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魏建軍親測,長城打響智駕反擊戰?

2024-04-17推薦

(文/張家棟 編輯/張廣凱)

近年來,在小鵬、華為、小米等跨界造車廠商對於智能化技術的推動下,得「智駕」者得天下越來越接近實作。

不過,隨著智能駕駛體驗愈發被看重,智駕頭部陣營的準入門檻也隨之越來越高。當L2級自動駕駛已經近乎成為新能源市場的標配,一直不願與新勢力們正面沖突的傳統車企,正面臨著使用者對於其高階智駕技術儲備的質疑。

4月15日,在這個長城董事長魏建軍提前3天發出預告的時間,魏建軍走入了長城汽車的影片直播,並與技術部門一同對長城汽車的最新智駕技術無圖(無高精地圖)城市NOA能力進行了實測。

在本次直播中,長城選擇了大本營長城保定作為測試地點,並將測試時間挑選在了午間通勤高峰時期。在長城汽車智能駕駛高級總監姜海鵬看來,「如果能夠在保定這樣能夠代表中國二三線城市復雜多變路況的城市完成挑戰,那麽未來的NOA全國開圖,也將更具信心。」

在1小時的路測中,長城的無圖城市NOA實作了全程除駕駛員換手外的僅1次接管成績。該測試的城區智駕總裏程共計16.6km,其中也涉及了使用者在城區開車常見的多種駕車場景:

1.混雜多岔口通行:導航變道、多岔口轉彎、超寬車道無車道線行駛;

2.復雜鬧市穿行:道路侵占避讓、車輛/行人避讓、車輛/行人繞行、無保護復雜路口通行。

從本次直播來看,無論面對復雜的「六道口」到狹窄的街道,還是交通指示牌不完善,非標準道路多,行人,非機動車輛穿行,亦或是臨時施工的障礙,長城城區智駕系統的表現都堪稱出色。

除了精準辨識多路口情況下正確拐入;系統還可在鬧市對行人與非機動車輛避讓繞行,並根據路線規劃成功提前變道;行駛過程中,該系統還能夠面對車輛突發事件進行車輛博弈,這也展現了長城在感知能力出眾之外,對於擬人的規控策略。

如果以本次直播呈現的數據結果來看,長城在城市NOA的整體展現水準,已經完全可以列入現階段的智駕第一梯隊當中。

但本次直播表現令人驚艷的同時,也有不少使用者提出了疑惑,近年來在行銷上略顯混亂,新能源技術推廣不順的長城,為何突然能夠掏出如此出眾的智駕技術,長城又能否憑借智駕打響市場的反擊戰呢。

回顧長城智能駕駛的布局,或特許以對這些疑問做出解答。

「走彎路」的長城

長城對智能駕駛上的投入可以算得上是傳統車企中最早的一批,甚至在榮威提出互聯網汽車概念前的2015年,長城便已經開啟了自身的智能駕駛戰略。

2018年,長城便已經在哈弗與WEY品牌車型上搭載了L2級自動駕駛系統,並具備了長距離的循跡倒車功能。

2019年,長城孵化了自動駕駛技術公司毫末智行,截至目前,毫末經過四輪融資,拿到數十億元投資,量產的智駕產品上車長城 20 多款車型。據統計,在2022年,長城汽車搭載L2自動駕駛技術車型的滲透率已達到68%,遠超行業34.5%水平。

也正因為此,外界在提及長城智駕能力時,常常將其與毫末智行相繫結。

但恰恰是由於較早的布局,致使長城的智能化發展遭遇了桎梏。據悉,在Pre-A輪融資之後,深度繫結高通智駕芯片也讓毫末智行吃了不少虧,此前,毫末智行ICU3.0智駕平台采用的是高通SA8540P+SA9000P雙芯片組合,單芯整體算力能達到360TOPS,但AI算力僅有50 TOPS-100 TOPS。

而根據行業專家給出的建議,200 TOPS以下的中低算力平台主打的是行泊一體、高速NOA,想要實作城市NOA還是需要200 TOPS以上的高算力平台。

由於硬件算力的不足,近年長城在智駕領域只能眼睜睜看著小鵬、華為等後來者走向「開城」之戰,自身卻始終沒能邁入城市NOA的領域。

而本次長城城市NOA系統的打造,則正是其改用輝達Orin-X高算力域控平台,將算力提升至200TOPS以上並實作高度適配的結果。

打響智駕反擊戰

當然,促成長城在智駕領域突然激進的不止是智能化領域的競爭加劇。從整體市場來看,魏建軍親自來為長城智駕加持,也展現了長城目前遭遇的市場難題。

根據長城去年銷量數據2023年,長城汽車總銷量為123萬輛,同比增幅為15%,其中,燃油車銷量96.8萬輛,同比增幅不足4%,而新能源汽車銷量為26.2萬輛,對應的滲透率約21%,整體仍落後於整個車市10.6%。

除此之外,在財報方面連續兩年的凈利潤下滑背後,是高達40億元的廣告服務費,以及電動化與智能化高額研發費用的難以變現,長城不得不想辦法進一步做出改變。

今年年初,魏建軍曾在內部會議上反思,「長城好像變得不會賣車了。」

為了轉變上述兩點困境,長城開始讓這位執著於技術研發的領導人走向台前,為旗下新技術、新產品做宣傳。

魏建軍入駐微博後,先是親自為坦克700月台,隨後又光臨小米SU7釋出會,再到直播實測智駕新技術,足以證明長城正在行銷層面向新時代轉變的思維。

不過,只有聲量與流量顯然不足以解決長城近年在技術端難以出圈的燃眉之急。

所以,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們能夠在廣州車展上看到長城「明年城市NOA落地100城」的入局吶喊。今年3月,長城又被曝出引入元戎啟行做為第二家智能駕駛供應商,主要面向端到端的智能駕駛方案。顯然,無論對外還是對內,長城都在加速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技術落地與競爭。

以本次城市NOA為例,目前,長城已打通最新智駕系統Coffee Pilot Ultra(簡稱CP Ultra)與Orin-X域控平台之間的軟硬件協同。

在外部,長城汽車投重金打造了九州超算中心,總算力規模達1.64EFLOPS,實作5T/秒的高效能儲存,以及通訊頻寬3.7TB/秒的高效能網絡,為模型訓練提供堅實的算力底座。

在AI叠代能力上,一體化智駕大模型——SEE(Safety安全、Efficiency高效、Experienced體驗)則能夠實作感知決策一體化的鏈路整合,基於深度學習技術,透過投餵數據對模型進行聯合訓練。令整套智駕系統可以透過不斷學習和適應新的駕駛環境,精確應對復雜路況,提升駕駛效率和舒適度。

值得肯定的是,面對高階智駕技術全面進入「加速開城」與強化體驗的2024年,在智駕領域沈寂已久長城透過董事長的親自直播,終於開出了響亮的一槍。

但對於長城而言,一方面高階智駕早已是新造車的優勢標簽,另一方面,其他傳統車企也正試圖透過與國內智駕方案解決上的深度繫結加速最新技術上車。在此環境下,證明自身擁有第一梯隊的技術能力,僅僅是長城重回主流智駕賽道的第一步,至於長城能否借此吹響智駕反擊戰的號角,則仍需其全地形NOA技術在市場中經歷檢驗以及與競品的全面對比後,才能得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