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陜西渭南一小區維修改造反而改成危房!承諾三年回遷無進展

2024-03-25推薦

央廣網北京3月25日訊息(總台中國之聲記者任夢巖)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工程,更是重大的民生工程。陜西省渭南市市屬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從2019年啟動「三供一業」維修改造,所謂「三供一業」指的就是供水、供電、供熱和物業管理,從改造內容上講,類似於老舊小區的改造。

這樣的民生工程,對渭南紡織廠小區來說,卻引發了新問題。小區居民透過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熱線400-800-0088反映,2020年渭紡小區改造時,8號樓北側的排汙管道破損堵塞近一個月,所有的排水都匯集到了該建築物北側滲漏坑內。鑒定報告顯示,8號樓危險性等級為D級,構成整棟危房。

發現問題後,2021年7月起,小區3-10號樓超過200戶居民陸續搬走,由渭南市臨渭區政府安排緊急避險,多數人搬至安置房「東城苑」小區內,並承諾三年內讓居民原址回遷。如今,三年之期將至,小區的拆遷工作還在原地踏步,問題出在了哪裏?居民還得等多久?

渭南紡織廠小區地處渭南市臨渭區的中心地帶,於上世紀80年代建成,4-8號樓是居民自有產權,3、9、10號樓在紡織廠1998年破產後,仍屬於上級單位渭南市國資委所有。紡織廠原址就在小區隔壁,如今已經成了住宅樓和購物中心。小區多數居民在2021年搬遷,現在的小區裏長滿雜草,顯得有些破敗。1號樓、2號樓距離事發的8號樓較遠,目前還在正常使用。小區居民告訴記者,2020年進行的維修改造專案包括屋面防水、室外給水管網維修改造和局部路面維修,當時,滲水問題就發生在8號樓旁,這棟樓的裂紋也最多。

房屋鑒定報告概況(記者任夢巖 攝)

居民甲說:「這水一下就流了三天三夜(鑒定報告實際為30天),把這棟樓(7號樓)往南倒了,我們這棟樓(8號樓)往北倒了。(施工單位)給我們做上水的時候,就在外邊做完了以後,底下全部沒有做防水,所以說管子破了以後,它就滲到我們樓底下。」

居民回憶,家中和樓房外立面都出現了裂紋,當時他們立刻找建設單位——渭南市產投金源物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反映問題。

居民甲說:「2020年的8月15日,我們樓就開始裂紋了,家裏邊是更厲害,家裏邊就這麽寬的縫。」

房屋鑒定報告結論D級危房(記者任夢巖 攝)

很快物業就請了西安建築科大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給8號樓做房屋鑒定,鑒定結果為D級危房,承重結構已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房屋整體處於危險狀態,構成整棟危房。建議綜合考慮安全性和經濟性,建議征得業主同意做整體拆除處理。

2021年7月,8號樓被鑒定為危樓近一年後,3-10號樓的居民也陸續接到了臨渭區政府的通知,需要盡快搬離。

居民乙:8棟樓前邊那幾棟樓沒有發現裂(痕)。

記者:但是說的也是危樓了?也得搬。

居民乙:當時政府說為了保證我們的安全,

居民丙:讓我們晚上連夜搬走。

居民搬離後,小區長滿雜草(記者任夢巖 攝)

落款日期為2021年7月5日的一份臨渭區政府對危房住戶緊急避險搬離相關問題的答復中明確,在緊急避險過渡期,原房屋產權不變,待拆遷安置專案啟動,與有產權各私房戶簽訂拆遷協定後,再對危房進行拆除,並在三年內遷回原址。專案啟動後,可以按照貨幣安置或產權置換兩種方式進行。但居民反映,近三年時間過去了,拆遷工作遲遲未能啟動,他們一直住在安置房裏。

居民丁說:「啥都沒有!你跟我們說現在三年到了,該回遷了,這咋辦?現在關鍵他得給我說法,或者幾年搬了?或者給我們在哪安頓了,現在啥都沒有。」

離開紡織廠小區時,居民韓先生仍然小心翼翼地把一樓的窗戶關上,韓先生說,這是他為兒子精心裝修的婚房,但兒子住了不到一年就不得不離開。

韓先生:我從小我就在這個廠子裏,我父親原來也在這廠子。

記者:您只能這麽隔著看看了。家裏還有啥?

韓先生:你看這是我給兒子弄的婚房,2020年結婚的,你看喜字都在上面掛著呢,結果就住了一年。

已經搬空的7號樓與8號樓,與旁邊小區形成鮮明對比(記者任夢巖 攝)

目前,受影響的居民中,不少人住在臨渭區政府的安置房小區東城苑。為何近三年的時間裏,這些本應拆除的危房卻遲遲未見動靜?政府的安置承諾又該如何兌現?居民告訴記者:「說是臨渭區是屬地管理,叫臨渭區去辦這個事兒,結果臨渭區說是國資委沒有給我們交資料,我們又找到國資委,國資委說是人家已經交給臨渭區去辦了。」

渭南市國資委改革治理科科長艾英禮對居民表示,渭紡小區的問題,渭南市政府開過專題會議,形成了會議紀要,整件事已經轉交給了臨渭區政府負責。

艾英禮:這一塊的事,當時開會的時候,已經明確了臨渭區負責開發的事。開協調會的時候,臨渭區的張主任都說了有啥問題直接找他。

居民:人家說的是你手續沒給人家移交呢,不移交不管。

艾英禮:已經明確讓它來做了,啥移交不移交的事情?它賬務問題,來和國資委來算賬嘛,對不對?我跟你說,回遷是臨渭區來遷的,它來主導實施,不是說國資委能主導的。國資委哪有權力開發?

居民:這是政府之間協調的事。

艾英禮:肯定找臨渭區!是臨渭區出的回遷協定。我是臨渭區居民對不對?現在回遷協定我簽了,你現在不落實。

隨後,記者和居民又找到臨渭區委委員區舊城改造事務中心黨組副書記張中鋒,他表示,遲遲沒有動工是因為相關手續還沒辦齊,因為渭南市國資委一直沒有提供資料。

張中鋒:原來是一直國資委來跑的,國資委現在是踢皮球了,就是說他們啥都不管,因為你們的所有的土地、房屋的手續,包括專案的負責都是國資委,我們臨渭區只是當時負責協調、辦理提供的一些相關的手續。

記者:我問了國資委了,國資委說是都移交給你們了。

張中鋒:啥啊,你們現在查去,土地、所有的資產現在仍然是國資委的,不是我們臨渭區的。

張中鋒表示,小區維修改造改成了危樓,完全是國資委下屬公司的責任,作為屬地政府,臨渭區盡力為居民找到了安置房,其他工作只能是配合國資委進行。

張中鋒說:「因為改造的過程是國資委找的施工隊把你們改造成危房的,不是我們臨渭區帶著施工隊給你們改造的。國資委一直是這個態度,認為這個事好像是我們臨渭區的,所有的資產、所有的東西都是國資委的,按理說國資委要協調市政府相關的部門,我們臨渭區來配合。」

張中鋒強調,臨渭區已經與渭南市國資委就此事進行過多次協調溝通,但成效甚微。

張中鋒說:「(市國資委)到現在完全沒和我們簽協定,我們給國資委提了好多意見,我說你們要求市裏來開個會,把相關的職能部門叫在一起,給一個明確的分工。當時臨渭區承擔的是,你們住的是危房,臨渭區是有保障房,讓這些同誌不能住在危房裏邊,先把你們的資源先用一下,先搬到那個地方去,我們幫助他國資委解圍,現在我們成了主人。」

無論危樓拆除、原址重建的責任在哪一方,對居民來說,都是實實在在等了近三年的時間。他們只希望這件事能加快推進,能盡快從安置房搬進自家的房子裏。相關進展,中國之聲將繼續關註。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透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創的行為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