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陳壽最推崇的三國八大謀士是誰?蜀漢一人,曹魏三人,東吳四人

2024-06-25推薦

前言

在三國時期,歷史學家陳壽著迷於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特別推崇三國八大謀士。令人驚嘆的是,這八位謀士中蜀漢有一人,曹魏有三人,東吳有四人。這個被歷史學家如此推崇的名單,揭示了三國時代智謀高手的非凡風采。

在這個引人入勝的故事中,我們將深入剖析陳壽推崇的這八大謀士,解開他們在歷史舞台上的戰略智慧。這個名單背後究竟隱藏了怎樣的謀略家風采?蜀漢、曹魏、東吳各有何特色?

這八位謀士的智謀又是如何影響三國演繹的歷史行程?隨著我們踏入這段充滿謀略和智慧的歷史,讓我們一同追尋三國八大謀士的傳奇之路,探尋那個紛亂時代的智者風采。

一、世態炎涼間,曹荀政道閃光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天下大亂,是非難辨。此時一位奸雄曹操崛起,並以異於常人的雄韜偉略,逐步控制北方。他手下統領英雄輩出,曹荀賈三位謀士更是如明鏡高懸,輔佐曹操統一北方。

溫和儒雅的荀彧,為曹操收買人心的得力助手。曹操雖殺伐果決,但並非鐵石心腸。荀彧便常常陪侍其左右,與之談論仁義,倡導仁政。曹操也深聽其言,常常對彧贊不絕口。

有次,曹操問荀彧:「先生以為如何禦下天下?為之奈何?」荀彧微笑答道:「不要先殘兵折將於中原,占有河北之地,深植根基,日後自可逐鹿中原。」曹操大悅,遂先後平定南北青州、南北徐州。自此,曹操基業穩固,霸業日盛,聲勢轟動中原。

然而,好景不長。官渡之戰後,曹操囊括北方,問群臣稱王之事。荀彧則建言先恢復漢室,安定民望。曹操愛重漢室,卻又誌在自立,猶豫難決。荀彧勸諫不果,久而久之,兩人之間漸行漸遠。後曹操終稱魏王,荀彧則憤然出仕。

人心易變,朝中舊臣亦多疏遠荀彧。後彧郁郁而終,羽翼未豐而生命已盡,不勝唏噓惋惜。陳壽更是感慨,荀彧英明俊逸如此,本可輔佐天子,將功抗衡於劉備、孫權,功名並茂一時,卻因一介奸臣而委蛇蹉跎,可謂命途多舛。

而深諳世事的荀攸則明哲保身,不爭不搶。他深諳計謀布局,比之陳平張良也毫不遜色。在歷次戰役中,荀攸都策劃了關鍵的計謀,令曹操大破對手。

比如官渡之戰,荀攸便推薦當時無名小卒徐晃,使其一夜突襲袁紹大營,大獲全勝。又如在許昌發生火災後,是荀攸率先整頓住軍心,保全曹操。因此,荀攸得到曹操極大的信任與倚重。

除了軍事決策,荀攸在政治上也建言頗多。比如曹操統一北方後,欲乘勢南下。荀攸卻勸曹操暫緩進攻,先鞏固國內政治體制。「民心所向,古今千載不移也,明主不忘寬政懷民」,攸語重心長,曹操久而深思。終曹操聽從其言。

自此,北方農業興旺,百姓安居樂業,曹魏國勢如日中天。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荀攸的謀略。然而,荀攸卻在一場戰役中因亂箭喪生。陳壽嘆息,攸之死似是造化弄人,當真可惜!

陰毒多謀的賈詡,雖為人類疑,卻頗得曹操信任。比如呂布橫行天下時,詡提出孤身進入敵營,察呂布虛實。這讓曹操有了摧敵制勝的把握。又如官渡之戰中,賈詡提出「背水一戰」之計,辛辛苦苦擠壓袁紹,逼其消耗殆盡後一舉殲滅。

種種計策,令敵膽寒。因此賈詡贏得「文和」的美名。後來,曹操聯合四方穩定天下局勢後,賈詡仍然竭力諫言。諸如建議招撫豪傑安民,廣納天下士人俊才,使曹魏國力更勝以往。曹操都一一采納附和。因此,賈詡即使作為一代奸臣,也功不可沒於曹魏基業的穩固。壽陳亦不得不為之贊嘆百倍。

曹荀賈三思盈庭,魏國不虞盡是倚仗他們。雖然二荀命途坎坷,一詡狐疑不定,然三人都奠定了曹魏在三國中不可撼動的地位。此乃上天慧眼,識英雄本色也!

二、蜀道智勇,龐統折戟沈沙

當年三國鼎立,劉備建立蜀漢,然而一直奔波亡命,寸步難行。幸得巫師龐統助陣,方得以建功立業。陳壽對他贊不絕口,認為其智計與諸葛亮不分伯仲。

原本,龐統一直被主公劉璋埋沒,暗自惆悵。一日,朝會上劉璋詢問大家如何鞏固益州之地。龐統侃侃而談:「益州遠在他鄉,想要穩固此地,必須嚴於律己;仁政之下,自能安定百姓。」劉璋卻大怒,指責龐統專挑毛病。自此,龐統寢食難安,苦思出路。

終於,在親友介紹下,龐統投奔來蜀的劉備。龐統入見劉備,兩人一見如故。劉備問計於龐統,龐統侃侃說道:「現今天下分裂,各路諸侯並立。劉表去世後,荊州空虛。若取荊襄之地,自可伺機而動,坐收漁翁之利。」劉備聽後大悅,加封龐統為軍師。終劉備取下荊州,獲取立足之地。自此,龐統成為劉備的心腹謀臣。

後來關羽在荊州失利後,孫劉矛盾日深。此時,龐統獻策:「荊州難守,吳境不攻自解。不如趁機取南中,據有天府之國蜀中,運氣於此,可以號令天下。」劉備深以為然,遂進兵南中。終憑借龐統之謀,取得益州。此謀立國之大功,使蜀漢得以在三國中立足生根。誰料不久,龐統因試制木牛流馬渡水器時不慎喪命,劉備聞訊痛哭不已,天妒英才!

陳壽描述龐統雲:「龐士元,才高八尺,勇冠三軍。」的確,龐統不僅有運籌帷幄的才能,還有出奇制勝的勇氣與膽識。諸如出謀焚燒曹操水軍的奇兵神用,屢試屢靈。正是有了龐統,蜀漢國家的奠基才得以成功。隨後諸葛亮繼承龐統衣缽,將蜀漢推向鼎盛。龐統雖英年早逝,卻已功成身退。蜀史無可替代的一員巫師啊!

三、吳中奇謀,周魯聯手經天縱

東吳群臣,周瑜與魯肅最為出眾。「公瑾」周瑜拔擢為大都督,運籌決勝千裏,不可多得。魯肅深謀遠慮,兼善文學,亦是吳中傑出人才。兩人聯手謀定吳國。據陳壽所言:「敵國舉二人為面首」,可見當年兩人盛名。

周瑜最輝煌之戰,便是赤壁之戰。當年孫劉聯軍背水一戰,寡不敵眾。周瑜苦思良久,忽報火攻有奇效。遂命眾將兵分兩路,四面圍堵曹操大軍。兩軍交鋒,周瑜高舉銅牌,一揮而下!當即船上烈火沖天,燎原萬裏,曹操軍心亂。周瑜趁勢猛攻,一舉擊敗曹操十余萬大軍。此戰一鳴驚人!

而在後方穩定軍心,聯絡諸侯的,則是魯肅的傑作。此時眾將皆懼曹操,唯獨魯肅極力主張聯合劉備對抗曹操。其親自出使成都,與諸葛亮達成協定,上下一心,兩國盟好。此舉遏制住曹操的擴張步伐,為東吳贏得寶貴的喘息與發展時期。魯肅警句猶在:「今日不擊,後日泣下輩!」的確,正是兩國聯盟,方使曹魏南征無果。

然而好景不長,周瑜竟早早病逝!陳壽痛惋道:「瑜之不幸,吳國之大損也!」的確,後繼無人,東吳自此星落。而魯肅亦力不從心,後繼乏力。曹魏遂乘機吞並東吳力量。唉,周魯英才盡去,東吳從此一蹶不振!

四、東吳後繼,呂陸勇智雙全

周瑜魯肅的早逝,使東吳群臣緊鑼密鼓培養後繼。最終,呂蒙與陸遜成為東吳政局中堅。兩人勇於任事,富有遠見,使東吳國力再攀高峰。

呂蒙初襲人,以驍勇著稱。孫權見識其過人之處,大加贊賞。知人善任的孫權任呂蒙為荊州守將。此後十數年間,呂蒙政績斐然。他嚴加整治吏治,勸課農桑,又招撫南方山越部族。終使荊州社會安定,百業興旺,荊州堪稱東吳楷模。孫權稱贊不已,呂蒙也被譽為「江東齊桓」。

陸遜則長袖善舞,深謀遠慮。夷陵之戰中,面對蜀漢大軍,眾將皆惶恐不已。陸遜卻興致勃勃道:「彼軍遠來疲憊,我軍居高臨下,正可一戰。」遂命左右載築數十座高台,從中悉數布滿薪柴,伏兵其中。

待蜀軍進入大營,一聲令下,火勢大作!蜀軍大亂。趁勢猛攻,終以少勝多,蜀軍投降十余萬,諸葛亮引兵潰走。一場陸遜的火攻,使東吳立於不敗之地,奠定三足鼎立之勢。壽陳稱其「深謀遠慮,運籌決勝」。

呂陸兩人勇於任事,治軍治國,使東吳上下安定。正是他們之努力,東吳國勢方得由周瑜時期的中衰東山再起,煥發新氣象。兩位謀士誠不負重托,兢兢業業、矢誌不渝之精神,令後人景仰!

結語

風雲變幻,英雄輩出,三國時期可謂人傑地靈、駢儷星布。陳壽筆下的八大謀士,運籌帷幄,奇謀連環,屢屢建功立業,「克敵於無形之間」。他們睿智遠謀,英勇睚眥,彪炳千秋,光耀朝代。正是他們的奮力一搏,聰明一算,三國格局和歷史行程才滄海桑田,變化萬千。

風起雲湧,雄圖大誌,三國鼎立,謀臣當先。龐統、周瑜等英烈折戟東流,功成身退;荀攸、陸遜等長袖善舞,深蘊英才。他們有的堅韌不拔,有的權謀樞機;有的捍衛正義,有的斷案如神。

漫漫三國誌,他們篳路藍縷,辟出一片新天地。正如陸遜所言:「成事在人,謀事在天」。展望蒼茫之後,我們當記取歷史謀士之精神內涵:開闊視野,敏銳洞察,崇尚公義,堅定意誌,永垂不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