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效率提高300%!中國再獲重大突破,從海水中提取巨大能源

2024-04-01推薦

不得不承認,歐美國家在很多方面依然掌握著核心科技,中國在一些領域與它們還存在一定差距,就拿生命科技領域為例,以美國哈佛大學為首的頂尖科研機構,在這方面就早早做了布局。

早在2013年,哈佛大學科學家就發現,透過細胞損傷修復能力增強技術,可以讓實驗動物的生存時間增長31%,其體力、認知和運用能力也回到了青春狀態。

這一重大發現於2018年被成功轉化為了哈佛衰老幹預產品瑞維拓(Revigorator),並與DNA雙螺旋、納米等人類顛覆性科技成果一同,被載入了【自然】雜誌創刊150周年綜述中。

比爾·蓋茨、朱克伯格、馬斯克等眾多全球頂級富豪,以及沙特王室的Hevolution基金等,紛紛投入巨資加入到了這場衰老幹預技術的研發競賽中。

股神巴菲特更是早早看到了巨大商機,把瑞維拓引入到日本最大的電商平台,賺得盆滿缽滿。而瑞維拓背後的衰老幹預技術,引起了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視,被其列為「重點推進科技專案」之一,以期解決日本國內日益老齡化的問題。

但在很多領域,中國科學家正在不斷取得突破。

近期,東北師範大學在官網上釋出重磅訊息,其校朱廣山教授課題組針對海水提鈾現有的挑戰,設計了一種多孔芳香骨架(PAFs)電極材料,獲得的電極材料在電場作用下可以快速、高容量、選擇性地從海水中提取鈾。

相關研究發表在了美國化學會旗艦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上,成果一經發表,隨即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和新聞媒體的廣泛關註。

權威檢測數據顯示,1噸海水裏面只有3.3毫克鈾,從海水提鈾堪比大海撈針。而東北師範大學此次研發的新材料,形狀像一塊普通抹布,但放進海水中通電,一斤布料就能提取6300毫克鈾,比傳統方法快300%!

在中國科研團隊的研究中,科學家們估計全球海水中約有45 億噸鈾資源,這幾乎是陸地上鈾資源的1000倍。不過海中鈾資源雖然豐富,但是濃度卻很低,要想從中提取鈾化合物,實作海水鈾資源開采,難度很高。此次成就不僅對中國核能行業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全球核能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選擇。

然而,盡管中國海水提鈾技術的前景廣闊,並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但目前海水提鈾技術仍然處於初級階段,離實際套用還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加大科研力度,不斷完善和提升這項技術。

與此同時,其他人並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如今,巴菲特旗下供應鏈巨頭麥基利恩,又將瑞維拓引入了京東、天貓等中國電商平台,盡管1500元的價格不算便宜,但對中國高凈值人群依然吸重力十足。

面對如此大的差距,中國科學家並未氣餒。2023年8月,世界權威雜誌【自然】釋出的自然指數榜單顯示,中國在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貢獻,首次超越了長期霸占榜首的美國,躍居第一。

盡管這些研究在套用轉化方面,還不足以撼動以瑞維拓為代表的哈佛衰老幹預核心技術的領先地位,但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中國在該領域的不斷積累和沈澱,實作海水提鈾技術這樣的彎道超車,是非常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