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高質素發展調研行|彩雲之南 唱響生態文明之歌

2024-08-20旅遊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什麽是雲南?

是蒼山巍峨洱海清波,還是原始森林中猿鳴鳥啼,亦或景邁山的一縷茶香?

普者黑風光。熊祥平攝

地處長江、珠江、瀾滄江等六大水系上遊,擁有九大高原湖泊,動植物種類占全國50%以上,雲南是國家西南生態安全螢幕障。

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讓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讓瀕危物種得以順利繁衍棲息,實作多樣生命的美美與共。這是雲南交出的生態文明建設答卷。

位於昆明市晉寧區的南滇池國家濕地公園,在夏季展現勃勃生機。朱光旭攝

多樣但脆弱,是雲南生態環境的特點。生態環境有多重要,保護責任就有多重大。

雲南提出「保護為先、治汙為重、擴綠為基、轉型為要、發展為本」,統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遊客泛舟撫仙湖中,享受湖光山色、水天合一的悠閑時光。楊傑攝

生態向好,白色花瓣、黃色花蕊的海菜花如同點點繁星,又像隨波起舞的仙子。在環洱海生態廊道觀海賞花,成為越來越多市民遊客放松心情的新方式。

洱海中綻放的海菜花。王繼成攝

「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在雲南,不同的生命以獨有方式訴說著生長的故事。

高山之巔,滇金絲猴留下跳躍的身影;瀾滄江畔,小象甩著鼻子,跟上媽媽的步伐;哀牢山深處,綠孔雀緩緩展開尾羽,優雅奪目。雲南39.4萬平方公裏的國土面積僅占全國的4.1%,但各類群生物物種數均接近或超過全國的一半。

雲南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犀鳥谷內,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雙角犀鳥在此繁衍生息。鄭山河攝

守護生物多樣性,雲南率先行動:釋出全國首部生物多樣性白皮書,出台全國首個生物多樣性保護地方性法規,建成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劃定了自然保育地330多處、生態保護紅線面積11.35萬平方千米,90%的生態系和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得到有效保護,國家西南生態安全螢幕障更加牢固。

雲南的好生態、好風光本身就是一筆寶貴財富。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因護綠而生金,景邁山古茶林成為人與自然良性互動和可持續發展的典範。

景邁山古茶林利用森林生態系,采用「林下茶」種植技術。圖為磅礴的景邁雲海。

創新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作機制,雲南積極發展生態旅遊、林下經濟、綠色食品、「綠電+先進制造業」等,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在拓寬:

騰沖市司莫拉村依托好生態發展鄉村旅遊,去年全村人均收入比2019年翻了一番;普洱市孟連縣推廣種植牛油果,以「334」的模式進行分配,山頭增綠、百姓增收;截至2024年6月底,雲南清潔能源裝機達到1.23億千瓦,占全省發電裝機總容量比重超過90%,澎湃的「綠電」有力支撐起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

「大國重器」白鶴灘水電站位於長江上遊金沙江河段,總裝機容量世界第二。圖為白鶴灘水電站泄洪場面。閆任科攝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行走雲南,一個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故事期待被講述,一幅幅向綠而生、逐綠發展的畫卷正徐徐展開。(人民日報客戶端雲南頻道 徐紅梅 楊文明 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