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日夜江河】:永遠不能抵達的彼岸

2024-06-19推薦

甲辰仲夏,類別文藝片【日夜江河】悄然登場。在商業電影占據主導地位的電影市場裏,【日夜江河】逆市而行,小成本、小制作、小敘事,90分鐘的光影「微風慢卷」,向善向美的人性光輝抵達觀眾情感柔軟處,讓人淚流滿面——這是【日夜江河】帶來的驚喜。

在目睹自己的兒子小徐和船長馬建國意外墜江身亡後,老船工徐大亮成為新船主,馬建國的兒子小馬也作為船工踏上這條船與徐大亮共同生活。

對中國文化傳統血濃於水的依賴是文藝片撕不去的標簽。影片首先展現出濃厚的地域性,川北、嘉陵江、鄉音……展現出鮮為人知的船工生活。故事背景置於長江上遊川北南充市,船工在船上討生活,生活卻在岸上。人物的活動軌跡走不出「船—河—岸」的迴圈,每一個停靠的碼頭都存放著他們的一段故事,「船上的人」與「岸上的人」總是互相存在隔閡。小馬是兩個世界互相理解的關鍵人物,因為父親的意外身亡,他從岸上走到船上,走到父親的生活中。徐大亮也透過小馬更加了解自己兒子在岸上的生活和所思所想。一開始小馬還不能算真正地走上父親的道路,只是逐漸體會到父親在船上的艱苦和危險、孤寂和沈悶。徐大亮也了解到兒子在岸上的生活和對母親的思念。在漫長的日夜裏,他們都無處訴說,仿佛周圍有厚厚的墻壁。

影片對小馬與母親的情感進行了大篇幅刻畫,小馬對母親的情感與對江河的情感交織融合,貫穿始終,使得宏大的主題在細微處找到支點。按編劇易辰的說法,影片為表現「年輕一代船工對現實和父輩的和解」,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嘉陵江是川北人的母親河,這條河孕育著他們的生命,承載著他們的喜怒哀樂。小馬的母親一直都想有一艘屬於自己的船,這樣一家人就能一起生活在船上。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實作,她放棄治療癌癥選擇跳河自殺,保住了買船的錢——舍命圓夢。現實的重壓,善良的人性、偉大的母愛深深打動人心。

影片在感情方面既有鋪陳描繪,又有重點刻畫,全片核心經由感情凝成。徐大亮的妻子受不了碼頭的生活,決定和別的船長生活。小馬和小徐對母親極深厚的情感成為他們心中的癥結,歸根結底,這何嘗不是「船上的人」和「岸上的人」之間的癥結。母親和江河緊緊聯系在一起,母親永遠在岸上等著親人歸來,船上的人永遠思念著母親。小馬隨身帶著媽媽的照片、口琴和項鏈,甚至在船工房間頂上刷著和媽媽裙子一樣顏色的漆。小徐一直聽著的一首日文歌曲,一江清水,寄托著對母親的深深思念。這江使他們漂泊,使他們分離,使他們痛苦,使他們怨恨,同時,他們也離不開這江河,依偎著這江河。他們的一切都交給了江河,包括妻子、兒子、父親和母親。在徐大亮和小馬真正與自己和解、與過去和解時,他們再一次投入江河之中。

【日夜江河】在故事情節、場景設定、人物形象、表演對白方面高度沖突又聚合,意識流的鏡頭、極簡的對白和大量的空鏡,對影片的地域性特點進行一定的消解,從而將焦點轉移到關於人生命運哲理性的思考上。

人生該走向哪裏?影片將命運的起伏蘊含在江河這一意象中,生命的河流沈默不語,所有的矛盾與對抗都如暗流湧動,只在江面顯現出淺淺的波瀾,很大程度上給觀眾帶來撫慰、宣泄的作用。

每個人都航行在自己生命的河流中,什麽是正確的航向,如何經營生命的扁舟,哪裏是我們停靠的岸,是人一生都需要思考的問題。日夜奔流不息的江河,承載著對傳統倫理道德的尊重,推著我們一生追尋那個彼岸。(鄒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