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推薦

赤水河畔的佳釀:珍酒的傳奇歷程與時代擔當

2024-07-02推薦

早在民國時期,遵義的茅台酒就一直深受市場青睞,建國以後經濟恢復,許多民眾也想嘗嘗茅台。

為了讓更多人喝上這種美酒,中央提出「茅台酒易地生產試驗」。

這個計劃的核心,就是在保證質素的情況下,搞出「一萬噸」好醬酒,讓工農群眾都喝得到。

1974年12月9日,遵義市革委會按中央與省革委指示,下達了【關於新建「貴州茅台酒易地試驗廠」的通知】。

決定於遵義市北郊十字鋪建立「貴州茅台酒易地試驗廠」,正式開展「易地茅台」試驗。

1975年1月,中國科學院科技辦公室將「茅台酒易地生產試驗」定名為「貴州茅台灑易地生產試驗(中試)」,並列為國家重點科技專案。

同年10月,貴州茅台酒易地試驗廠正式建成投產。

為了保證試驗順利進行,除了讓茅台原廠長負責一線工作外,其它技術人員、生產骨幹、釀酒原料、釀酒工藝也全部從茅台廠精選。

1982年,該專案被列入貴州省「六五」期間科學技術攻關專案。

「茅台酒易地試制」的研究工作,經9個周期、63輪次、3000多次分析試驗、10余年的試驗的探索。

在1985年10月21日,一場歷時3天的高規格白酒鑒定會在貴州茅台酒易地試驗廠拉開帷幕,由當時全國頂尖的白酒品評專家組成鑒定委員會,對試制酒進行專業鑒定。

經過嚴密評審,專家一致認為:試制酒在理化指標、衛生指標、新酒入庫合格率等方面均達到了合約要求。

鑒定委員會認為【貴州茅台酒易地生產試驗(中試)】完成了合約的要求,貴州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同意鑒定意見。

同年12月,茅台酒易地試驗基地負責人,在向上級匯報鑒定成果時,得到了「祝賀貴州茅台酒易地生產試驗鑒定成功——酒中珍品」的題詞。

由此,將試制茅台酒定名為「珍酒」,廠名更改為「珍酒廠」。

在評酒會當年,珍酒就暢銷海內外,此後屢屢獲獎。

得天獨厚,鐘靈毓秀

而珍酒之所以如此手市場歡迎,首先和產酒地特殊的地理氣候環境密切相關。

珍酒所在的遵義匯川區,屬於典型的中國南方喀斯特地貌,也稱巖溶地貌,是由一種獨特的巖層構成,主要成分是可被水溶蝕的碳酸鹽巖。

石灰巖對於重金屬離子,有很強的吸附作用,流經石灰巖的地下水中鉛、鎘含量會下降,鈣、錳、鋅含量會增加,口感呈微甜。

此外,珍酒老廠所在匯川區石子鋪,全年平均氣溫在15.6℃,年均降雨量可達到1035.2mm。

匯川區石子鋪一帶地層為可溶性白雲巖和白雲質灰巖,在其上下遊地區,則多為砂頁巖。

大量地表水在流經匯川時,會透過巖層滲透到地下,成為地下暗河;在遇到砂頁巖阻擋時,就會從巖體的斷層處冒出來,形成巖溶泉水。

巖溶洞穴中,含有很高的負氧離子,由此在地表生態之外,形成了獨特的地下洞穴微氣候和微生物環境。

當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透過發育明顯的斷層與裂隙蒸發到空氣中,遇冷成雨又回到地下,迴圈往復便形成溫暖濕潤的「遵義匯川小氣候」,為釀酒微生物的繁衍叠代,提供了更為適宜的環境。

古法釀造,匠心傳承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珍酒的成功除了優勢自然條件加持,也和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

珍酒水源取自赤水河上遊優質地下水,當地水質純凈而甘洌,富含有益礦物質,能有效促進釀酒微生物的生長及酶的形成,造就了珍酒甘甜爽口的獨特口感。

在釀酒原料上,珍酒堅持精選遵義紅纓子高粱進行釀造,遵義生產的紅纓子高粱堅實飽滿、粒小皮厚,其糯性大(支鏈澱粉占比90%以上),能經受住長時間多輪次翻造和蒸煮,出酒酒質也最好。

在具體釀造上,珍酒堅守傳統大曲醬香釀造工藝和流程,一年1個周期,2次投料,端午制曲,重陽下沙,8次發酵,7次取酒,長期珍藏。

一瓶珍酒的誕生,從釀造到出廠銷售,至少要經過5年以上的時間。

在珍藏上,珍酒放棄了使用鋼罐儲酒可以規模化生產的利益誘惑,堅持用陶壇珍藏基酒。

因為陶壇透氣性好但不滲漏,可使酒體中含有更豐富的微量元素,有益人體健康,同時壇內基酒與外界息息相通、自然吐納、交換融合,使酒越陳越香,具有幽雅舒適和妙不可言的「老酒味」。

這些堅持與加持,讓珍酒具有明顯的特點,被行業內稱作「珍酒流派」:窖香獨特、味道濃厚,酒體綿柔,收斂幹凈,具有味爽凈、香氣幽雅細膩、入口綿甜。

承擔責任,造福一方

普通酒民對珍酒的印象,往往是味道好,入口柔,不上頭;

精英人士對珍酒的印象,則往往是港股白酒第一股,中國醬酒第二股,多次獲得上級相關單位的表揚。

這些榮譽只是珍酒的一面,珍酒更重要的一面在於擔當:如環境治理(保護弓境、節約資源、綠色低碳);社會價值(發展當地經濟、提供就業崗位、宣傳健康飲酒觀);公司管理(強化風險管理、確保數據安全,決策過程公開、資訊披露有效)

以就業為例,珍酒目前有8000余名員工,其中一大半是一線的釀酒工人,這些工人大多來自當地農村,珍酒的發展讓他們不必背井離鄉,節省了無數在外開銷,切實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釀酒需要紅纓子高粱作原料,珍酒透過向當地農戶下單,並且給予科技、人才培訓等支持,對遵義周邊農村紅纓子高粱等原材料種植、收購、加工,拉動遵義農民對高粱種植的積極性。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珍酒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組織方式,推動高粱的種植,並透過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資訊化管理等方式,帶動遵義周邊地區高粱產業轉型升級。

憑借這套全生產鏈的精細化營運管理,珍酒真正透過「手把手」幫扶,來助力當地農戶就業增收。

目前,珍酒已在遵義下屬12個縣區發展紅纓子高粱種植基地40萬畝,有效帶動當地三千多人就業,4萬多個農村提高家庭收入。

企業還帶動引進25家配套包材企業入駐遵義,推動當地紙包材配套率達90%以上。

預計「十五五」期間,珍酒將達到10萬噸釀酒產能、40萬噸儲酒,實作新增就業崗位5萬個,帶動大批技術骨幹和產業工人就業,帶動全省農村本地高粱種植以及包裝、物流產業發展。

預計帶動上下遊超過千億產值的配套產業鏈,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素發展貢獻力量。

珍酒成長的過程中,有時代的選擇,有科學的助推,有一代代人的風華。

而歸根結底,是那個讓更多人喝上好醬酒的初衷,書寫了中國酒業的這段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