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骨傷外洗方加雲南白藥酊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有什麽治療效果?

2023-12-07養生

膝骨性關節炎,即祖國醫學所稱之膝痹,或者稱「鶴膝風」「歷節病」「骨痹」「痛痹」「癖血痹」之類,「痹者閉也,以氣血為邪之所閉,不得通行而痛也」,本病屬中醫痹癥範疇。

早在【內經】中就已提到,【素問·痹證】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 【素問·刺節論】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首提出了本病的病名。歷代醫家著作中也有許多提到本病的。

唐·孫思邀【備急千金要方】中卷三十,針灸下(凡八類)提到「膝病」, 、「身重濕,膝腫,內踩前痛」「膝內廉痛引腆不可屈凡犢鼻腫」。清·張璐【張氏醫通】等列有「膝痛」。2010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釋出的中醫臨床路徑中稱之為「膝痹病」。

膝痹發生不外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為肝腎不足,氣血虧虛;外因以感受外邪,風寒濕邪癖阻經絡,氣血執行不暢,絡脈痹阻不通,勞損外傷等為主。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五八腎氣衰,發墮齒稿,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

’腎臟衰憊,形體皆極」,可知肝腎不足導致氣血虧虛 ,推動氣血執行無力。是膝痹病的內因,加之感受風寒濕邪,發為本病。為本虛標實之證。

痹者在病機為經絡痹阻,氣血失和,或因風寒濕熱,或因痰癖等,其癥在肢體表現為疼痛、麻木,活動受限。骨性關節炎正虛主要以氣虛、血虛、陽虛為主,但老年者兼有陰虛亦頗常見; 實證主要以血癖,濕、痰、氣滯為主;病位主要在腎、肝、脾三臟。

目前中醫在治療膝痹病上,主要是藥物內服外用 ,內服中藥註重補益肝腎,透過辨證論治,運用舒筋活絡、通利關節、活血止痛、補益肝腎等治法;

中藥外用是將具有活血化瘀、散寒止痛、溫經通絡止痛的中藥直接作用於患處局部,在臨床實踐中,中醫治療KOA取得了較好療效。運用補腎活血方進行治療,治療3周後, 膝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或不適)、最大步行距離、日常生活能力三部份比較,臨床癥狀改善。

可認為補腎活血法,對癥型為腎虛血癖型的膝骨關節炎的治療發揮了積極作用。 聖愈湯合五菩散加減治療膝骨關節炎合並滑膜炎的效果顯著,可快速改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

對於肝脾腎虧虛為主患者,加之患者受到風寒濕邪的侵襲,臨床治療中以益氣補血、健脾通陽為主,輔以祛風、散寒、活血的中藥材,可提升臨床治療的效果。可認為, 中藥內服治療膝骨關節炎,當以補益肝腎為主,活血止痛,祛風散濕,方可取得良好的療效。

中藥外治法作為一項骨傷科傳統的治療方法, 具有「內病外治、由表透裏、活血化癖、舒筋通絡」的特點,在中醫治療方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自擬骨科外洗工號方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顯著,可顯著改善患者膝關節腫痛、活動功能情況,骨科外洗工號方中桃仁、紅花、川芍、當歸、三棱、羲術具有補血活血、行氣止痛的功效;

防風可祛風止痛;伸筋草、透骨草、秦蕪、海桐皮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活血止痛的功效;牛膝補肝腎,通經絡、引血下行;標本兼治,治則主要是溫經通絡、活血止痛。透過局部外洗,並借助熱力, 使藥物直接作用於膝部,大大增強了通絡止痛溫經散寒之功效。

使用中藥熏洗配合手法按摩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100例, 總有效率94%。中藥熏洗處方,基本方中川芍、丹參、川芍、牛膝、乳香活血化疲;威靈仙、千年健、透骨草通絡活血並祛風濕;防風、草烏、細辛搜風勝濕,散寒除痹。

全方具有祛風濕、溫通經絡、舒筋止痛的作用。采用中藥熏洗配合穴位敷貼外敷治療早中期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確切,副作用較少, 采用具有溫經通絡、活血止痛功能的中藥熏洗和熱敷療法治療本病方中川芍、紅花、伸筋草、劉寄奴活血通絡止痛;

獨活、秦蕪散風除濕、鐲痹止痛;川烏、草烏、白附子、乾薑、花椒溫陽祛寒 、通絡止痛,牛膝、骨碎補具有強筋骨之效,虎杖活血定痛、利濕消腫。加入陳醋以增強藥物的滲透作用。上藥共奏活血通絡、祛風散寒止痛之功。

綜上所述,中醫外治療法治療膝骨性關節炎,可以使臨床癥狀顯著改善,簡便易行,安全有效,容易被患者接受,臨床套用廣泛。由於癖阻在膝骨關節炎的病因病機變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因此本病的中醫外治應特別註意活血化癖、通絡止痛。

膝骨關節炎是西醫病名,中醫古籍中膝關節骨關節炎這一病名的記載, 但對有關疾病的描述與之頗為相似。痹之病名,最早見於【內經】。【內經】指出該病「病在骨,骨重不可舉,骨髓酸痛,寒氣至,名曰骨痹」。

【素問·痹論】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著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所謂痹者,各以其時重感於風寒濕者也」 ;「風寒濕邪留連於筋骨,則疼痛難已;病深日久,營衛之行澀,皮膚不營,則麻木不仁;

病邪深入,內傳五臟六腑,則致臟腑之痹」。 【中藏經】認為「骨痹,乃嗜欲不節,傷於腎也」,主要癥狀為「腰膝不遂,四肢不仁」。【金醫要略】記載「中風歷節病」的病理為「筋傷」、「骨萎」,臨床主要表現為「歷節痛,不可屈伸」,近似於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病理和臨床特點。

【千金方】指出骨痹進一步發展累及於腎,變為「骨極」。【外台秘要】所載的「白虎病」的骨節疼痛具有「晝靜而夜發, 發即徹髓,酸痛乍歇,如虎之嚙」的特點,類似於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關節疼痛。

【證治準繩】記載的「上下腿細,唯膝為大, 形如鶴膝」的「鶴膝風」與膝關節骨關節炎後期膝部腫大,股脛萎縮的特點頗為相似 。【張氏醫通】指出「膝痛」的病因病機與「無有不因肝腎虛者,虛則風寒濕氣襲之」相關,膝關節腫痛日久,可發展鶴膝風。

古籍中「骨痹」、「骨極」、「中風歷節」、「白虎病」、「鶴膝風」、「膝痛」等病名並不能與膝關節骨關節炎完全等同,但它們的有關內容能為臨床的治療提供借鑒。中藥新藥治療骨關節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骨關節炎中醫證型均有關節疼痛,活動不利為主要癥狀。 因此本課題以膝痹作為膝骨關節炎的中醫病名進行論述。

中老年人臟腑功能逐漸衰退,肝腎虧虛,筋骨失養, 加之外感風寒濕邪,勞損癖阻,經絡不通氣血痹阻。 研究發現,血癖、寒、濕、風、’腎虛是膝骨關節炎發病的主要病機因子[[6]。透過分析發現,’腎虛、寒、濕、肝虛、陰虛、氣虛、陽虛、癖血是膝骨關節炎人群中出現頻率較高的病機因子。

對病機因子進行R型聚類分析分為3類,結合專業知識,’腎虛、陽虛、寒、氣虛、濕為膝骨關節炎的基本病機因子, 與文獻研究結果相比較,’腎虛、寒、濕三者一致。

有學者依據原發性OA可能與遺傳和體質有關, 老年性組織變性和關節勞損是起病原因,繼發OA是在局部原有病變的基礎上發生。原有病變如先天性關節構造異常、後天的關節面不平整、創傷、關節外畸形和關節不穩定等。

這種原發性和繼發性因素都將導致關節軟骨磨損、退化變性、破裂,滑膜增生肥厚,關節邊緣骨刺形成和骨端松質骨囊腫樣變等「癖血」的病理特征, 關節疼痛,功能受限等臨床表現也反映了這種「不通則痛」的特征。

因此提出「癖血阻絡」是骨關節炎的病機特點,寒濕凝滯, 經脈不通,則致癖血阻[f}l。強調了血癖是膝骨關節炎的主要病機,中醫外治療法應主要施用活血化癖之法。根據【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在臨床研究中膝骨關節炎一般分為:寒濕阻滯、’腎陽虛、’腎氣虛、’腎陰虛、癖阻脈絡、肝陰虛是膝骨關節炎人群中常見的證型。臨證中往往多個證型同時出現,很少單一出現,而且表現復雜,臨證中隨其主證加減用藥。 其中血癖是其常見病機,以活血化癖治療往往收到明顯效果。

骨痹的外治治療原則是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祛風除濕 ,行氣止痛。慢性勞傷者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在宋元時期,對骨痹的治療已開始重視和廣泛使用補腎填精藥。這一點可以從宋元時期幾部大型方書中找到依據,「痹有癖血」理論在宋代得到突破。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了消癖血、通血脈、除血痹功效藥物70余種,為活血化癖法在臨床中的套用奠定了藥物學基礎。癖血理論始於【內經】, 如【素問·調經論】雲:「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

在晉代已開始重視溫經活血方藥的運用 ,從葛洪【肘後備急方.卷三】中可見,運用虎骨膏、獨活酒等治療痹痛,以選用丹參、川芍、當歸、牛膝等活血藥配伍辛熱通經止痛的附子、細辛、烏頭為特點。

隋唐時期治療痹痛突出了對酒的套用,如麻子酒、魯公酒等,在藥酒組成中也套用了大量活血化瘀藥物。【外台秘要·卷十九】中特別介紹了四物湯加附子治療「風濕百節疼痛,不可屈伸」, 深刻反映了這段歷史時期,對痹證的治療是以活血補血為主,祛風濕止疼痛為輔的治療原則。

宋元時代根據【內經】的「血行不得近其空 ,故為痹原也」之旨,多認為氣滯血凝是其病機關鍵,制定了活血化癖、祛風除濕、補益肝腎、通絡止痛等辨證方法。明清時期在痹證治療理論上有三個重大發展,並成為論治筋骨痛的主要指導思想。

癖血在關節病發病中的意義得到強調,癖血理論肇始於【內經】,明清時期,隨著對氣血理論在人體生理作用和病理變化的探討更加深化,使癖血學說日臻完善起來。 對癖血學說貢獻最大的當屬清代醫家王清任。

王氏重視實踐,勇於創新,認為「治病之要,在明白氣血」 ,並創制了一系列補氣活血逐癖方劑,有相當實用價值。他在【醫林改錯·卷下】中明確提出了「痹有癖血」的學術論點,他提示用活血化癖法治療痹證時說:

「總滋陰,外受之邪歸於何處?總逐風寒去濕熱,已凝之血,更不能活。如水遇風寒,凝結成冰,冰成,風寒已散。明此義,治痹證何難……用身痛逐癖湯。」 王清任在痹證論治方面的貢獻,在於開拓了醫家的思路,為活血化癖法在痹病臨床上更廣泛的套用樹立了典範

使得明清時期對「癖血理論」探討更加深入, 在痹痛治療上緊緊圍繞活血化癖、宣通經絡這一核心進行施治。其次是痹證「病在絡脈」觀點的提出 。【臨證指南醫案·痹】中,記載了葉氏治療痹證的醫案多例,基本反映了葉氏辨治痹證的學術思想和實踐經驗。

特別是「久病入絡」這一認識的提出,發展了中醫理論,為痹癥的治療開辟了新的思路,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說:「初病濕熱在經,久則痰熱入絡」,認為痹證的病位與病程的長短有關, 開始病在經,最後病在絡脈;在痹證的論治上,他主張從絡論治,「醫不明治絡之法,則愈治愈窮矣」。

絡虛邪留,癖痰互結,病勢頑固,顯然草木之劑,難能為功,必用走串之「搜剔動藥」方能透絡達邪。總之,葉氏將久病入絡理論綜合運用到痹證的辯證治療,實補前人之所未及。由上我們可以了解到明清時期對骨痹的辨治認識主要從虛、邪、癖三方面入手並提出病在絡。

因此治療上以活血化瘀通絡的治療原則。對明清醫家對骨痹的辨證用藥規律的研究,也揭示了此特點,藥性以溫、平,味以辛、甘、苦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