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直指全國前三,中部大省盯上了新賽道

2024-09-30推薦

中部大省河南,不斷發力汽車產業。

近日,開封市人民政府釋出了【紮實推進2024年下半年經濟穩進向好若幹措施】,其中特別提到——加快鄭開300萬輛汽車產業帶。

在今年4月,河南省鄭州都市圈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鄭州都市圈產業協同發展規劃】,其中明確提出,要將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等打造為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幾乎同一時間,河南公布「鄭州都市圈8條重點產業帶(鏈)」,鄭開汽車產業帶正是其中之一。根據當地的規劃,預計到2030年,鄭開地區的汽車產量將達到300萬輛。

據了解,鄭開汽車產業帶,以鄭州、開封之間已有的汽車產業帶為核心,在河南全省汽車產量中占比九成。盡管2023年河南全省的整車產量同比增長超50%,但僅僅是首次突破100萬輛。

放眼全國,汽車年產量能達到300萬輛的城市,僅僅有廣州。2023年,廣州汽車產量318萬輛,位居全國第一;重慶汽車產量230萬輛,位居全國第二。同年,上海汽車產量為215.6萬輛。

想要達到年產量300萬輛汽車這一目標,鄭州和開封,該怎麽努力?

機遇來了?

以去年的數據觀察,全國汽車產量第一的城市,產量才能剛剛超過300萬輛,鄭州和開封,提出年產量300萬輛這一目標的底氣何在?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當下的國內汽車市場和整個汽車產業,正面臨一場悄無聲息的變革。

從產量和銷量看,最近幾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在不斷增長。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乘用車產銷量分別達2612.4萬輛和2606.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和10.6%。

在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袁博看來,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在不斷提升。此外,隨著市場的發展,合資車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減少,自主車企的市場份額在不斷提升,這也讓整個行業的市場格局發生深刻的變革。這一趨勢給予了鄭州、開封這類城市巨大的發展機遇。

盡管目前合資品牌已被逼至40%‍市場份額紅線,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情況。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去年8月的一場活動上表示,2025年,中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有望提高到70%。

中信證券一份研報中指出,由於響應市場需求變化遲緩、戰略決策落後,合資品牌普遍錯過了國內2020—2022年新能源滲透率快速提高的紅利期。長期來看,合資車企出清趨勢很難逆轉,原因在於當車型周期階段性走弱且難以快速叠代車型矩陣從而扭轉頹勢的情況下,主機廠很容易進入到一個量價齊跌的「死亡螺旋」,疊加國內新能源企業正處於洗牌期,市場決策相對較慢的合資車企更難突圍。‍‍‍‍‍

目前國內部份汽車強市,產量的一大部份來源於合資品牌。而鄭州和開封,在汽車領域,最近幾年則押註自主品牌和新能源品牌。

作為比亞迪布局在中部地區的重要生產基地,鄭州比亞迪於2021年9月與鄭州航空港區簽約,37天內實作專案開工,17個月順利投產。

比亞迪鄭州基地廠區航拍 圖/圖蟲創意

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4月,鄭州比亞迪工廠正式投產,當年完成產值334.7億元,生產整車超20萬輛,生產動力電池及儲能7GWh。不過,目前比亞迪鄭州工廠還僅僅是建設好一部份,鄭州的三期工廠還在建設中。

比亞迪王朝網總經理路天對媒體表示,鄭州基地是比亞迪目前連片面積最大的整車基地,可進行全產業鏈核心環節的生產制造,如整車、核心零部件、電池等。

此外,總部位於安徽蕪湖的奇瑞汽車,早在2010年的時候,就在開封設立了生產基地。該基地主要生產「開瑞」「捷途」等品牌的多款車型,涵蓋了SUV、麪包車、輕卡等細分市場。目前奇瑞汽車已成為開封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的龍頭企業,帶動了一大批企業落戶開封。

同城化與產業分工

值得註意的是,與不少省份規劃重點某一城市的汽車產業不同的是,河南省更強調鄭開汽車產業帶。這與鄭開同城化發展的戰略息息相關。

兩城「牽手」發展的故事,從2005年就已經開始。當年,河南提出了鄭汴一體化發展戰略,並寫入省「十一五」規劃。2011年9月,國務院批復了【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鄭汴一體化」發展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2020年,中財委第六次會議明確,要推進鄭州與開封同城化,「一體化」升級為「同城化」,鄭開兩地發展邁入新階段。

「比亞迪鄭州工廠,就建在鄭州和開封的交界處。」袁博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他看來這一選擇不僅考慮了土地價格和方方面面的建廠成本,更對兩城的汽車產業發展都有較好的促進作用。

事實上,在國內其他城市,由於汽車產業的工業鏈條非常長,臨近城市之間相互協作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去年全國汽車產量第一的城市廣州,與同省城市佛山有著「廣佛一體化」區域的戰略,而在汽車產業方面,廣州更傾向於整車生產,佛山則更關註於零部件生產。

而鄭開汽車產業帶,除了「共享」比亞迪鄭州工廠發展成果,開封也在大力興建產業的相關配套。

據了解,開封逐步形成了以奇瑞汽車為龍頭的開封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依托比亞迪建設的尉氏縣6個零部件產業園、產城融合示範區的上汽零部件產業園等中心點,吸引了住成電裝、亞普汽車等一批國內外500強企業入駐,去年完成產值近200億元,產業集聚已初具規模。

此外,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對於鄭州乃至整個河南的產業布局而言,多年來,再造一個「富士康」一直是其重要的願望。

「再造一個‘富士康’可以是汽車產業、生物制藥產業,也可以是精密儀器或先進裝備產業等。以當前河南的比較優勢,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最具有成為比肩甚至超越富士康貢獻度的產業,因此,汽車產業必將成為河南人再造一個‘富士康’的理想產業。」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表示。

鄭州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鄭州汽車產量43.07萬輛,增長77%,其中新能源汽車21.87萬輛,增長10.42倍。除了2030年鄭開汽車產業帶年產量300萬輛的遠景目標,最近鄭州還提出,力爭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150萬輛的近期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富士康同河南省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根據協定,河南省政府將支持富士康在鄭州建設新事業總部,加快推動新能源汽車整車、儲能電池等專案落地實施。這一總部選址位於鄭東新區。

如何揚長避短

在宋向清看來,鄭開汽車產業帶建設不是「一時興起」,而是「蓄謀已久」,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年產300萬輛汽車的雄大抱負,瞄準的不僅僅是擦亮河南省高科技、新能源和國際性產業經濟發展的王牌,而且旨在形成以汽車制造、研發、銷售及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高質素、可持續的產業集群。‌因此鄭開汽車產業帶的規劃布局是河南產業經濟版圖中可以濃墨重彩的一筆,是河南打造新質生產力,推動全面高質素發展中可以寄予厚望的一環。

在他看來,鄭開汽車帶的優勢在於汽車產業體系相對健全,產業鏈比較完整,產業集群及集群效應已經凸現,人才、技術、資金和政策等汽車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四大件」均具備。

「鄭開汽車帶受益於整個河南汽車產業鏈。河南有不少產業鏈上的‘隱形冠軍’,比如焦作的多氟多是生產六氟磷酸鋰的龍頭企業,新鄉的豫北轉向專攻汽車轉向系統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制造,許昌的許繼電氣生產充電樁為新能源汽車提供配套器材,鄭州的氣凝膠生產商泛銳熠輝為動力電池提供安全保障。河南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已達600余家,在河南基本形成了從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再到整車、配套器材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袁博說。

但從長遠發展,目前這些優勢是遠遠不夠的。

在袁博看來,本地培養的高質素人才和本地產學研一體化不足,可能是鄭開汽車帶未來需要直面的問題。

「汽車的新能源化伴隨的另外一個重要趨勢就是智能化,包括自動駕駛等,都是汽車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這些需要產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形成緊密的合作。但不論鄭州還是開封,本地都相對缺乏在智能網聯方面科研能力在全國位居領先的合作單位,這是鄭開汽車帶需要直面並解決的。」袁博說。

作者:趙越

編輯:孫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