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養生

今天是世界腸道健康日,腸道健康關系大腦,這些知識老師家長一定要了解↓↓↓

2024-05-31養生

來源:【中國教育報】

今天是世界腸道健康日

腸道作為人體最大的消化器官

主要負責吸收營養

排出人體代謝廢物與毒素

是免疫系統的最前線

腸道還有一個稱呼是「第二大腦」

腸道健康狀況也會影響大腦

腸道不健康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更好地維護腸道健康

這些知識老師家長一定要了解

腸道最怕哪些傷害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腸道勤勞而高效,負責各種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及廢物的排出。然而,現代人高糖、高脂、低纖維的飲食習慣,嚴重破壞了腸道的內部結構和微生物的平衡。

過度節食或者暴飲暴食不但增加腸道負擔,而且抑制有益菌的生長,使有害菌有機可乘。

心理壓力過大

壓力能透過影響神經系統來幹擾腸道的運作,也容易導致炎癥和過敏反應,還可能使腸道變得脆弱。

濫用藥物

抗生素及其他藥物的不當使用會影響腸道裏的有益菌群,給腸道帶來長期的傷害,削弱免疫力,使身體更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缺乏鍛煉

缺乏運動的生活方式使腸道蠕動減慢,阻礙了廢物的有效排出,增加人體患慢性病的風險,使腸道的環境變得更加惡劣。

腸道和大腦有何關聯

人的腸壁上布滿著一種特殊神經元,它們構築起了「腸腦軸」,可實作大腦和腸道之間的「交流」,雙向協調、相互制約。消化、神經、免疫、內分泌等多個系統獲得的資訊都可以靠此進行傳遞。

特別是腸道中的微生物菌群,可以透過腸腦軸影響大腦功能,從而誘發或加重某些腦病。比如:

腦梗

腸道菌群紊亂的資訊會透過腸腦軸傳遞至大腦,從而誘發脂質代謝紊亂等問題。而脂質代謝紊亂又會導致體內血脂升高,增加腦梗的發病風險。

阿爾茨海默病

已有醫學論文表明,腸道菌群失衡、免疫系統受到影響時,可引起與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相類似的大腦炎癥反應。

抑郁癥

腸道神經元能分泌大約40種神經遞質,其中包括對心情愉悅起著重要作用的多巴胺和血清素。當腸道菌群失衡時,神經遞質分泌也會受到影響,從而導致情緒不佳。長期如此,便會加大抑郁癥的患病可能。

如何讓腸道更健康

吃出好腸道

吃新鮮衛生的食物。 食材不新鮮、烹調加工不當,就可能產生對人體腸道健康有害的物質。

飲食有節,每餐只吃七八分飽。 三餐要有規律,定時定量,避免饑一頓飽一頓,影響腸道健康。

補足水分。 喝水是最直接、最健康的清腸方式。

攝入充足的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主要來自水果、蔬菜、堅果、豆類和全谷類食物。

堅持食物多樣性。 飲食要平衡多樣,葷素搭配,以素為主;粗糧細糧搭配,以粗糧為主。

保持良好的情緒

情緒是影響腸道健康的重要原因,這種聯系被稱為「腦—腸軸」。在日常生活中,「腦—腸軸」對我們的影響很常見:極度饑餓時,人會變得暴躁、敏感;憤怒、憂郁時,我們便會茶飯不思,甚至出現嘔吐。

學會調整心態,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會讓我們在保持腸道健康方面事半功倍。

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規律飲食,拒絕夜宵,留給腸道充足的休息時間。增加體育鍛煉,避免久坐,讓你的腸道也「動起來」。戒煙限酒,別讓酒精損傷腸道黏膜。

減少抗生素的濫用

定期體檢,重視胃腸鏡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如何盡早發現腸道異常

消化功能異常

持續的腹部不適和腹痛可能是內部炎癥、感染或梗阻的跡象。如果疼痛持續存在或隨時間加劇,就是腸道急需援助的明確訊號。

反復出現消化不良,如果伴隨著頻繁的飽脹感或噯氣,可能提示消化酶分泌不足、食物不耐受、腸道動力不足。

排便習慣改變

長期便秘或腹瀉、排便困難或疼痛。這些變化可能提示腸道運動功能障礙或更嚴重的腸道內部問題,如炎癥性腸病,甚至腸道腫瘤。

黑便或血便是預警訊號,各種原因(如潰瘍、腸息肉、腸道腫瘤)導致的消化道出血都可能出現黑便或血便。當然,有時黑便也與進食的食物有關,比如鴨血、車厘子等。

身體出現變化

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疲勞和體力下降。腸道健康受損可能會導致營養素吸收不足,進而影響提供給身體的能量水平,導致生活質素下降。

本文綜合 | 健康中國、健康報、健康江蘇、光明網等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選上方圖片,下載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

本文來自【中國教育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台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