能隨意停藥,也不應自行延長使用時間。
抗生素濫用的風險
濫用或不當使用抗生素,如對病毒性感染使用, 會導致抗藥性的產生,降低抗生素在未來治療嚴重細菌感染時的有效性。
實用建議
家庭護理:在等待醫生評估的同時,家長可以采取物理降溫措施,如使用溫水擦拭,確保孩子充分水化,以緩解發熱癥狀。
關註癥狀變化:密切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如發熱持續超過3天或癥狀加重,應立即就醫。
合理使用抗生素:護理孩子高熱不懼驚
在處理兒童反復發熱及高熱驚厥的情況時,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藥物是家長和醫療工作者共同關註的焦點。不當的藥物使用不僅可能導致抗藥性的增加,還可能對孩子的健康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辨識發熱原因:病毒還是細菌?
大多數發熱情況源自病毒感染,而非細菌。病毒性感染通常不需要抗生素治療, 因為抗生素對病毒無效。辨識發熱的原因是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的關鍵第一步。
抗生素的適應癥
僅當確診或高度懷疑細菌感染時,才考慮使用抗生素。 例如,咽喉炎若透過快速鏈球菌檢測確診為細菌性,則可考慮使用抗生素。
觀察和等待策略
對於不嚴重的細菌感染,如某些耳部感染,可以采取觀察和等待的策略, 觀察病情是否自行好轉,再決定是否使用抗生素。
正確使用抗生素
若抗生素治療確有必要,重要的是遵循醫生的處方,包括劑量和療程。不應自行停藥或改變劑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或促進抗藥性的發展。
非抗生素藥物的支持治療
對於高熱,可以使用解熱藥如布洛芬或對乙酰胺基酚來控制體溫。 高熱驚厥的孩子需要特別的照顧,保持體溫在正常範圍內是關鍵。
確保充分的水分補充和休息,以支持身體的自愈過程。
高熱驚厥的護理要點
在孩子出現高熱驚厥時,保持冷靜,將孩子平躺並轉頭以防嘔吐物吸入。不要強行給孩子口服任何藥物或液體,以免引起窒息。
如果驚厥持續超過幾分鐘,立即就醫。 長時間的驚厥可能需要進一步的醫療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