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懂得看畫,懂得欣賞美

2024-06-24推薦

■ 譫小語

英國科陶德藝術學院建立人之一羅拔·威特爵士撰寫的【科陶德藝術啟蒙課】一書,在前言中就開宗明義:他要面對的,是「對畫作和繪畫沒有專業知識,但又對其感興趣並經常流連於公共和私人畫廊及各類畫展的讀者朋友」,因此,他在書中對基本的繪畫知識做了介紹,如素描、色彩、光與影、構圖、處理手法、方法和材料,直至畫作的展示。這些知識之前不是沒有人講解過,只是,「當下的藝術評論充斥著學究氣,或者太專業化,學術性太強」,只可能在專業的小圈子裏形成影響,因此威特爵士要為大多數普通觀者深入淺出地講解這些藝術問題。【科陶德藝術啟蒙課】正是這樣一本看畫指南。

【科陶德藝術啟蒙課】 [英]羅拔·克萊蒙特特·威特 著[紐西蘭]傅穎達 傅語嫣 譯 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威特開篇即指出,面對一幅名畫,最令人沮喪的莫過於不知道它是哪個時代創作的。不可否認,偉大的藝術都是永恒的,都是超越時代的,但每一幅傑作的誕生都和它的時代環境密切相關。那些偉大的藝術家往往是在一種藝術潮流中湧現出來的,是一批藝術家中的佼佼者,他們共同創造了某一輝煌時期,其後引來無數追隨者模仿和學習,形成畫派。當人們厭倦了重復,整個藝術發展就進入低谷期,於是新的潮流、畫派又在醞釀之中……通常情況下,藝術就是在這樣的迴圈往復中不斷前進。我們不難從中得出結論,看一幅畫首先不是看它的畫面內容、技法運用和主題表現,而是先要知道它在藝術史中的座標定位、它是在什麽樣的藝術潮流下出現的、畫家是屬於哪個畫派還是獨樹一幟……否則,就只能是盲人摸象,難窺全豹。

某件作品以及某個畫派,其最終的面貌、風格的形成,都在很大程度上投射著民族、社會、宗教、國家、地域,乃至氣候、地理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也許有人認為很多天才藝術家是完全憑依自己的靈感進行創作的,但威特認為,一個畫家的靈感很大程度上源於耳濡目染的日常生活,源於其幼時養成的風俗習慣。他說:「藝術家會相當精確地將以上因素以自己的性情和習慣透過藝術再現出來,他們通常會采用最信手拈來和最為熟悉的東西。」盡管文明的碰撞與融合在不斷縮小差異,但我們在欣賞絕大部份公認的世界名作的時候,會發現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威特以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畫家和佛羅倫斯畫家的群體性差異論證這一現象。他說提香、帕爾馬等威尼斯畫派代表性畫家的畫作中,人物形象一般身材健碩,擁有一頭金發,而波提切利、基蘭達約和達·芬奇等佛羅倫斯畫家筆下的人物則面目清秀、身材苗條。這是因為,佛羅倫斯與威尼斯兩個城市本身在歷史、族裔、政府管理模式上就存在很大差別。甚至在宗教畫中,畫家也多是從身邊的熟人中挑選模特,比如利皮畫的聖母多是他的妻子,基蘭達約的壁畫裏則基本都是他周圍的男男女女。因此,知道一幅畫在繪畫史上的位置之後,接下來要知道的是畫家創作的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正如中國文藝批評講「知人論世」,了解一幅名畫,無疑要了解畫作產生的土壤,了解畫家的生活場景。

而畫家的天賦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一個傑出的畫家可能是一批藝術家中的佼佼者,是時代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但威特強調,「最終決定他在藝術世界所處地位的」,「是其自身的創新能力與個人天賦」。必須承認,在藝術的世界裏,有些高度是單靠勤奮、刻苦永遠也無法抵達的。我們看一個畫派中最優秀的那些畫家,他們的作品裏一定有這個畫派共同的特征,也一定有與其他畫家迥然不同的標誌,他們恰恰是因此才成就其個人風格。畫家的藝術個性與其天賦有關,也與其生平經歷、個性性格有關。從這個意義上說,同一位畫家不同時期,甚至同一時期的作品,也會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比如晚期作品可能比早期作品成熟,同一時期作品可能因金主的要求而風格不同,甚或畫家偶爾突發奇想留下不一樣的作品,等等。那些極具代表性的、代表畫家最高成就的作品,只是他全部作品的一部份,甚至是很少的一部份。因此,我們通常所說的一個畫家的藝術風格只是簡而言之、統而論之,一定不是畫家的全部。這一點,在看畫的時候尤其應該清楚。

至於作品的主題,威特表示,這當然是看畫人進入作品之後首先要考慮的要素,但有時候主題的重要性可能被誇大了。他說,繪畫史上藝術巔峰時期的傑作,其主題往往是無足輕重的;越是藝術發展處於凡俗平庸時期,主題便越是被強調。一幅畫作基本的繪畫品質是線條、色彩、明暗關系及其和諧有序的配比,唯有這些方法運用自如,才能談主題問題。但是,有一種題材的繪畫,其主題無疑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歷史畫。歷史題材繪畫第一要務就是再現歷史事件、歷史場景。此外,宗教、神話、寓言類作品也在相當程度上具有這一特征。所以,我們欣賞這類繪畫作品時,必須了解其創作背景和表現主題,否則就只能看到你眼睛看到的東西,而無法理解其深刻的寓意。對於肖像畫、風景畫、風俗畫等西方傳統繪畫,作者都分門別類對其形成、發展、主題表現和代表性作品進行了講解。

本書譯者在譯序中提到:威特爵士曾以日本繪畫作為東方繪畫的代表與西方繪畫做比較。而眾所周知,中國的繪畫藝術源遠流長,璀璨之作不知凡幾。諸如透視法的提出,從現有文獻上看,中國比歐洲早了近千年。之所以中國後來沒有大量透視作品產生,是主流文人畫興起以後不屑於進行「形」的描摹,而更註重「意」的傳達。即便如此,依然有宋代界畫、寫真畫的寫實主義巔峰作品湧現。只是時至今日,絕大多數人依然不知道中國古代繪畫理論和繪畫作品中早有透視和寫實,也因此,忍不住還是要再說一句:藝術的啟蒙,不可或缺;中國文化藝術的傳播,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