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曾遭家暴多年,她說「死也要逃出去」

2024-09-21推薦

澎湃新聞記者 明鵲

去年夏天,楊桃在陜西省關中農村舉辦了一場反家暴的社火巡展,她邀請了村民扮演七對丈夫和妻子,將新聞中家暴的場景還原出來。今年六月,她把相關影片釋出到網上後,引起了網絡熱議。

2020年,全國婦聯和國家統計局組織的調查顯示,在婚姻生活中女性遭受過配偶身體暴力和精神暴力的比例為8.6%。

因為切身的經歷,楊桃很早就開始關註家暴。她是西安一所高校實驗藝術專業的本科畢業生,讀大三時,偶爾聽說陜西農村的俗語:打倒的媳婦,揉到的面。意思是,面團越揉越光滑,媳婦越打越溫順。她吃驚於人們對俗語中潛藏的暴力視若無睹。

影片釋出後,很多人留言跟帖,訴說著自己隱秘的傷痛。楊桃說,她用藝術的形式呈現家暴,是希望它被更多的人看見、關註。

反家暴巡展。本文圖片均為 受訪者供圖

以下根據楊桃的講述整理

家暴妝、花饃、社火

我是浙江省湖州市人,之前在西安某大學讀實驗藝術專業,今年夏天畢業。我們學校的實驗藝術專業有一個社會介入的方向,大概意思是以藝術家的身份介入社會現場,用藝術的方式去講述社會現象。

某一天,我跟一位朋友聊天,談到網上的一則家暴新聞,對方突然說一些農村對此習以為常,陜西農村流傳一句俗語,叫「打倒的媳婦,揉到的面」,我聽後特別震驚。

前期,我去關中的村莊調研時,問村裏的幾個阿姨,「打倒的媳婦,揉到的面」具體是什麽意思。她們告訴我說:「它的意思是女人就像面一樣,打著打著,媳婦就聽話了,面揉著揉著,就揉好了。」

對村裏的人來說,家暴已是司空見慣。我決定到關中某農村利用花饃進行一場反家暴藝術巡展。陜西以面食為主,其中花饃被稱為母親的藝術,而母親都是和藹可親的形象,但「打倒的媳婦,揉到的面」是一個暴力場景,這種反差非常有沖突性。

我挑選了7條家暴相關的新聞,都是丈夫以各種形式家暴妻子,並利用花饃的形式還原它,即在花饃上捏七個家暴的場景。此外,我又找了村裏的七位叔叔和七位阿姨扮演「七對夫婦」,給他們化了「社火」的妝容,社火是陜西、甘肅一種遊神的形式。

「社火」妝容

此前,我有過駐村經歷,跟當地村民比較熟。村子有一個「自樂班」,就是村民自發組織的文娛班子,我透過「自樂班」的成員,宣傳自己正在做這個活動。很快,一些人開始報名參加。

最開始的幾個月,我主要做一些準備工作,包括跟村裏的阿姨們溝通,請花饃老師教阿姨們做花饃等。一直到去年七月中旬,才正式執行專案,花了一共兩天時間。

第一天,我邀請了幾位阿姨揉花饃、組裝花饃;第二天早上,開始做社火的化妝。我提前租好了衣服,邀請了兩個專門給劇團化妝的老師,她們給阿姨們化了「家暴妝」,即臉上帶一點淤青、血痕的那種妝容。當天下午五點半,我們開始圍著幾個村子巡演,一直到天黑。

「家暴妝」

我們隊伍包括12個敲鑼鼓的村民、7個做花饃的阿姨、21個社火表演的叔叔阿姨,加上當時給我們提供場地以及開三輪車的村民,整個隊伍大概有六七十人。

「七對夫婦」扮演社火,站在七輛三輪車後面表演家暴場景,每一對「夫婦」還原一個新聞場景,比如丈夫拿刀砍妻子、丈夫拿棍子打妻子、丈夫掐妻子脖子等。

家暴場景

反家暴巡演過程中,村裏很多人跑出來看。當時正好是吃飯的點,我記得,一位大爺端著一碗面,急匆匆地跑出來看。到第二個村的村委會門口時,有很多老人小孩,加起來有五六十人圍觀。當時,一輛三輪車沒油了,一輛三輪車爆胎了,場面有點混亂。

村民在巡展旁跟隨。

巡演結束後,幾位阿姨抓著我的手激動地說:「你是在做好事,讓更多的人知道家暴不是一個好事兒。」事後,還有阿姨單獨跟我聊遭受家暴的經歷。

家暴是一個需要被關註的事情,這也是我決定做反家暴展的原因。今年夏天,我把影片釋出到網上後,我個人的社交平台,包括網絡上的一些跟帖,出現了一個留言互動角,很多人在那裏訴說被隱藏起來的傷痛,讓它成為了一個情緒宣泄的視窗。

家暴記憶

對於家暴,我從小到大深有體會。

我的父母,包括我舅舅他們的婚姻,或多或少伴隨著家暴。對於一個小孩來說,你無能為力,但這樣的婚姻肯定會影響到小孩。所以,我從小就學會了察言觀色。

我是家裏的獨生女,因爺爺重男輕女,我媽一直對我要求特別高,她望女成鳳,希望我能為家裏爭口氣,甚至把自己的理想投射到了我的身上。

我小時候比較淘氣,那時學畫畫,不時因偷懶畫不完。我記得,有一次畫畫課結束後,我媽用電瓶車載著我回家,她當時心情也不好,聽老師說我沒有畫完後,很生氣,罵了一路,罵著罵著突然直接把我從後座推了下去。幸好當時沒有發生嚴重的後果。

我媽脾氣暴躁,而且控制欲強。我印象很深,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我考得不太好,當時正在補習班做作業,我媽突然沖進教室扇了我一巴掌。

我媽習慣於打壓式教育,她幾乎不會誇獎我,雖然生活上把我照顧得非常周到,比如,她早上去上班,中午還會抽空回來給我做午飯。

我爸話很少,也不怎麽管我。我初中考高中時,成績比較差。我爸覺得,考不上高中,我去讀個職高也蠻好的,但我媽堅持要送我去補習班,她一定要我上大學。

上高中時,我開始變得有些「叛逆」,不想去學校學畫畫,主要是不喜歡教畫畫的老師,覺得他教得不好。但我媽堅持讓我去學校學。一開始,我爸媽對我進行言語暴力,後來發展到肢體暴力,發現這些都沒有用後,我媽直接跪在地上求我去學校。但我堅持說「不去」。

那一段時間,我關上房門,躺在陽台上,要麽睡不醒,要麽睡不著。我跟父母沖突最嚴重時,晚上睡覺,我枕頭下面都放了一把剪刀。

我記得很清楚,有一天,我正好來大姨媽了,起不來,一直躺著,感覺血從我身體裏流了出來,就是動不了。我當時有些抑郁,清晰地聽見我爸媽跟我講話,也很想回應他們,但我就是張不了嘴,像是失去了語言功能。

一開始,我媽覺得我是在作,後來,她帶我去了醫院檢查,診斷結果為重度抑郁。他們不了解抑郁癥,對此也並不重視。其後,我斷斷續續休學了半年。

但我沒有放棄,我這人比較倔強、好強,就想證明給我媽看。當年聯考成績下來時,我是學校第一名,後來高考是浙江省美術生統考400多名。

上大學後,我遠離了家鄉,爸媽對我的態度也慢慢發生了改變。我爸話裏話外都有一種孩子翅膀硬了、管不住的感覺。其實有段時間,我非常怨恨我媽,是那種印在身體裏、沒有辦法忘卻的恨。直到後來,我開始慢慢理解她:我爸不愛溝通,爺爺重男輕女,我媽跟我爺爺關系不太好,加上她身邊沒有什麽朋友,會覺得孤獨無助。我爸是那種典型的理工男,喜歡修車,每天都鉆在車裏面。

我後來反思,父母那種不可控的極端情緒,是因為他們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覺得不安全,覺得失敗,所以希望我能按照他們心中的理想人生那樣成長。

上大學後,我跟我爸媽的關系變緩和了,甚至隔三差五地線上上聊天。有段時間,我媽總跟我吐槽我爸,後來我只要說我爸不好,我媽就會幫我爸說話。他們老了,性格也變溫和了。

我覺得,小時候是父母訓話;長大了,要學會「馴化」父母。

「死也要逃出去」

去年,我去村裏做前期調研時,阿姨們對我這個外來者比較警惕。一直到去年七月,專案正式執行的當天,花饃老師帶著7位阿姨一起捏花饃,老師是臨潼人,先自己講述了她一個朋友被丈夫用磚頭磕破了頭,之後被送進醫院住了兩個月的事,才慢慢開啟了阿姨們的心扉。

阿姨聽家暴的故事,沈默不語。

有兩位阿姨明確表示,自己遭受過家暴,但沒有想過離開丈夫,一方面是丈夫不讓她們離開,另一方面,她們也擔心離婚後兒子找不到媳婦。

我記得其中有一位阿姨說,她婆婆曾跟她說,你生了一個女兒,你女兒丟在關中環線上(註:村邊的一條馬路)都沒人撿。我當時聽著心裏蠻難受的。

反家暴巡展結束後,我跟一位姓於的阿姨私下又聊了聊。

於阿姨告訴我,她結過兩次婚,第一次離婚時還很年輕,當時生了兩個女兒。離婚後,她和第一任丈夫各撫養一個女兒。那個年代的農村,女人離異後帶著孩子回娘家會遭受排擠。於阿姨後來認識了第二任丈夫,對方當時給予了她精神方面的支持。

於阿姨記得,離婚不久,前夫突然不願撫養小女兒了。他對於阿姨說,小女兒跟村裏一小孩打架,把對方打傷了,他管不了,希望她能把小女兒也接走。當時還是於阿姨男友的第二任丈夫知道後,立即跟她說,「你把娃接來,我們一起來養。」

於阿姨說,第二任丈夫也是離異,有兩個兒子,因為此事,她覺得對方有責任心。

1995年,於阿姨跟第二任丈夫結婚了。一開始,兩人相處還好,於阿姨盡心盡力經營家庭,把丈夫的兩個兒子視如己出。但很快,她發現第二任丈夫脾氣暴躁,控制欲強。

於阿姨要開燈看報紙,丈夫不允許,「啪」的一聲把燈關了。於阿姨不願妥協,又把燈開啟,很快又被丈夫關掉,這樣來回幾次後,丈夫直接動手打了她一頓。

夫妻倆經常因為這樣那樣的小事而吵架,重組家庭的復雜也加劇了兩人之間的矛盾。後來,第二任丈夫請人算命,聽算命先生說他這輩子要娶三個妻子,於阿姨是他的第二任妻子,便開始對他們的婚姻失去了信心。

於阿姨不敢離婚,她說,那個時候農村苦,家裏孩子又多,她擔心再次離婚的話,自己一個人養不活兩個小孩,而且她那時也不知道自己能去哪兒。

一直到2011年,四個小孩都長大了,於阿姨卸下責任,下定決心跟第二任丈夫離了婚,之後一個人去了西安打工。但不久,對方又托人叫她回去,還說她一個人在外面不好過,回家生活更安穩,於阿姨心一軟就回去了。

一直到7年後,53歲的於阿姨才再次離開第二任丈夫。我清楚地記得,於阿姨說,她就算是死也要逃出去,那種決絕和怨恨讓我很心痛。

整個講述過程,於阿姨說話的聲音很小,眼神回避,都不怎麽敢擡頭看我。聊到後面時,她聲音哽塞,眼睛濕潤。所以,我也沒敢深入問具體細節,害怕傷害到她。

一直到這個專案的影片釋出後,我才聯系到於阿姨的女兒,對方說她一直想記錄媽媽的故事,看到我的影片和文字後,很高興媽媽有這樣一個渠道去訴說自己的抗爭,她希望讓更多人看到影片,並對家暴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