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中國陸上最大油田加速「追風逐光」

2024-06-16推薦

新華社哈爾濱6月15日電(記者孫曉宇、陳誌豪、張宇琪)大慶喇嘛甸油田低碳示範區,數萬塊光伏板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一台台風機轉動著巨大的葉片,二者源源不斷地輸出綠色電力,驅動遠處的抽油機作業。作為中國陸上最大油田,大慶油田正加速「追風逐光」能源轉型之旅。

這是大慶喇嘛甸油田低碳示範區喇五光伏基地(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曉宇 攝

「這個月底,光伏一期和風電一期工程就能完工,年發電量可達3.5億度。」大慶油田第六采油廠新能源辦公室幹事劉美洲說,光伏一二期和風電一二期工程建成投產後,年發電量5.78億度,可替代全廠約50%的電力能耗。

「我們開采的喇嘛甸油田綜合含水率已達97%以上,即從地下采出的每噸油水氣混合物中,原油不到3%,97%都是水。」劉美洲說,由於綜合含水率高、開采能耗高,第六采油廠透過數碼化建設開展能源綜合管控,實行清潔能源替代,探索一條老油田的綠色發展新路。

在大慶喇嘛甸油田雙碳智慧指揮中心,大螢幕上顯示著「多能互補整體布局圖」,其中規劃建設29台風機、13萬塊光伏板、5座熱泵站、1套制氫裝置、2套儲能裝置等設施。

這是大慶喇嘛甸油田低碳示範區的光伏發電板和風力發電機(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曉宇 攝

「我們規劃建設新能源產能規模26.8萬千瓦,形成外側先風機後光伏,內側熱能綜合利用的布局,與油、氣生產工藝深度融合,短期內快速實作清潔能源替代。」大慶油田第六采油廠新能源辦公室幹事李晶說。

李晶告訴記者,第六采油廠正在喇二淺冷站開展制氫先導性實驗,制氫規模為1000立方米每小時,氫氣按照5.9%的比例就地摻入天然氣管網,透過綠電、綠氫耦合,打通氫能「制、產、輸、用」全路徑。目前專案正在設計階段,將為大慶油田氫能大基地建設積累經驗。

能源行業是中國實作「雙碳」目標的重點領域。2023年,中國國家能源局印發【加快油氣勘探開發與新能源融合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推動傳統油氣生產向綜合能源開發利用和新材料制造基地轉型發展。

光伏發電驅動的采油機在作業(6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曉宇 攝

一些老油區逐步進入開發後期,面臨穩產難度大、生產成本高等問題。中國提出,「十四五」時期,統籌推進油氣供應安全和綠色發展,推動老油區以油氣產業為基礎加強新能源新材料新業務開發利用。

在原油產量保持5000萬噸以上穩產27年、4000萬噸以上穩產12年之後,2023年,大慶油田原油連續9年保持3000萬噸以上,原油產量創近年新高。開發60多年來,大慶油田累計生產原油超過25億噸,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貢獻力量。

作為中國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大慶油田近年來積極探索綠色轉型新模式,逐步從單一的石油開采向多能互補的能源格局邁進。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大慶油田新能源在運專案發電量達1.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8.3%。截至5月末,大慶油田新能源累計發電量約7.5億千瓦時。

「經過3年發展,我們的新能源產業已逐漸由對內清潔替代向對外集中供能轉變。」大慶油田新能源事業部經理龐誌慶說,他們像抓油氣產量一樣抓新能源,使大慶油田由傳統的油氣供應商向「油氣熱電氫」全方位的綜合能源供應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