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成都的一家設計事務所,15年成立至今,已做過x個案子。
也在其中發現,大家都在關心、都會咨詢的問題。
所以,今天不想做花裏胡哨的自我介紹。
更想從這些問題延伸,聊聊設計感受,聊聊我們可以帶來的價值。
◼️ 「我的預算只有x萬,裝下來會超限嗎?」
預算,是絕大多數業主最關心的問題。畢竟大家辛苦半輩子,攢錢也不易,設計裝修肯定需要把錢花在刀刃上。
可惜的是,我們之前聽過不少業內案例。前期聊好價格,出一張很粗糙的預算表。結果過程中頻頻增項,最終業主花了不少冤枉錢。
而一家合格的設計公司/設計事務所,是應該幫客戶做好預算控制的。
只是我們始終認為,預算的控制不是先做好設計,再選擇對應檔次的材料控制成本。
而是設計初期,就要規劃需要的專案,計算每個專案的花費,得出總預算,再根據實際情況做最佳化刪減。
比如需要的專案有機電器材、地板、瓷磚、門、五金等等,算出每個專案的費用,最終相加得出總預算。
如果業主的預算偏低,就會結合他們的訴求適當減項或壓縮采購預算。
如果預算相差甚遠,寧可終止設計,建議業主選擇其他裝修方式。
◼️ 「裝出來的成果會和效果圖一樣嗎?」
不少人踩過「效果圖美到驚艷,實際落地大相徑庭」的坑,所以很多客戶咨詢時,也會想要了解這樣的問題。
從過往的案例來看,我們已經摸索出了一套,能充分保證設計還原落地的方法。
而方法的重點,是掌握把控三個環節。
▪️ 設計環節
給使用者呈現的設計效果,不能只圖視覺,紙上談兵。還要重點考慮三個維度:
一是,
上面提到的預算;
二是,
了解業主一家的需求,比如家庭人員的構成,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審美偏好、居住行為。
然後去羅列可能的設計方案。這個過程,需要我們帶入想象:他們在這個空間裏的生活方式,可能遇到的問題。
經過反復推敲,我們會綜合判斷出,什麽樣的居住空間會更契合這一家人,呈現更為合理的建議和方案。
三是,
方案所需的材質、顏色、規格等,能否能購買且方便購買。
▪️ 施工環節
這個環節其實就兩個要點:嚴格要求施工方照圖施工,完工後嚴格按照驗收標準驗收。
當然,為了盡力降低損耗和時間成本,還可以分享下我們的設計專案,是如何解決溝通成本和流程規範的。
即,盡可能讓施工方不動腦,我們約定標準和驗收結果,他們按施工工藝要求、施工質素要求、驗收標準要求做。
▪️ 采購環節
合格的設計公司/設計事務所,都會在設計資料環節,提供詳細的主材、軟裝的采購清單。開工前後,給予軟裝選品和搭配的指導。
這一步做好,也才不會讓落地效果大打折扣。
我們通常建議,簡單的材料可以線上購買,比如開關、擺件、掛畫等。
而主材和家具,由我們提供材料清單和陪同,去線下采購。
◼️「你們的設計流程是怎樣的呢?」
與其說客戶想了解流程,不如說他們更想弄清,他們付出的費用能否換來對等的價值。
拿我們自己舉例,我們的流程就會區別於一般的裝修公司。
首先,需要當面溝通對應的需求和想法,戶型和空間上的問題。
確定設計意向後,付10%作為定金。接著上門測量,深挖客戶的需求,做方案規劃。
其實這一步,也能讓客戶更好地考察公司和設計師。
了解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及對生活的理解,了解設計師擅長的風格和類別,了解設計師的從業經驗和審美,了解設計師的布局設計能力和解決需求的能力,了解工作室提供的服務、收費標準和流程。
了解彼此的溝通是否順暢,理念是否契合。
那正式確定合作後,就是循序漸進的環節了。
了解需求→出功能布局→確定風格色系(審美傾向)→出效果圖方案→方案深化(材質、顏色、燈光、軟裝等)→出施工圖方案+各種清單。
這個過程是一步一步慢慢推進的,每個設計節點都伴隨著溝通和想法意見的交換。這樣得到的才是最終效果。
而專案的常規周期,一般是:一般普通平層4-6周,大平層、復式6-8周,別墅8周以上。如果中途方案匯報和溝通進度慢的話,時間會更長。
-
今天想聊的突然有點多,
主要是最近見一些來咨詢的客戶,在一些無良公司踩坑,不少感慨。
我們還是覺得,設計一個專案不是先設計,而是先理解。理解得越深刻,設計才會越貼切。
空間也才能在滿足功能性和實用性的基礎上,承載業主理想和期望的生活、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