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艾灸肚臍平陰陽通氣血,調五臟生元氣

2024-01-11養生

灸透了肚臍,就相當於「一鍵重新開機」這個生命開關,元氣就能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我們平時艾灸喜歡配神闕穴,就是肚臍。其實,很多養生大師也非常推崇艾灸肚臍,甚至有一種灸法名稱就叫「臍灸」,不但操作方便,而且效果很好。

為什麽艾灸肚臍效果這麽好呢?

艾灸肚臍

肚臍為任脈要穴,又名「神闕」,「神」,神氣也,「闕」,宮殿之寓,故而,「神闕」就是指神氣出入的通道。

在胎兒時期,肚臍是幫助胎兒從母體攝入氧氣和營養的生命開關,人體先天的稟賦與之密切相關。

等到胎兒降生,肚臍便成為元氣元神的門戶(即生命力所在之處),內通五臟,外達四旁,前貫任脈,後應督經,加上位處中州,根系於腎、命門,故而成為人體的重要樞紐。

肚臍,陰陽相交之處——平陰陽

【黃帝內經】指出:「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

這裏的「天樞」就相當於肚臍的位置。【黃帝內經】把人比作天地,肚臍以上為天,肚臍以下為地,肚臍屬任脈,任脈乃陰脈之海,與陽脈之海督脈相表裏,故而,任督二脈其實代表了陰陽各半,而肚臍恰恰就是任督二脈的陰陽相交之處。

也就是說,灸透了肚臍,可以調節人體的陰陽平衡。

肚臍,通達十二經脈——通氣血

除了上文所說的「任脈貫行於中,督脈氣應於後」,肚臍還是經脈之海沖脈循行的區域。也就是說,任、督、沖一源三岐,三脈經氣相通,皆循行於肚臍。

肚臍位處人體中樞,為經絡通行之樞要,許多經絡皆貫臍或挾臍而行。比如,手太陰肺經「起於中焦」,足陽明胃經「其直者,下挾臍」,手陽明大腸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手厥陰心包經,乃至陰蹺脈、陰維脈等經絡的循行也都接近肚臍。

說白了,灸透了肚臍,就可以讓人體的氣血融會貫通,暢達全身經絡。

肚臍,五臟六腑之本——調五臟

肚臍作為人體的中心點,與五臟六腑有著極為密切的生理、病理聯系。

智慧的古人從胎兒借助臍帶吸收營養得到啟發,認為肚臍不僅是人體的中心點,還是人體的「治病點」,只要給它施藥,就能讓藥性「由點及面」,透達臟腑。

在臨床上,僅以灸法為例,單純艾灸肚臍就能調理很多牽涉到臟腑的病癥,比如:慢性萎縮性胃炎、功能性便秘、腸易激症候群等消化系統疾病;痛經、月經不調、多囊卵巢症候群等婦科疾病。

可見,灸透了肚臍,就能幫助各個臟腑始終不偏離健康狀態,各司其職,有序執行。

肚臍,元氣歸藏之根——生元氣

【難經•六十六難】曰:「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經之根本也,故名曰原」。

這裏,腎間動氣指兩腎之間所藏的生氣,即元氣。

因此,肚臍的生理意義還在於——「臍為生氣之源」,它關乎於腎,連及於命門,所謂前有神闕,後有腎、命,共為生氣之所系。

我們都知道,肚臍本是人體生命能源(元氣)的所在地,相當於「人體的鍋爐房」,源源不斷提供能量,但人出生之後,這個生命開關就關閉了,很多人之所以身體羸弱,就是因為元氣損耗過度,只要激發元氣生成,就能大大增強疾病的治療效果。

所以,灸透了肚臍,就相當於「一鍵重新開機」這個生命開關,元氣就能周而復始,生生不息。

綜上所述,肚臍雖小,卻「一穴系全身」,輔以灸法,便能廣泛套用於陰陽不均、氣血不暢、臟腑不和、元氣不足等相關病癥,實為養生要穴。

灸到以穴區局部出現潮紅時為宜。灸肚臍,不但對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諸癥有預防作用,對於痛經、子宮肌瘤、慢性盆腔炎等婦科問題也有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