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拜登心腹到了,沒有紅地毯迎接,對沙利文我們不介意再「訓」一次

2024-08-28推薦

拜登政府還有三個月的任期,上任四年內的拜登,也從未有過一次訪華之旅,最近也派心腹沙利文前往中國進行存取,目前沙利文已經抵達了北京,從現場接機的情況來看,沒有紅地毯迎接,要知道,這是沙利文任內的首次訪華,可以說,對於美國的這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我們不介意再「訓」一次。

據報道,沙利文應中方邀請於8月27日至29日對中國進行存取,這是8年來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首次來華,也標誌著他個人首次正式存取中國。沙利文目前已經抵達北京,這次存取為期三天,一直持續到29號。此前,新加坡媒體報道稱,考慮到美國總統拜登的任期即將在幾個月後結束,沙利文此次存取的目的,主要可能是為了確保中美關系的穩定。

沙利文人生中最難忘的地方,一定是安克雷奇,當時被楊主任訓導的場景歷歷在目。當時中方應美國的邀請,前往安克雷奇進行戰略溝通了,美方出場的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但是,美方並沒有展現出應有的待客之道,也沒有為中方與會人員準備餐食,這與其大國身份並不相符。

楊主任指責了美國官員的開場白嚴重超時,一上來就頤指氣使,對中國外交事務橫加指責,沒有遵守應有的外交禮儀,中國堅決反對美國幹預中國內政,與中國打交道,應該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楊主任表達了強硬的立場,明確告訴美國,「你們沒有資格采取居高臨下的態度來同中國交談」。

另外,王毅外長也發聲,指出中方參與這場會談是應美方邀請,這個會議地點安克雷奇,是中美關系的一個象征性的「加油站」和「交匯點」,王毅外長強調,無理打壓中國的合法權益已導致中美關系面臨嚴重挑戰,這種損害雙方人民利益和全球穩定的局面不能再繼續下去。他呼籲美國徹底放棄對中國內政的霸道幹預行為。在這次會談中,中方也是直接對美方進行了訓斥,例如楊主任說的金句:「美國沒資格居高臨下對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可以看出,中方鏗鏘有力地展現了一個大國外交風範,兩個字就是:提氣。

而這次沙利文前往中國,進行的也是類似的戰略溝通,與上次不同的是,中方這次是邀請的美方,地點也在中國。而對於現階段的中美關系,預計也有幾大問題等待解決。首先就是經濟層面。

美國一直以來都想與中國脫鉤,而最近美國又擺出了強硬的態度,想給中國施加壓力。美國又開始大談「中國幫助俄羅斯」,並且對很多中國公司采取了制裁措施,一方面限制中俄合作,一方面又能借機打壓中企,美方是打了一手好算盤。

美國一位大使表示,目前美國已經對將近400個團體和個人進行了制裁,還把100多個組織加到了出口管制的黑名單裏。這當中,有超過80家中國公司被認為是所謂支持俄羅斯的軍工業,也被列入名單了。這些制裁不只是凍結資金和限制銀行業務那麽簡單,還包括禁止某些購買和出口活動。很多受制裁的都是出名的大公司,都是供應鏈中的重要環節。這些行業不僅是中俄合作的關鍵部份,也對中國發展自己的科技創新特別重要。由此可以看出,美國的制裁很有「針對性」。但對此我們早已澄清過,中俄之間的合作完全是出於互惠互利的,不應該受到第三方的幹擾,中國也不是俄烏沖突的參與方,也沒有利益在其中,中國與俄羅斯的貿易,都是民用層面,並不涉及軍事層面。美國的制裁最終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而最近中美金融工作群組也在上海進行了會晤,美國的商界代表團之前也來華進行存取過,這次沙利文若真想與中國穩定經濟關系,那麽就應該改變錯誤做法,拿出具體的實際行動,取消對中國企業的所有限制措施。

其次要談的,就是在中國核心問題上,美方的一系列錯誤做法,那麽對此我們也定然向美方劃出紅線。台灣問題一直是中美關系最敏感的問題。中國明確表示,要想維持中美關系的穩定,美國不能只是口頭上表態,而應該更加明確地支持中國的統一,放棄模棱兩可的態度。

但是,美國認為台灣地區關乎美國亞太利益,因此不願意放棄與台灣官員之間的聯系。我們知道,台灣當局幾乎完全服從美國的意誌,而美國人也樂於利用這種影響力,利用「台灣牌」來達到遏制中國發展的目標。

中國方面也明確表示,美國在台海問題上的行為是在「玩火」。拜登政府明目張膽地與台灣當局保持密切聯系,並不會影響中國推動兩岸統一行程的決心。

相信美國政府還有三個月就要換班,那麽這屆美國政府為了「站好最後一班崗」,也不會采取過激的行為來破壞中美關系。而對於沙利文此次到訪,很有可能是為了求穩而來的。因為一方面可以傾聽中國的聲音,來在任期內為中美關系做出一些貢獻,另一方面也不想讓自己背負得罪中國的罵名。

不過對於這次沙利文的存取,也不必抱有過多期待,美國的態度主要是想透過談話,來維持表面上的對話。美方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好」兩國的分歧和爭議,以確保局勢的整體穩定。但是,想要讓美方主動發力改善中美關系,目前來看還不太可能。若沙利文繼續在中國挑戰中國的底線,那麽我們也不介意再「訓」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