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來中國「見世面」的老外,還養不活淘金者

2024-08-03推薦

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周冰

編輯|周月明

題圖|視覺中國

看老外在中國的特種兵旅行vlog,以及他們「沒太見過世面」的樣子,已經成了中國網友的新版電子榨菜。

隨著越來越多國內城市加入144小時免簽政策,「China Travel」火遍全網。一時之間,景區、高鐵、大街上,到處「長滿」了外國人,中國人去到熱門景點,有時差點懷疑自己才是那個老外。

外國人紮堆來中國旅遊,帶動了入境遊的發展。

據攜程數據顯示,2024年二季度,享受144/72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54個國家的境外遊客,入境中國旅遊訂單環比一季度增長28%。享受該政策的國內23個城市,二季度入境遊訂單環比一季度增長42%。

這些增長數碼令不少從業者開始興奮。從頭部平台到小旅行社,從資深機構到初創團隊,各路人馬都蠢蠢欲動。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很快發現,這塊肉並不像想象中的那麽肥。

「144小時免簽政策最受益的還是那些廉價批次團。 」從業20多年的成都鼎文金旅旅行社的黃丹告訴虎嗅。

用跨境電商思路營運的創業者,很多行不通。 」頭部客製入境遊平台ChinaHighlights的品牌經理Nora告訴虎嗅。

想接住這波流量分一杯羹,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容易。

東南亞遊客最活躍

老外的一句「city不city」成了爆火網梗,折射出入境遊的火熱。

國家移民管理局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入境外國人1463.5萬人次,同比增長152.7%。其中,透過免簽入境854.2萬人次,占比52%,同比增長190.1%。

不過,或許與許多人想象的不一樣,最踴躍的並不是在社媒上活躍的歐美遊客,而多是中國的亞洲老鄰居。

據攜程國際版Trip.com平台2024年一季度數據顯示,入境旅遊預訂量同比增長超4倍,其中來自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入境遊客增長最明顯,分別激增10倍和9倍。據去哪兒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持馬來西亞、日本、哈薩克護照的預訂增幅最明顯,均在2.2倍以上。

活躍的東南亞遊客令一些入境遊公司嘗到了甜頭。

「2024年上半年相較於2018年同期,公司接待新加坡的訂單就增長了578%,業績增長1505%,接待馬來西亞訂單數量增加了119%,業績大增581%。」Nora告訴虎嗅。(ChinaHighlights大多訂單需要提前預定,2019年受疫情影響很多訂單取消未能成行,因此,2018年數據更能代表公司疫情前的水平)

東南亞地區之所以表現更為踴躍,主要得益於地理位置較近、文化相似、以及中國旅遊宣傳在東南亞做得相對較好。當然除了144小時免簽政策,此前中國也與馬來西亞、新加坡簽訂了30天免簽政策,這也是這兩個國家入境遊增速最快的原因之一。

相較於東南亞遊客來中國旅行的便利程度,其他地區的遊客則更易被其他因素幹擾。

比如以色列遊客。

「以往每年我們會接待五六個團,但是在巴以沖突爆發後訂單量大減,2023年一整年只接到一個訂單。」黃丹告訴虎嗅,在此之前,以色列一直是其旅行社長期合作的區域。

又比如美國。

美國在2024年4月中旬更新了對華旅遊警告,將到中國大陸旅行的警告級別定為第三級。美國旅行警告共分四級,級別越高警告越嚴重。其中,第三級為「重新考慮旅行」,意味著建議旅行者謹慎考慮前往相關國家或地區,同樣被美國列入該等級的國家還有巴布亞新畿內亞、新喀裏多尼亞等被認為是社會治安狀況惡劣的地區。旅遊行業業內人士表示,旅遊警告可能對美國民眾的來華意願有一定影響。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入境遊市場增速很快,但實際上,目前的市場規模跟疫情之前相比,差距仍然明顯。

2019年中國共接待海外遊客4910萬人次,其中超過三分之一是觀光休閑,當年國際旅遊收入達到1313億美元。而2024年上半年,入境中國的外國人數量為1460萬人,距離2019年的一半2455萬人次還有一段距離。

「今年七月份,我們旅行社接待了幾十位外國遊客,比2023年一整年的接待量還多,但還遠遠比不上疫情之前,在2019年,旅行社平均每個月都能接待上百位外國遊客。」黃丹告訴虎嗅。

不過,目前中國入境遊市場仍有很大的增長潛力。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預計下半年外國人到中國來旅遊的人數會超過1500萬人次,全年數據可能會恢復到2019年的80%以上。

入境遊一片藍海?

入境遊市場增速明顯,不少創業者開始將目光投向於此。

在小紅書上,有不少人已經瞄準入境遊行業,開始匹配資源、謀劃創業:有的有旅遊行業經驗和接待資源,有的精通出海廣告投放,這兩類人互相配合,打算共謀事業。還有不少有外語、旅行、跨境電商等相關技能的人也打算把入境遊作為自己的副業,來分一杯羹。

然而據虎嗅觀察,在小紅書的一個500人的入境交流對接群中,大多數人都發出了自己的具備的能力和需求,但極少見轉型入境遊成功的創業者。

有一位跨境電商從業者介紹了20個訂單給旅行社,但最終沒有一單能夠成交。 」Nora告訴虎嗅。據其描述,今年來,陸續有幾位從事跨境電商的人向旅行社尋求合作,這在之前是是從未有過的,跨境電商從業者想要借助自身海外獲客渠道豐富的優勢,介紹有入境遊需求的客戶給旅行社,再由旅行社為客戶提供接待服務。

「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在旅遊行業,最後轉換成客戶的難度會這麽大。以我們的理解,可能是他們把旅遊業想的過於簡單了。從社交媒體上獲客,到真正能為客人客製旅行需求,並把行程交付,整個業務鏈條建立起來,是非常長期的過程,並不是你把客戶交接到我這裏這麽簡單。」Nora總結說。

而在從業二十多年的黃丹看來,雖然現在入境遊炒的火熱, 但對於創業者來說,目前並不是入局入境遊的好時機。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入境遊市場並沒有想象中那麽大。

以2023年為例,入境遊客人次(不含港澳台同胞)遠遠少於出境遊、國內遊。根據國家統計局釋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3年入境遊客中外國人僅有1378萬人次,但國內出遊則達到48.9億人次,國內居民出境(不包含赴港澳台)也有2392萬人次。

2021年世界旅遊聯盟釋出的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報告顯示,2012年以來,三大旅遊市場中,國內旅遊市場保持年均 10% 的增幅,出境旅遊市場在 2012 年一度達到 18.40% 的歷史新高,而入境旅遊市場在 2012 年、2013年連續兩年下跌後,自 2014 年開始緩慢恢復,直至 2019 年才恢復到 2.9% 的增長水平,與國內遊、出境遊的高速發展形成鮮明對比。

「國內OTA平台途牛曾嘗試收購在客製入境遊領域的頭部企業ChinaHighlights,但經過他們的評估,覺得入境遊過於吃力不討好,最終並沒有成行。」Nora告訴虎嗅。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目前入境遊產品相對落後,路線也比較陳舊 ,對於初入行業的創業者來說,想要短時間內提升產品質素並不容易。

對國內遊來說,疫情雖然打擊了市場,但也倒逼國內供應端在有限的市場中卷出花樣,深度本地遊、個人化客製、文化創新遊層出不窮,三年裏,國內遊產品進步很大,走向了創新、豐富且深度。反觀入境遊產品卻沒有太大進步,很多大眾團還是20年前的老路線,再加上一些熱門網紅景點。

此外,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這波免簽政策更利好那些批次團或廉價團,比如滿是老年人的郵輪團,或半日遊、一日遊等快團,這類產品更適合成熟的旅行機構或平台。

這類產品的利潤空間本就不大。即使在一些創業者擅長的線上行銷領域,盈利空間也較為有限。

過境免簽政策帶來的大多是‘順便來中國看看’的遊客,而不是‘以中國為目的’的遊客 。」黃丹告訴虎嗅。

這兩種遊客的區別在於,前者往往需要碎片化的、短途的旅遊服務,後者在中國的停留時間往往更長、對中國深度遊產品的需求更高。更多地,可以將這次政策帶來的增長視作對外宣傳的機會,但在她看來,對於入境深度遊市場,這次政策並沒有起到太大的推進作用。

當然,對於創業者來說,雖有種種挑戰,但仍有一些成長空間。

比如最常規的移動支付程式繁瑣、辦理旅遊SIM卡不方便、國內APP使用缺少外文版本等,仍是外國人來中國最擔心的問題。此外還有一些國外的旅遊資訊網站資訊太陳舊未更新、景區難預約、外語服務相對匱乏、導航軟件使用不便等,這些痛點仍有待解決,背後可能藏著創業者的「商機」。

「China Travel」的火熱本身,可能沒法立刻拉動中國入境遊市場有質的飛躍。但重要的是,China Travel本身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它可以說是中國很長時間以來最成功的文化輸出。

外國人自己親眼來看看後,抹黑、歪曲中國的謠言都不攻自破。在YouTube搜尋」China Travel」,標題中最常見的關鍵詞就是「unexpected」 「not what we expected」——出乎意料。

外國人沒有預料到中國根本不是西方媒體口中那麽的落後、危險和邪惡。恰恰相反,中國很安全、便利,一位外國博主分享他在廣東淩晨的街道上,感慨世界上很少有地方這麽安靜和安全,另一位博主為第一次坐無人駕駛出租車興奮不已。

能一定程度上撕開西方媒體給中國蒙上的面紗,給中國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這本來就已經是入境遊好的開端了。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