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國醫大師王綿之:中醫方劑學科奠基人

2023-12-10養生

首屆國醫大師王綿之深耕中醫學術臨床60余年。他精研醫術、赤膽忠心,嘔心瀝血建立中醫方劑學科。今年是王綿之誕辰100周年,【中國中醫藥報】整版進行報道,回憶大師的治學思想和生平事跡。

傳承不止,濟世不竭

王綿之出身於中醫世家,他自幼酷愛中醫,立誌繼承家學。抗日戰爭期間,王綿之被迫輟學,便開始了【湯頭歌訣】【藥性賦】【醫學心悟】等中醫入門書籍的自學。1938年初,王綿之正式跟隨其父受業學習。

勤學苦讀成器 建立方劑學科

王綿之父親王蘊寬早就是馳名鄉裏的一名中醫,同時他也結交了一些西醫有識之士,積極學習西方醫學知識,這種「不排外、不自大、實事求是」的態度對王綿之有著很深的影響。父親教子甚嚴,幾近於苛。在熟練閱讀了大量經典著作後,王綿之隨其父侍診、襄診、試診,口傳心授、點滴積累的傳統教學方法使王綿之學到了書本上難以看到的「活」知識。

遵照父親「不知藥不可為醫」的教導,他不僅仔細研讀中藥古籍,還在實踐上下功夫,認藥、采藥、嘗藥。因此,王綿之對於古老的制藥工藝也十分熟悉,這段經歷也對他日後能隨心運用藥物有很大的幫助。

1942年,王綿之正式懸壺在家鄉應診,因屢起沈屙,名聲日隆。1955年,王綿之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南京中醫藥大學前身),成為學校創立後第一批被錄取的學生。由於成績優異,王綿之畢業後便留校任教,並著手籌建方劑學教研組,任教研組組長和學校門診部主任。他一邊講課,一邊開始編寫【中藥方劑學講義】【中醫學概論】,並正式建立方劑學科。1957年,王綿之奉命調至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開啟了人生新篇章。

傾囊相授育人 臨床圓融用藥

從事中醫教學工作後,王綿之深知「欲施人一升,必先有一石」之理,更是博覽群書,廣采百家之長,融會貫通。尤其在治療疑難病癥時,對理論的運用靈活圓通,已臻化境。

有感於多年來對方劑學的研究,王綿之認為學習中醫,古方是基礎,也是精髓,要透徹領悟古方的配伍法則、君臣佐使、精確的用量比例,乃至特殊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方法,還要搞清方劑的出處,並循著這條線索,深究原著和有關方論,只有這樣,才能理解不同時期醫家的用藥風格和原方主治證的本意。

王綿之常常教導後輩:「經方固然要學,但要學的更多是精神,人不可能按照書上描述的癥狀得病,因此,只有學到‘變’的方法才能應‘萬變’。」

王綿之時刻強調:「欲用古方,必先審病者所患之病,悉與古方前所陳列之證皆合,更檢方中所用之藥,無一不與所現之證相事,然後施用。否則須加減,無可加減,則另擇一方。斷不可道聽途說,聞某方可以治某病,不論其因之異同,證之出入,而冒昧施治,雖所用悉本於古方,而害益大矣。」他常提醒學生「三因制宜」貫穿治療始終,對藥物間的細微差別要了然於心。

在談到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的運用時,他提示學生,如果患者脾胃素虛,或是後天不足,尤其是大便多溏稀者,出現肺熱咳嗽時,雖適用麻黃杏仁石膏甘草湯,但方中的石膏就需要減量,為了避免清泄肺熱的力量不足,則可以酌加桑白皮。若用該方來治療麻疹,就要把麻黃的量減少以後,除了用桔梗以外,還可以加入一些辛溫解表發汗而不燥的藥,例如荊芥、防風,或者少用一點蘇葉,因為蘇葉入血分,所以不能多用,這樣對麻疹患者有好處。王綿之用生脈散治療氣陰兩虧之病毒性心肌炎,用養陰清肺湯治療咽喉炎、扁桃體炎、鼻咽癌,用補中益氣湯治療氣虛性的低血壓及氣虛性腦供血不足,這些都為古方新用,另辟蹊徑。

王綿之強調,切不可將中、西醫病名絕對等同來看,一定要堅守「辨證論治」。升麻葛根湯用於麻疹初起未發,或發而不透,身熱頭痛。但王綿之根據臨床觀察認為,原方在藥物配伍上,升麻配伍甘葛在藥性上容易升發太過,而且「越是麻疹不得外透,裏面的熱郁越高」,這時需要佐加一些清熱、辛涼的藥,必要時加一些清淡而不滋膩的甘寒生津藥,如蘆根、竹葉,甚至少量的石膏。一首升麻葛根湯,僅四味藥物,看似簡單,但在王綿之的講解過程中,卻引申出了大量的臨床內容。

嘔心瀝血做事 勤研醫道為民

20世紀50年代中期,中醫院校教育制度逐漸形成。王綿之作為中醫方劑學科的建立人,更是以忘我的工作精神、嚴謹的治學作風,全身心地投入到建校初期的各項工作之中去。從制定教學方案、教學計劃,到字斟句酌地編寫教學大綱和【方劑學】教科書,多少個日日夜夜,王綿之焚膏繼晷,埋首伏案,為中國的中醫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無私奉獻。

晚年時期,王綿之將中醫藥運用於航天事業,精心研制「太空養心丸」處方,無償與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合作並取得成功,為中醫藥事業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王綿之治學嚴謹,一絲不茍,對臨床教學中的問題,常琢磨切磋,多方求證,也正是有這樣深耕的精神和深厚的學養,王綿之才能在臨床上屢起沈屙,活人無數。他常謂:治病要膽大心細,膽大就是要敢於治療急難重癥,要敢於承擔責任,以治病救人、維護健康為己任。膽大非魯莽之意,要始終把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不要好大喜功、急於求成,而是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以病為本、醫為標,有了這樣的標尺時刻在心中,辨證則不會草率,用藥則精當周全,所謂智愈圓而行愈方。

王綿之常以古人的訓誡勉勵自己和學生:「醫者,意也,唯師之精者得之。」「意」,不是任意胡為,不是隨心所欲,而是在醫道經過深思熟慮的人,才能有所獲得,有所創新,才能真正達到中醫所主張的圓機活法。

今正值王綿之百年誕辰之際,先生的輝煌讓學生在景仰之余,惟有努力學習,不斷傳承,才能不負前輩。

(王綿之弟子:王坦)

老師教我始終在「悟」字上下功夫

我能成為王綿之老師的學生真的是一種緣分。1992年準備考博士的我從山東濟南來到北京中醫學院(現北京中醫藥大學)了解博士招生資訊,正在我一籌莫展不知報考哪位導師的時候,正巧碰到了王老師的博士生,也是我的山東老鄉王璞師姐,她向我熱情地推薦了王老師,在師姐的鼓勵下,我堅定了報考王老師博士的決心。

經過努力備考,我獲得復試的機會,懷著激動的心情再次來到北中醫。考場的氣氛雖然緊張,但我非常珍惜這次與王老師面對面交流的機會,我認真地思考和回答他提出的每個題目。其中有一個至今仍記憶猶新,是讓我解釋【傷寒論】中少陰病提綱證中「但欲寐」的含義。我當時想,我考的是方劑學博士,為何要提問我中醫經典知識呢?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老師在考察學生的中醫基礎是否紮實,這一點也是我在日後跟師和長期學習過程中慢慢體會到的,只有深厚的理論積澱,才能做好中醫藥事業的傳承與創新。

1993年9月,我如願成為王老師的博士生,開始認真學習研究方劑學,並有幸侍診左右,聆聽老師的教誨,老師抑揚頓挫、鏗鏘有力的話語,至今猶在耳旁回響。老師深厚紮實的理論功底和高超精湛的診療技術讓每一位聆聽他講課的師生都嘆為觀止。我和同屆的學生還系統學習了老師給全國中醫院校方劑學教師進修班的授課錄音,老師將其積累了多年的方劑學理論和臨床經驗緊密結合,在傳統的方劑教學基礎上加入了很多自己的臨床經驗和遣方用藥體會,每一首方劑都深入淺出的分析了其配伍機制及相關臨床運用,讀罷令人耳目一新。

多年來,我反復研讀【王綿之方劑學講稿】,使我在方劑學的教學中大受裨益。我從心底佩服老師的學識與人格魅力,老師在講課時總結從事中醫工作60年來經驗時常說的一句話是「鉆進去,跳出來,不斷臨證,始終在‘悟’字上下功夫」,成為我三十年來學習和研究中醫的座右銘,激勵我不斷努力,不斷進取。

讀博士3年期間,我最喜歡的還是跟隨老師去出診。老師在詳審病機的基礎上立法遣藥組方,往往藥味少、藥量小,卻效如桴鼓。當時我記錄了7本跟師筆記,這也是我保存至今最為寶貴的臨床知識財富,在此基礎上我還不斷整理學習老師的診療經驗以提高自己的臨床水平。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師治療一位血小板減少的女性患者,老師給我們講,這個病人除了補脾胃氣血之外,還要在此基礎上補腎精,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生化乏源,故血小板減少。老師辨證準確,用藥精當,看似平淡,但補而不膩,愈病於無形之間。

作為一位傑出的中醫教育家,老師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方劑學教學、科研和臨床的中堅人才。2005年,老師又投入到中醫藥為航空航天事業服務的研究中去,由王老組方的中藥「太空養心丸」可以有效幫助航天員強身健體、克服太空環境造成的身體不適,為中國航天事業貢獻了一份力量。

老師一生精勤不倦,醫德高尚,始終堅持躬耕臨床,造福廣大患者,對待患者不分貧富貴賤、職位高低,治愈了大量的疑難病癥。每當我們去看望老師,他說得最多的還是如何治好病人,如何傳承中醫和發揚光大中醫,充分體現了一個名老中醫對中醫藥事業的拳拳之心和高度責任感。

入門三十載,彈指一揮間,每每回憶起老師的音容笑貌,宛如昨日,千言萬語亦無法抒發我對老師的思念與感激之情。老師,您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學生永遠懷念您!

(王綿之弟子:王蕾)

以大師精神為「燈塔」照亮前路

1993年我有幸讀王綿之老師的博士研究生。從入學第一天開始,得到老師信任,我跟隨老師臨證抄方,每周數次門診。也許老師認為我寫字還算規範,所以,能抄方對我來說是一件榮譽的事。我非常珍惜每次跟師學習的機會,每次老師門診,我必去,即使過春節,也從不間斷。三年下來,累計抄方過萬張。每次門診後,我將這些紅色復寫紙底方裝訂成冊,按照時間順序放好,以便時時翻閱,至今保存完好,處方中常常有老師親筆書寫的處方。這些珍貴的處方資料,已經成為老師留給後人的寶貴財富,部份收錄在【王綿之臨床醫案存真】一書中,值得青年中醫學者認真學習。

今年是老師誕辰100周年,也是我進入王氏醫門跟師學習第30年,雖然老師離開我們已經14年,但是老師的學術思想,他的眼神舉止,無不深深地刻入我們的腦海中,時刻指導我們臨診實踐。

奉獻自己,服務患者

老師教導我們,「做醫生要做好思想準備,要麽吃不飽飯,要麽吃不好飯。」意思是你看病不好,得不到病人認可,無人找你看病,門診寥寥,門可羅雀,是謂吃不飽飯;你看病好,贏得病人信任,日接診數十上百,門庭若市,你就沒有時間正常吃飯。每逢老師出診,門診就擁擠,至少看診50多人,基本沒有過正常下班,哪能正常吃飯?

老師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利用周末時間在家中為患者免費看病,這一看就是30年。記得我們讀博士時,老師已逾70歲,仍堅持周末義務看診。每到周末,門前人來人往,既有百姓也有各級官員,病人多時,弄得家人無處安身。有一次周末有事去老師家,師母就被擠在臥室的小角落裏,但她說道:「誰讓咱們是醫生呢?」「只要患者得到治療,他們信任是最大的褒獎,我受點委屈不算什麽。」

老師常教導我們,醫生要多做利於患者的事,面對一個發熱病人就一味想退熱,發汗太過或者清熱寒涼藥過度使用,就會造成病人傷氣傷津甚至傷陽,就會損傷脾胃,成人就會病後體質下降,需要較長時間的調養恢復,而兒童可能嚴重影響其生長發育,造成一輩子的影響。所以,醫生治病一定要真正有利於患者,為患者做全面考慮,不能圖一時之快。

上世紀50年代老師向國家捐獻祖傳秘方「王氏保赤丸」,親自教授加工工藝,晚年積極參與中國航天員的身體保健和太空養心丸的研制,這種勇於擔當、奉獻國家和人民的精神貫徹始終。

眾生平等,不分貴賤

老師的患者中不乏有錢有地位的人,但老師的日常門診或者周末的義診,只有先來後到,沒有貴賤高低,用藥也基本一致。對經濟能力差的患者,老師會盡量選用價格便宜的藥物,保證他們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療。

老師看診時,一手拿煙,一手拿筆,邊寫邊問病情,還常常問患者從哪兒來,了解地方地域、飲食習慣對病情的影響。老師不僅是一位大醫,其對社會的洞察、理解也過於常人,博聞強識,強調病人首先是人,治病的落腳點在病之人,而不是人之病,人既是生物人、也是社會人,老師治病過程中有時聊家常,正是醫生治病審證求因的重要環節。安徽一小女孩,腹水數月得不到正確治療,花了不少冤枉錢,家人找到老師後,老師給予免費診治,三個多月後,患兒面色漸漸紅潤,精力增加,腹水消失,患兒家長感激之情難於言表。

終身學習,重點在悟

跟師學習時,老師沒有要求我們如何刻苦讀書,而強調讀書要活,「讀書要進得去,還要出得來,要始終在「悟」字上下功夫」。他認為,盡信書不如無書,醫學著作要透過實踐去參考驗證。他沒有明確給我們推薦歷代名著要讀哪些,但從其【方劑學講稿】看出,其對張仲景、李東垣、錢乙、葉天士、王宮繡、吳鞠通等醫家推重有加。有一次出完門診,送老師回家,路遇畢業生擺地攤賣書,老師買了本【金匱要略心典】,後來我讀此書,很有心得。

老師講方劑,不光是方劑的組成功效,而是把該方治療的證、每個癥狀逐一分析清楚,把方中的每味藥講得明明白白,把枯燥的方劑知識講得有血有肉、富有趣味,他的課不僅是書本知識和歷代中醫智慧的融合,更是老師繼承家學,勇於實踐和創新的體現。凡是聽過老師課的人,無不被老師精彩的內容所打動,尊重老師是一位理論聯系臨床的真正大家。

藥效為先,擅用經方

老師曾說:「醫生一定要時刻意識到,自己的一只腳在法院門裏,另一只腳在法院門外。」醫生一定要有法律意識。

從老師留下的處方真跡看出,老師上世紀70年代在京郊煤礦帶教時處方用8~9味藥,90年代一般處方12味,不超過14味,這是因時代變化而變化,藥物用量雖有增加,但也有限。一味強調透過增加劑量而追求療效的做法是片面的。後世方劑理論的發展就是彌補其不足,那就是透過方劑的相互配伍增加主要藥物療效,透過反佐等可以減少藥物毒副作用。

目前臨床上一味強調要加大劑量才有效,這種傾向存在片面和隱患。當年老師認為,經方學習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其配伍的特點。中醫是一個連續發展的過程,後世中醫理論和藥物的發展不是可有可無,而是完善中醫的重要部份,這些內容也應該學習繼承。

我們要繼承老師的學術思想,既要精研老師學術思想與遣藥組方特點,更要把老師全心全意為患者著想的精神發揚光大,用好手中的筆,努力開出病人滿意的處方,成為患者認可的中醫師。

(王綿之弟子: 樊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