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到冬季,這個時候談論寒濕合適嗎?你可知道,當前既有秋高氣爽——濕熱還在,也有氣溫驟降——寒邪入侵,這就構成了寒濕的「雙煞」。
濕熱之「難」 :在於分為 脾胃、肝膽、大腸、膀胱 四處,很可能「割據三焦,影響全身」,4個病位互相呼應,病人口苦、身重、納呆、苔黃癥狀明顯,要認真辨清主證,用好主藥,防止涼藥傷陰、燥藥傷津。
寒濕之「痛」 :在於4條——
一是病程雜, 寒濕包括外感和內生兩個途徑,外感可從 大椎 、 膻中 、 神闕 、 命門 等穴位進入,引起酸、麻、腫、脹、軟等問題,是風濕的助推;內生多見於 熬出內寒 ——長期熬夜、 穿出內寒 ——忽視保暖、 喝出內寒 ——飲食寒涼、 吃出內寒 ——食物凝滯,引起虛、凝、堵、瘀等問題。
二是辨證難, 既容易誤診為 陽虛 ,用滋補方法,結果如同「鞭打病牛」,又容易誤診為 痰濕 ,用補氣化痰法子,結果如同「揚湯止沸」。
辨證要牢記寒濕外侵、內生兩條路線, 外侵是從手太陰肺經開始 ,由點到片,再引起全身面上多種疾病; 內生是從足陽明胃經、手少陽三焦經開始 ,胃與脾互為表裏,脾是後天之本,慢慢濕困而影響全身,三焦經生寒,就出現麻木、腫痛、顫抖、怕冷等問題。
三是易復發, 濕熱、痰濕只要用對藥,可以管好久。寒濕盤踞體內難以攆走,或殘部難以肅清,原因是寒、濕都是陰性,當寒濕勾搭,很可能長期患病,反復出現。
四是減壽命, 濕邪作為六邪之一,長久不調理一定會影響健康,它威力最大是和寒邪結合成寒濕,潛伏於長夏,蠢動於秋季,發威於小寒,影響於冬春。由於寒是凝滯收引的,濕是粘滯重濁的,這兩個結合就像「膠水」、「水泥」一般糊住氣血、筋脈通路,帶來大量健康問題。
凡是慢病、大病、重病、頑病、雜病的患者,普遍都有寒濕問題,所以有「寒濕是萬病之源」的說法。
寒濕的臨床診斷癥狀有不少,如關節痛、腹痛、面青泛紫、疲憊乏力、咯痰等,但核心辨證有三點:
1、全身或四肢怕冷,遇冷風就不適 ,天氣突然降溫癥狀加重,霧霾天臥床不起,平時穿衣較多,喜歡蓋厚被子。
2、關節肌肉不適,不是酸乏就是隱痛,不是麻木就是腫脹 ,冬天睡覺還要穿襪子,遇冷風就鼻塞咽痛。
3、只要有天氣變化,或遭遇傳染病菌等致病因素 ,寒濕體質的人通常很快中招,免疫防線千瘡百孔。
寒濕患者群體,從二十多歲到七八十歲都有,辨證看有三種情況:
一是外邪入侵,即成邪實,深入經絡,痹阻血脈,全身不適。
二是正氣不固,衛陽不足加上血虛,出現血脈痹阻,腫脹炎癥。
三是虛實夾雜,寒濕皆為陰邪,加上風邪為陰,三陰碰頭,久留於體,必傷正氣。
從患者主訴看,有幾種表現很常見:
1、腿像灌了鉛似的走不動,老寒腿發作。
2、皮膚像篩子一樣,毛孔洞開,起雞皮疙瘩。
3、後頸部像裝了風扇,涼風嗖嗖往背部灌。
4、口鼻像制冷空調一樣往外冒冷氣,經常鼻塞流涕。
知道了病因、病癥,關鍵是要治好——寒濕既要驅寒又要逐濕,既要扶正又要祛邪,既要升陽又要益氣,既要防風又要除痹,既要通絡又要搜剔。
這幾個方面通盤考慮,決定了辨證絕不能拘泥於某一處、用藥不能局限於某一藥,凡是只治一個癥狀、只用一個藥方就想把寒濕斬草除根,是不現實、不正確的。
治寒濕要從哪裏入手?有的人從健脾+祛濕兩方面考慮,有的人從寒濕在表皮、肌肉、骨骼、臟腑等不同病位考慮,這些都有一定道理,但比較科學和管用的,是從六經辨證入手。
寒濕的論述,最早見於【黃帝內經】,歸納於【傷寒雜病論】,以清代【溫病條辨】論述較為系統 。吳鞠通認為「寒濕於人身,上焦合肺,中焦合脾,流於下焦,與少陰癸水合」,「寒」、「濕」陰實一條線下來處處搗亂,害臟腑害經絡,身體就出問題了。
大量中醫臨床辨證發現,六經除少陽外,太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這「二陽三陰」均可能產生寒濕 。那麽這五條經絡,如何辨證論治?
1、太陽寒濕,分經證和腑證。
經證可見起病急,頭重發熱,惡寒筋痛,舌白脈浮,要溫經散寒,用 十神湯 可解。
腑證可見頭暈惡寒,小腹冷脹,小便不利,口渴煩躁,苔白脈沈,要溫陽化氣,用 附子五苓散 。
2、陽明寒濕,分經證和腑證。
經證可見額頭悶痛,全身酸脹乏力,關節疼痛,舌白脈緩,要除濕解肌,可用 杏苡湯 。
腑證可見胃家實,冷痛不適,惡心嘔吐,食欲差,苔白脈滑,要溫中散寒,用 理中湯加減 。
3、太陰寒濕,分虛證和實證。
實證可見胸滿痞結,食欲下降,二便不利,苔白厚膩,脈緩,要溫脾除濕,視輕重用 半苓湯 或 厚樸草果湯 。
虛證可見腹痛、失眠、四肢發冷疼痛,大便不通,舌泛灰,脈遲,要通陽散寒,可用 白通湯加減 。
4、少陰寒濕,分虛證和實證。
實證可見頭重身痛,眩暈乏力,心悸胸悶,關節疼痛,肌肉痙攣,舌白膩脈沈遲,要溫陽散寒,可用 真武湯加減 。
虛證可見怕冷畏寒,手足不溫,氣短乏力,下肢浮腫,舌苔白,脈緩無力,要溫陽補虛,可用 四逆湯+參茸湯 。
5、厥陰寒濕,這是寒濕長期不調理,或已發展到腫瘤階段了。
寒濕入經絡,滲於血分,寒熱往來,手足厥冷,胸腹冷痛,體虛消瘦,舌質泛紫,脈細難觸摸,既要溫陽,又要散寒,更要逐瘀,還要扶正。
厥陰寒濕視情用 當歸四逆湯 、 桂枝湯 、 白朮附子湯 、 芍藥甘草湯 、 苓桂術甘湯 ,以及 實脾散 等等,總的思路是 氣藥+血藥+升陽藥+祛濕藥+通絡搜剔藥 ,有的藥力畯猛,不可久服。
另外,寒濕調理除了用藥,還可用艾灸、按摩等方式輔助調理,或者在三伏天「冬病夏治」,可用曬背、泡腳等方式調理,在生活和飲食上也加強拔寒除濕,但註意遵醫囑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