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莫高窟,發乎情 止乎禮義,不敢再來了!

2024-10-23旅遊

被課本上一幅飛天畫種草,從情竇初開的少女時代就向往敦煌,夢想有一天也能去莫高窟去看那些美麗神聖的壁畫。

那時候的財力,運力,也只能發乎情 止乎理智。

一夢幾十年,圓夢已是六旬老人了,敦煌莫高窟,終於近在眼前了。

由於行程來的突然,沒有約到正常票,只買了應急票。

所以只能參觀四個窟。就這四個窟已經夠汗顏了,因為只有仰望巖壁上莊嚴神聖的佛像,才知道以前對於莫高窟的認知簡直是井底之蛙。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千米處的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始建於前秦,歷經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等朝代的興建,形成了巨大的規模。

莫高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寶庫,被譽為「絲路明珠」「東方藝術明珠」。它以其彩塑和壁畫聞名於世,展示了延續千年的佛教藝術,記錄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歷史事實,為研究4世紀到14世紀的中國古代社會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莫高窟現存洞窟735個,分布在1700多米長的崖壁上,共南北兩區。南區是開窟的施主及其眷屬供佛和禮佛的殿堂,有洞窟492個,壁畫4.5萬平方米,窟內顯著位置安置彩塑,其余四壁、佛龕、窟頂和甬道均繪制壁畫。北區是僧侶修行、生活和瘞埋的場所,經考古發掘,共清理出洞窟243個,窟內無壁畫和彩塑,有土炕或土竈、煙道遺跡及重要文物。窟前有舍利塔群和寺廟。

1900年,道士王圓箓在清理莫高窟第16窟(現17窟)時,偶然發現了一個長寬各2.6米、高3米的方形密室,裏面整整齊齊地疊滿了經書、絹畫和文獻,這些珍貴史料在窟中沈睡了千年。不幸的是,在清朝末年,朝廷自顧不暇,王道士多次上報均石沈大海。幾年後,英國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日本人橘瑞超、俄國人鄂登堡等西方所謂的探險家接踵而至,近3萬件文物被陸續運出國門。

莫高窟於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我們那天參觀的是:第96窟、第130窟、第148窟、第100窟等。這些洞窟的特點如下:

第96窟:

標誌性大佛:此窟最顯著的特點是窟內有一座高達35.5米的彌勒大佛,為莫高窟的標誌性景觀之一。這座大佛氣勢恢宏,頭部微微下俯,目光慈祥,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撼和心靈的震撼,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歷史變遷:雖然大佛整體壯觀,但只有腳部是唐朝的泥塑,經歷了後世的不斷修繕和維護,也體現了不同時期的修復工藝和風格變化,對於研究莫高窟的歷史變遷和藝術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第130窟:

巨型佛像與精美壁畫:窟內有一尊高達26米的南大像,也是莫高窟的大型佛像之一。佛像造型雄偉,體態豐滿,展現了唐代高超的雕塑技藝。洞窟的壁畫保存相對較好,題材豐富,繪畫技藝精湛,色彩鮮艷,有很多精美的佛像、經變畫、供養人畫像等,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宗教信仰和藝術風格。

空間布局獨特:洞窟的空間較大,能夠讓遊客感受到宏大的洞窟氛圍,為欣賞佛像和壁畫提供了較好的空間體驗。其內部的空間布局和結構設計也具有較高的科學性和藝術性,對於研究古代洞窟建築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第148窟:

涅槃窟的代表:該窟為涅槃窟,主要表現的是釋迦牟尼涅槃的場景。窟內的臥佛長達14.4米,神態安詳,周圍環繞著眾多的弟子、菩薩、天人等形象,他們的表情和姿態各不相同,有的悲痛欲絕,有的沈思冥想,生動地展現了佛教中對於釋迦牟尼涅槃的理解和表達。

豐富的佛教藝術元素:除了臥佛和周圍的人物形象,洞窟內的壁畫和雕塑還包含了大量的佛教故事、經變畫、裝飾圖案等,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一個豐富的佛教藝術世界,對於研究佛教藝術的發展和演變具有重要的價值。

第100窟:

曹氏家族的銘印:此窟為五代時期的洞窟,與當時的曹氏家族有著密切的關系。洞窟內的壁畫和雕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曹氏家族的宗教信仰、政治地位和文化藝術追求,具有濃厚的時代特色和家族銘印。

藝術風格獨特:在藝術風格上,既繼承了唐代的藝術傳統,又有一定的創新和發展。壁畫的構圖嚴謹,線條流暢,色彩鮮艷,人物形象生動,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同時,洞窟內的雕塑也具有獨特的風格,造型優美,工藝精湛,是五代時期佛教藝術的傑出代表。

一眼千年的瑰寶,我們不過是匆匆一撇,不能觸摸不能拍照,如果你不了解這些歷史看了也是看個熱鬧而已。

佛教的高深,繪畫的藝術,不是我們普通人聽個講解就能看懂的。

崇拜了莫高窟壁畫這麽多年,我看過之後最大的感觸就是,佩服古人的工匠精神,他們要有多麽虔誠的信仰才能在堅硬的巖石上雕刻出這麽栩栩如生的畫像。這大抵就是心中有愛,眼裏有光,手上出神吧?

紅的朱砂,蘭的青菁還有綠松孔雀石那千年不變的原生色,無不體現出古人的智慧和永恒精神。

有人說參觀完莫高窟後悔來此,我倒是不覺著後悔,是覺著自己不配,因為對於歷史,對於佛教,對於繪畫藝術的小白,來此莫過於對牛彈琴。

莫高窟,來過了,也只能發乎情 止乎禮。不敢再來了!

影片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