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中國學者首次!北大嚴文明教授獲「終身成就獎」

2024-01-30推薦

第五屆「世界考古論壇」

日前在上海舉辦

北京大學 嚴文明教授

獲得 「終身成就獎」

世界考古論壇終身成就獎

是論壇對全球範圍內享譽盛名

學術造詣深厚, 學術成就卓越

對考古學領域影響廣泛而深遠的學者

頒授的最高榮譽

這是論壇首次 將該獎項

授予中國考古學家

△論壇現場

現場頒獎詞中提到

這不僅是對嚴文明先生在推進考古學科發展上的傑出貢獻的認可,更是對他不懈地向公眾宣傳考古學對於當代社會及人類共同未來重要性的肯定。

探賾尋幽,彰往察來

懷「農人」之道,耕耘不輟

以精進之心,篤行臻善

讓我們走近嚴文明教授的學術人生

共同領略他與考古相伴的日月春秋

△嚴文明先生近照

1932年,湖南省華容縣終南鄉嚴家灣的一戶人家迎來了家族長孫。懷著無限希冀,這個孩子被名之以 【舜典】「浚哲文明」的「文明」

1953年,年輕的嚴文明從湖南來到北京西郊的燕園。身後多舛的童年與少年時光成為一種底色,在北大,新的時間起點悄然劃下刻度。彼時至今,七十載光陰悠悠,他用幾十年如一日的學術躬耕詮釋了自己的名字,文德輝耀,照臨四方。

從北大走出的考古「農夫」

一位北大教授何以將自己稱作「農夫」?

在嚴文明2021年出版的文集 【耕耘記——流水年華】 的扉頁上,他寫道: 「我是一個農夫,一生耕耘不輟。」 如今獲得終身成就獎,他依舊淡然以農人自比: 「感謝給我崇高的榮譽,我不過勤於耕作,不問收獲罷了。」

△嚴文明先生在書房

而正是這樣一位從北大走出的考古學「農夫」,在日復一日被自謙地輕描淡寫的「耕作」中,用畢生心血締造了一個宏大瑰麗的學術世界。

嚴文明出生在湖南華容的山村。一路求學,他始終沒有放棄,在極端困難的處境下依然決定考大學。

我填誌願的時候,第一是北京大學,第二是北京大學,第三還是北京大學!我就要考北京大學!

嚴文明一心向往著北大,考上北大也是他人生的重要轉折點之一。

那時候從嶽陽去北京,要先乘火車到武昌,再轉輪渡到漢口,從漢口再次乘火車抵京。而嚴文明走過的路又不僅如此。童年時,日本人的炮火讓日子難以平靜,少年時又經歷了至親的疾病與離世,幾度輾轉,坎坷動蕩。

在北大,嚴文明與考古的結緣似乎是一種偶然。他本想考物理學,卻被錄取到了第三誌願歷史系。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偶然的相遇竟也碰撞出持久而熱烈的火花。

嚴文明對理科很感興趣也頗具天賦,在當時考古教研室主任 蘇秉琦 先生的建議下,結合自己的興趣與特長,他選擇了需要理科知識與技術的考古學作為自己的專業。

當時的歷史系主任是著名歷史學家 翦伯贊 先生,為嚴文明授課、引路的有 張政烺 鄧廣銘 齊思和 蘇秉琦 宿白 等著名的歷史與考古學者,此外,歷史系還邀請了來自蘇聯、德國、紐西蘭、埃及的外國專家交流授課。在學習歷史學與考古學的專業知識之余,地質地理系的 王嘉蔭 、中文系的 閻簡弼 等其他專業的老師所開設的相關課程,嚴文明也多有涉獵。北大廣闊的學術平台和多學科匯聚的優勢為嚴文明在考古學道路上的起步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嚴文明先生在田野考古一線

1956、1957年,嚴文明先跟隨 裴文中 先生赴內蒙古赤峰和林西一帶實習,又和全班同學一起在老師的帶領下在河北邯鄲實習,收獲頗豐。這兩次田野經歷中,對考古的熱愛與堅定在他心中紮下根來,嚴格的田野考古學訓練也為他之後從事考古學研究提供了知識與方法的支撐。

1958年畢業後,嚴文明留校任教,承擔新石器考古的教學與科研任務。在翦伯贊、蘇秉琦等先生們的指導和鼓勵下,嚴文明從仰韶文化研究起步,一點點拓寬學術道路,延展到研究整個中國文化的譜系。如此多開放、活躍、創新的想法從何而來,嚴文明依然歸結於北大: 「北大就是開創思想。」 他將北大比作沃土, 「它時時刻刻用各種新鮮的思想激勵我」。

「我為北大人,心中有明燈。」嚴文明在 【燕園情思】 中如是寫道。未名博雅,光景常新,誌氣不移,精神不衰。一代代北大人像嚴文明一樣,以這片沃土為起點,帶著相連的血脈與不斷的學脈,在祖國與人民需要的地方耕耘。

尋覓中華文明之源

嚴文明選擇新石器考古作為自己教學科研的主要方向,一方面是由於當時教研室的實際工作需要,另一方面是因為他認為新石器時期「最能反映考古學特點」,擁有較為豐富的文化遺存,又沒有別的學科知識可以依靠,需要發展一套考古學自身的理論的方法。

但他的視野又不僅限於新石器,從對仰韶文化的研究著手,他關註的時段覆蓋了新石器之前的舊石器和之後的夏商周,每一項研究都緊緊圍繞著中華文明的起源問題,進行不斷深入的探索。他成功探索出了中國史前考古開展聚落形態研究的有效方法,確立了從物質文化史研究向社會考古研究的新典範。

我們國家雖然有著浩如煙海的典籍文獻,但在沒有文獻留存和文獻留存較少的時代,尚且有著巨大的空白等待著考古學來填補。

我家裏種了30畝地,從稻谷的發芽到育秧、插秧,從除草、車水到最後的收獲,我都實際操作過。那時我們有早稻、中稻、晚稻,還有災患時救急的60天就能收獲的60天稻,這些稻谷我拿到手裏一看就能分清。

嚴文明對農活十分熟稔。這種與土地的親近延伸到學術上,嚴文明的思考依然帶著「農夫」和「耕作」的痕跡。他關註農業,從農業的起源著手,探尋中國文化形成和發展演變的問題。

△嚴文明先生在考古工地

文明的產生和農業的發展有著密切關聯。此前關於稻作農業的起源中心有多種說法,而嚴文明從考古學的視角提出,長江流域才是稻作農業起源的中心。在長江流域發現的史前栽培稻遺存證明了稻作農業的長江起源說,中國其他地區、東北亞、印度和東南亞的稻作文明都是受到長江流域的影響。

粟作農業的起源與發展地在黃河流域,黃河、長江這兩大河流域對周邊地區產生巨大影響,形成了一種有中心、主體和外圍的整體,這就是嚴文明提出的 「重瓣花朵」 格局:中原好比花心,是中國史前文化的中心。圍繞中心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主體,主體部份涉及的山東、燕遼、甘青、江浙、湘鄂、巴蜀等文化區都好比內圈的花瓣。在內圈之外,還有外圈的花瓣,如閩台、粵桂、滇、康藏、新疆、內蒙古、東北等文化區。這三重結構組成的花朵,每部份之間都緊緊相連、不能分離,具有文化上高度的向心力與凝聚力。

「重瓣花朵」的比喻既精準形象,又頗具詩意,這也恰恰與嚴文明一直以來的學術主張和學術風格暗合。他曾說過: 「考古是一門科學,又是一種藝術。」 在科學的嚴謹求實與藝術的優美精妙之間,他達到一種美妙而融匯的境界。

面向世界與未來的考古學

此次為嚴文明授予終身成就獎的頒獎詞裏,「宣傳」是一個關鍵詞。在學者與教師的雙重身份下,嚴文明始終致力於將考古的成果與價值傳播向更多人、更廣闊的世界,在學術研究和學術研究之外的層面,都為中國乃至世界考古學科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倡導考古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的多學科研究方法,並不遺余力地推動中國考古學的國際化,是中國考古學學科發展的重要領導者和中國考古學界的一面旗幟。在以嚴文明為代表的中國考古人的推動下,我們國家的考古學不斷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走向更加光明燦爛的前方。

「重瓣花朵」結構的提出是在一次國際會議上。1986年,「中國古代史與社會科學一般法則」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美國維珍尼亞州舉行,嚴文明在研討會上宣讀論文【中國史前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在論文中,「重瓣花朵」這一後來聞名於考古學界的名詞被首次提及。

這是嚴文明在國際學術舞台上表達與交流的一個小小縮影。八九十年代,在美國、日本、南韓等地主辦的重要國際會議上,他幾乎每年都發表重要學術報告,引起國內外學術界對長江流域稻作起源問題的關註。他也曾參與或牽頭與美國、日本等國家的考古學者和機構的合作,一些當年的跨國合作延續至今,成果頗豐。

△仙人洞吊桶環中美聯合考古隊合影(第一排右三為嚴文明)

在眾多學生眼中,嚴文明先生是非常會當老師的考古學家。他先後主持了20余次重要田野考古發掘或調查專案,足跡走遍大江南北,正是立足田野的厚積薄發使他具有了學術上的前瞻性。

當老師的好處,是它逼著你不能只研究個地方,要懂全國的,甚至還要懂一點世界的,要懂考古學的方法理論,還要能指導學生進行田野考古,要告訴學生怎麽學習和怎麽研究。教學相長,我是真正體會到了。

在北大的講台上執教多年,嚴文明培養了一屆屆考古學子,堪稱桃李滿天下。這些學生裏有一批來自海外的留學生。

北大考古專業從恢復高考時就開始接收留學生,19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的這些海外「進修生」,是新中國考古的第一批見習者,後來均成為海外中國考古學研究的中堅力量,也透過北大這段留學經歷搭建了國際學術交流的網絡,成為中外合作考古的重要代表。

嚴文明先生從1977年開始擔任導師,據不完全統計,先後指導了來自德國、英國、法國、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紐西蘭、以色列、日本、越南等十余個國家地區近二十名進修生,並因此對海外的中國考古學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敞開胸懷,眼光向前。嚴文明推動著中國考古學被世界了解又影響世界,也不遺余力地支持引導國內考古的後學,為考古學的明天積蓄力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嚴文明多次表達,中國「是可以產生考古學大師的地方」。他希冀並歡迎著年輕的力量加入到考古學研究的事業中來,鼓勵他們敢於吃苦,講求方法,廣博涉獵,嚴謹負責,在考古的道路上找到樂趣、享受其中。

漫漫修遠路,前途有光明!

這是八十歲生日時嚴文明給自己寫下的一首詩的末句。回望征途千山遠,翹首前路萬木春。代代相承,奮鬥不息,考古學的明天,必然是光明在前。

參考資料:

嚴文明:【丹霞集——考古學拾零】,文物出版社,2019年9月。

嚴文明:【耕耘記——流水年華】,文物出版社,2021年9月。


來源 | 北京大學融媒體中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人民日報、中國考古網

編輯| 吳星潼

圖片丨 受訪者提供、 人民日報

排版 | 王俊曄

責編丨 戴璐瑤

<<左右滑動檢視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