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民營產權保護:大也能倒,恒大落幕,一切都結束!

2024-02-05推薦

大也能倒,恒大落幕,一切都結束!

最近,香港高等法院發出清盤令,宣告恒大正式進入倒計時。

清盤令,就基本上意味著:

  1. 股權歸零了。
  2. 債權清償一:清算費用、稅費、薪金社保第一順序
  3. 債權清償二:有抵押債權
  4. 清償順序三:保健樓債權
  5. ……

這是自由市場經濟的必修課,必須承受。對私有產權理論界來說,也是一堂必修課。

特定股東與法人的責任連帶問題,可能會令有些私有制鼓吹者跺腳上火了。這究竟什麽事跺腳上火呢?

法人人格否認或法人人格被刺穿後,法人債務或責任落到特定股東身上,使他們過去辛苦弄的財富有可能迅速化為烏有,是私有制鼓吹者跺腳上火的根本原因。

私有制鼓吹者所說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中的私有財產,可不僅僅是我們日常理解的個體戶、普通合夥、大別墅、大豪車、存款、金條等等私人控制所有的財產,更多的就是個人股權所指向的法人的「所有權、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因為法人是個好東西,有了法人,某些股東就可以實作他們的自私自利。

市場經濟發展30年來,私有財產保護的法治體系是已經完善了。別墅、豪車、股票、金條你所有就所有吧,沒有人有興趣侵犯。

現在的關鍵是商事主體法律制度建設上,尤其是「法人制度」及「法人人格否認或刺破」的制度完善上。

  1. 法人財產
  2. 法人責任
  3. 股東
  4. 法人人格保障與喪失。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精妙之處在於:

國有企業改革和民營企業改革,竟然殊途同歸--法人制度和法人人格喪失制度

那麽法人所有制制度到底是:

私有制還是公有制?

如果暫時擱置法人私有制或公有制的爭議,全力規範法人制度的前提下,能否提振經濟發展的信心,實作共同富裕。

一、貧富兩極分化的極速化發展。

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核心內容--勞動成本化,資本完全掌控企業剩余控制權和索取權,並控制企業成本的使用,有力限制勞動成本的增長,從而斷絕了勞動致富的可能。結果就只是實作「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的目標,先富帶動後富沒有路徑和動力,共同富裕無從實施。

二、共同富裕的需求愈加強烈。

共同富裕國策自實施以來,應該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效果,但感受不深。首先,還是先理清一下概念。

  1. 各自富裕。讓一部份人先富起來,實施的是「各自富裕」,就是有條件有能力富裕的,只要不違法犯罪,就去大膽幹,先富裕。
  2. 獨自富裕或單獨富裕。先富起來的群體,變成既得利益群體,不願意先富裕帶動後富裕,想搞獨自富裕或單獨富裕,那未富裕群眾也不幹了。
  3. 共同富裕。應該是首先的富裕安排,是實質上的各自富裕,就是說大面上兜個底,富裕還得要個人自身努力。

三、法人制度的利弊凸現。

西方法人制度誕生於,1896年透過1900年實施的【德國民法典】。中國法人制度則晚了近100年。

法人制度理論的核心貢獻有三:

  1. 新市場主體的誕生,法人一誕生,就成為市場經濟的絕對主力。
  2. 完全法人財產權。法人就像自然人一樣擁有自身獨立的完全的財產權,法人財產和股東完全獨立。
  3. 對法人債務負無限責任。股東對法人債務負0責任。這裏說明一下,原來的說法是股東對法人債務以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其實這個說法或者說轉譯是錯的,沒有描述清楚法人責任和股東出資的問題。股東對法人出資和過戶財產是履行協定契約義烏,並非承擔責任。股東出資後就喪失了該財產的物權,獲得的是法人簽發的股權,而股權和法人財產及法人債務沒有什麽關系。

正因為法人制度具有,如此完美的規避風險和承擔責任的效果,不利用不就白費了嗎?別急,市場法治規則也規定了:

西方經濟體法治,無論是 大陸法系 (比如德法等國)還是海洋法系 (英美等國),就規定法人人格喪失的制度。

  1. 法人人格否認制度。就是說如果股東將法人人格作為規避風險逃避責任的一個稻草人使用,那麽不好意思,法人人格被否認,該法人責任直接由責任股東負責。
  2. 刺破法人面紗。意思是一樣的,洞穿法人防護墻,直接由股東承擔法人風險和責任。

中國的法人制度當然不能例外,有法人人格喪失的制度。這就是當前私有制鼓吹者跺腳最集中的點啦。不良股東利用法人人格謀取股東個人最大利益甚至是非法利益。

自從1992年決策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市場經濟發展可謂一日千裏,市場主體如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一直發展到今天,財富增加到了天量的地步了。

站在歷史發展的交匯期來看,成就和問題幾乎等量齊觀,已經容不下慢慢來解決一個問題再解決另一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