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斯克戰役的出現,讓中美博弈提速,雙方進入戰略決戰階段?沒有後路的普京,把後院都對中國開放。為何說庫爾斯克戰役,讓中美博弈提速?普京對中國又開放了什麽後院?
據環球網報道,俄羅斯國防部釋出通報稱,截至8月24日,烏軍在庫爾斯克的損失已經超過5000人。同時,俄軍正在全力向烏東重鎮紅軍城推進,若能奪取這個地區,就接近控制整個頓涅茨克。而在激戰10多天後,烏軍也終於撐不住,已經將部份軍隊撤出庫爾斯克。可以看到,庫爾斯克戰役的拐點已經出現,局面正在向對俄軍有利的方向發展。
然而,或許連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都沒想到,自己孤註一擲實施的軍事行動,不僅會影響俄烏沖突的走向,也讓一場全球性戰略決戰提速。有分析指出,俄烏沖突的本質,就是俄羅斯與整個西方陣營的對抗。庫爾斯克戰役的出現,進一步說明美西方迫不及待想要俄羅斯崩潰,然後再集中力量對付中國,從而讓他們能永久占據世界「霸主」地位。從這個角度看,就能明白俄羅斯不僅在為自己的存亡而戰,還為了廣大非西方國家的利益、話語權承擔巨大的軍事壓力。
因此我們能看到,在俄烏沖突爆發後,即便美西方國家利用「輿論霸權」,不斷宣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論調,試圖在國際舞台上孤立俄羅斯,但很多亞非拉國家不吃這套。在此前的瑞士「和平峰會」上,各國釋出的公報中,更是刪除了俄羅斯「侵略」的表述,改為「戰爭」一詞。顯然,很多國家已經看到了俄烏沖突的本質。
但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俄羅斯面臨的處境越發艱難。一方面,美西方的手段已經沒有底線,不僅對俄羅斯海外資產動手,還取消了援烏武器不得襲擊俄本土的限制;另一方面,能給俄羅斯實質性幫助的國家不多,而且某些國家態度反復不定。就在庫爾斯克激戰正酣之際,印度總理莫迪就現身基輔,與烏克蘭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協定。彭博社認為,印度此舉就是給美西方釋放訊號,表明新德裏當局願意「彌補」與西方的關系。莫迪的做法,對俄羅斯總統普京來說,顯然不是什麽好訊息。
面對嚴峻的局面,俄羅斯作出了決定,將更多利益讓給中國。在俄烏沖突爆發後,俄羅斯僅有的兩個後院,已經全部對華開放,一個是中亞地區,另一個是遠東地區。據俄羅斯衛星社報道,中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鐵路已經確定在今年10月開工。要知道,因為俄羅斯不願他國染指中亞,中吉烏鐵路擱置了20多年。但現在,深陷俄烏沖突的俄羅斯,已經無暇顧及中亞,美日等國已經頻繁插手該地區局勢。因此,俄羅斯與其讓美國控制中亞,不如讓域內各國與中國全面提升合作。
而在遠東地區事務上,俄羅斯已經對中國開放了重要港口海參崴,並同意舉行中俄朝關於圖們江通航的建設性對話。但更重要的是,此前中國轟炸機逼近美國本土,就是先飛抵俄羅斯在遠東的機場進行補給,然後與俄羅斯轟炸機組隊飛往白令海峽。這個情況,使得中國能從北到南,全面瓦解美國的「第一島鏈」戰略。俄羅斯也能透過與中方合作,保護自己的內陸腹地。
而對俄方出讓利益的舉動,中方進行了積極回應。近日,中國三路人馬出訪俄羅斯,表明在政治、外交、經濟、貿易等多個領域,中俄交流合作依然在穩步推進,並持續深化。在俄羅斯面臨美西方極限圍堵之際,中方此舉給俄方吃下了定心丸。獲得了這一層保障,普京可以更從容應對美西方的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