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主刀者沒學過醫、耗材透過微商買,這起「醫美」案越挖越可怕

2024-08-16推薦

沒有營業執照、缺乏醫療資質,主刀醫師未取得執業醫師資格……

前不久,天津市和平區人民法院審結一起非法行醫致人死亡案件,主刀手術的陳某犯非法行醫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近年來,「美容」變「毀容」、「要美」變「要命」等事件不時發生,暴露出醫美行業存在的「黑診所」「黑醫生」等違法違規問題。

醫美手術變「要命」手術

35歲的小麗(化名)不會想到,從走入一間開在居民樓裏的醫美工作室起,她的生命就進入了倒計時。

2023年7月30日下午,小麗在這裏向「陳大夫」支付2.7萬元費用,並接受了四項美容服務。

在做完最後一項註射美容治療後,她開始渾身抽搐,癱坐在客廳過道,並出現了大小便失禁的癥狀。

主刀手術的陳某看到小麗「和之前的手術物件表現不一樣」,以為是低血糖引起的,還試圖給她糖吃。

察覺不對後,陳某和妻子撥打了急救電話,小麗被送到醫院進行搶救。

當晚,小麗因搶救無效死亡。後經屍檢確認,小麗系因體內註射玻尿酸致肺動脈栓塞而死亡。

按照相關規定,醫療美容機構需依法取得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發放的【醫療機構執業特許證】或者「診所備案憑證」,主診醫師必須同時具備具有執業醫師資格,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外科專案的應具有6年以上相關專業臨床工作經歷),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並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工作1年以上等條件。

然而,主刀手術的陳某既沒有取得執業醫師資格,工作室也沒有醫療機構執業特許,陳某的非法行醫行為是造成小麗死亡的直接和主要原因。

據陳某交代,他初二輟學後從外省來津,後取得土木工程專業的大專學歷,跟醫療美容毫無關系。他唯一的醫療美容培訓經歷是在外省一家美容院進行「觀摩實習」。

受訪專家介紹,玻尿酸註射需要由專業醫生在嚴格的無菌環境下操作,註射的部位、劑量、層次都有明確規定,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陳某交代,為了控制成本,他給小麗註射了主要成分為玻尿酸的豐體針,豐體針透過網絡渠道購買。

「其實我也不懂豐體針到底是什麽,包裝上全是英文。賣的人告訴我是什麽,我就怎麽和客人說。」

「黑醫美」機構營業六年

被害人訴訟代理人、天津唯辯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君君告訴記者,陳某的工作室沒有招聘其他人,只靠他自己和妻子兩人經營,業務範圍包括光電類專案、註射填充類專案等多種輕醫美專案。

陳某負責當「醫生」,其妻子則迎來送往、給客人術前術後拍照。

這樣一間「黑醫美」機構,卻營業了6年。

陳某的工作室位於一處高檔住宅小區,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這賴恩保措施比較嚴,樓內電梯需要刷卡乘坐。

知情人士透露,在經營期間工作室沒有懸掛和張貼任何招牌標識,隱蔽性較強。

據了解,工作室「獲客」主要透過朋友圈宣傳和熟人介紹。

「陳某和妻子有多個微訊號,他們聯系廣告公司制作虛假宣傳廣告進行包裝,把從網上找到的醫療美容前後對比圖和其他醫療美容機構的手術影片釋出到朋友圈。」趙君君說。

為了招攬客戶,陳某還和熟客約定,介紹客源後,會根據顧客消費數額給介紹人10%至50%的好處費。

有知情人表示,工作室的服務、環境看起來很正規,多數來此進行美容專案的顧客沒有詢問過醫療資質等問題。

「如果個別人問起來,就轉移話題,一般她們不會再追問。」陳某說。

陳某交代,工作室的利潤很高。日常使用的器械和耗材一部份透過網絡平台購買,一部份透過各類展會上添加的「微商」購買,東西進價不貴,卻可以收費數千元至數萬元。

有十多年醫美從業經歷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一些「微商」賣的仿制藥售價很低。

以醫美常用藥品保妥適為例,正規渠道購買價格普遍在2000元以上,但「微商」等渠道銷售的仿制藥可以低至幾十元。

「如果不是專業人員,很難對這類仿制藥進行分辨,中間的利潤可想而知。」李先生說。

多管齊下讓「黑醫美」無處藏身

近年來,國家衛健委、市場監管總局等相關部門加大了對醫療美容行業的監管整治力度,但「黑醫美」導致的傷殘事故、死亡事件時有發生。

2023年,成都一美容院非法行醫致人失明,美容院被判賠34萬元;2023年,一位「90後」女子經服裝店店主註射玻尿酸填充額頭,落下終身殘疾;2021年,新疆一名19歲女孩整容時心臟驟停,被告人無行醫資格……

由於一些「黑醫美」藏在寫字樓、酒店、小區裏,「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流動性、隱蔽性強,監管存在一定現實困難。受訪人士和專家建議,進一步豐富監管手段,持續深入打擊「黑醫美」產業鏈條。

天津社會科學院政府治理和公共政策評估研究所副所長段威表示,可以借助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對「黑醫美」機構透過社交平台釋出訊息進行動態監測,暢通網絡維權渠道;把常態監督與專項檢查相結合,保持從嚴監管的高壓態勢;同時加強部門協作,健全多部門聯動工作機制。

「醫療美容服務屬於醫療活動,需要有資質的醫生、在有資質的機構開展相關操作。」國家整形美容質控中心副主任、北京協和醫院整形美容外科主任醫師龍笑提示,求美者要選擇正規機構,咨詢正規醫生,使用正規產品,醫療機構及醫衛人員資質均可在國家衛健委官方網站查詢。

天津行通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洋認為,一些醫美機構透過虛假宣傳、誇大功效、販賣容貌焦慮等方式吸引顧客,消費者應充分認識醫美服務的風險與危害,理性看待醫美需求,審慎做出醫美決策。

中國消費者協會政策研究部主任皮小林提醒,消費者應留存好消費憑證和證據材料,如果遇到權益受損問題,及時與醫美經營者協商解決,也可向消費者協會或有關行政部門投訴,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綜合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