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景致記錄:在雲南雞足山束身峽,石崖緊緊束身徐霞客很陡地往下墜

2024-02-07旅遊

前一篇旅遊寫道,徐霞客遊走在雲南雞足山,錯過了險景,得知守銅殿倆僧人不睦,覺得非佛門之福。雞足山的奇景處,卻刻有奇葩題詞,引得徐霞客吐槽不已。

(公元 1638 年)十二月二十八,早晨起來很冷,徐霞客急忙披衣到南樓觀看日出,明亮的太陽已經升起。

早餐後,他在天長閣、善雨亭之間錄碑文,手指凍僵了。唯獨張副都禦史的兩塊碑文最長,來不及錄。他要回迎葉殿吃飯,就從北門出去。門外的岡梁上,有很多賣漿煮粉的人。山脊西向下覆蓋陡崖,徐霞客猜測這是傳說中的舍身崖,他往北在脊上走一裏,轉向西下,經過一處破閣,往南到束身峽。巨石向兩邊裂開,中間的洞穴成坑,路從中下去,兩旁的石崖緊緊約束很陡地往下墜。他在峽谷中輾轉,旁邊沒有余地,就是所說的 「束身」之意。

他下半裏,來到一塊伏虎寺傍靠的小平地。在寺前,有很多賣香草的人,這種草生長在山脊。沿舍身崖往東南轉,是去曹溪寺、華首門的路。他繞寺往西轉,盤旋絕壁而上,那是禮佛台、太子過玄關。徐霞客先去拜訪禮佛台。台東有亭,中間也坍塌了,叢叢聳起的亂石中,禮佛台峙立在其前,懸空於深壑絕壁上。他往北眺望陡直的石崖,倒插在深壑中,是絕頂北盡頭處,其下是桃花警,只是石崖突出不能俯視。其東南的壑谷中,有放光寺。其西隔塢相對的地方,是香木坪。這禮佛台位於絕頂西北邊盡頭處,淩空倒影,像浮舟駕於深壑之上,是全山的著名勝景,然而亭已經倒塌廢壞,令人感慨。台北,崖壁倒掛,石階路斷絕。從西邊崖上俯瞰深壑中,石瓣朝上裂開,像含苞待放的花朵。遠處沒有路,而棧道橫在崖端,像飛蟲從層層山巒之上連線兩邊。

徐霞客踩著裂開的石花蒂,如同進入芍藥花冠,中空外透,欲合欲分。穿進其深窟,正好位於禮佛台之下,深窟是外石靠近內石形成的,上連下開,裂縫穿透兩頭。側身進去,穿裂隙而出,又登到南台之上。仍然往東經過伏虎庵,沿巖靠壁,盤繞其壑頂。他擡頭看矗崖,仿佛搖搖欲墜,難以想象,就在剛才,他還行走在上面,抖衣去塵呢。

徐霞客往東南沿崖壁走,崖上有座曹溪寺,寺旁有一塘水,在矗崖之下,分出水流墜入溝壑。各股水流的源頭,如同禪宗法門之脈。路分成兩條,正路向東南沿崖壁平去,小路往西下陡坡。徐霞客見放光寺在西南邊的壑谷,便覺得從這條小路是對的。

他往西順小路走,轉向北翻一道山口,繞到禮佛台之下,其西北是去桃花青的路,而東南的壑谷底下,最終沒有下腳的地方,他從原路返回,出到沿崖壁走的正路,經過八功德水,這裏崖上的路越來越狹窄,線一樣環繞、鑲嵌在絕壁上。他擡頭看,只覺得高大彎隆看不見頂,往下俯瞰只覺得幽遠深隱無法看清底,如一幅萬初蒼崖圖懸掛著,他置身圖中,分辨不出自己在什麽地方。

往東一裏,崖勢上飛,像屋檐般高高彎隆,環蓋其下,如門如檻,其內崖壁聳立,如同關著的門扇,原來崖石齒狀排列,全往下墜落,墜落不盡的剩余部份,是所謂的華首門。門高二十丈,上面彎隆覆蓋的部份,不知一共有多高,大概就是絕頂上看到的海門下的陡崖。華首門之下,傍靠壁建有亭,兩旁建有小磚塔相配,就是經書所說的迎葉尊者受衣入定處,等到六十百千歲時交給彌勒佛。天台縣人王十嶽副都禦史題寫的詩鐫刻在壁間,倪巡按書寫的 「石狀奇絕」四個大字,橫刻並且塗成紅色,是效肇呢?還是黔面呢?束身崖書寫「石狀大奇」,在架裝石書寫「石狀又奇」,在兜率缺口書寫「石狀始奇」,一共四處,各處換一個字,山靈有什麽罪要受這種懲罰呢?

他又走了半裏,矗崖東邊盡頭處,石脊往下垂,東面傍靠著山寺,這是銅佛殿,殿的扁額上寫著傳燈寺,原來就是絕頂向東突起、從猢猻梯下墜到的地方,再下就是迎葉寺,從而成雞足山西南支的發起山脈。寺向東,大路從下面而來,到寺前分成兩條:順其北峽攀登寺後的猢猻梯,是去絕頂前門的路,也是徐霞客昨天從上面俯瞰到的路。他從寺前沿崖往西轉,經過華首門,上束身峽,是去絕頂後門的路,也是他現在往下走來的路。

原來寺北是峽谷,寺西是崖壁,寺後猢猻梯順絕頂垂脊而下,是矗崖東邊盡頭而峽谷向南繞的地方。寺北有石峰在峽谷中夾起,石峰上傍靠有寺,那是架裝石。徐霞客最初不知道它是架裝石,看著有些異常,就沒進銅佛殿而登此石。他到達時,寺裏的僧人迎接他坐在石上。石紋分散出兩層痕跡,上部有圓孔。僧人說,石紋是迎葉尊者的架裝,圓孔是邇葉尊者插放錫杖的遺跡。即使沒有迎葉的遺跡,這裏曲折的山崖往外繞,下墜的壑谷盤在中間,綴連山崖,能俯瞰深壑,本來就是奇觀。僧人泡米花給徐霞客吃,使得他的饑腸得到滋潤。

徐霞客當時準備下放光、聖峰等寺,但不能忘情於猢猻梯,沿架裝石往右邊上半裏登梯。梯是自然生成的石階,有層疊的階痕能夠銜住腳趾,但階痕石尖齒狀排列,很難落腳。往脊左俯瞰就是華首門矗崖之上,往右俯瞰就是架裝石下墜的壑谷口,那種齒狀排列的石崖,在華首門是往下垂,此猢猻梯是倒轉向上升,而石質則是相同的。他上半裏,數次轉折而石梯已盡,仍然順峽谷上。徐霞客得知距離絕頂很遠,於是返回順石梯往下走,從銅佛殿北往東下到峽谷中。

他走了一裏,橫繞峽谷底,兜率寺位於其中,已經倒塌了一半。寺後就是絕頂與羅漢壁分支前突出的地方,寺前峽谷又深深下墜。沿寺橫穿峽谷,順左邊山崖下半裏,崖底有窪坑往內嵌,前後有巨大的樹蔭飄動,有鶴峋居士的詩碑。

峽谷彎曲得很厲害,道路從峽谷往上,分成兩條:沿右峽谷中間往西南下,是去迎葉寺、聖峰寺西支山脈的大路;沿左崖下往東行,是去西來寺、碧雲寺、羅漢壁的小路。徐霞客雖然身子順西峽谷而下,卻一步一回頭,思想飛到羅漢壁間了。他下半裏到仰高亭,仰高亭懸在峽谷中,因壩塌他沒有進去。

徐霞客下完,又走半裏出峽,來到迎葉寺,寺門向東,寺中高大寬敞。這是古邇葉殿,近來因在絕頂上新建了迎葉殿,於是稱這裏是寺。他進去拜迎葉尊者。從寺前往南沿岔路而下,其路陡但寬大。兩個乞丐用松樹搭成棚。曲折狹窄的路轉了數十道彎,一裏多就到會燈寺。寺向南,他進去叩拜而出。

往東下半裏,有向西去的岔路,是去放光寺的路。徐霞客怕太陽落山來不及走到,就不向西走而往東趕路。道路平坦而寬大,一裏到聖峰寺。寺向東,坐落在分支山脈上,前面有巨大的牌坊,後面有高高的閣,氣勢十分雄偉開闊。閣祭祀玉皇,如今都稱其玉皇閣。

徐霞客從這裏往北看西來寺,高高點綴在層層崖壁之上,屏障雲霞,橫貫崖壁,飄渺於天空中,景致非常奇異。他走出寺,往東順隴行,經過白雲寺,又順寺右往東走,經過慧林庵,左右兩條溪在前面會合而隴盡。他穿過寺左邊的峽谷,往東經過大覺寺菜園,從息陰軒後翻越中支山梁,走千佛閣前觀覽街子。趕街的人只有年底才在山中聚集,這是朝山的節日。從前在石鐘寺前,如今移到這裏以便靠近大覺寺,也處於各寺的正中。他順街子往東走半裏,經過西竺寺,又走二裏多,進入悉檀寺。

徐霞客吃過晚餐後,知道沈萃野的父親來叩拜,就留在寺中等待。沈公來到,徐霞客急忙下樓,與他各自訴說傾心仰慕之意。

天黑了,寺中準備熱水等候沐浴,徐霞客和四位住持僧以及沈公在池中沐浴。池子是磚砌的,一丈五長、八尺寬,熱水有四尺深,在隔壁大鍋中燒水,一整天才熱。沐浴的人先在池子外用水洗身子,然後進入池子,人坐在水中泡一段時間,又到池外,邊擦邊洗,再泡再擦,泡的時候一動不動,怕汙垢落進池中。徐霞客在三裏盤沐浴後,進入雲南省只在溫泉洗澡,這種方式的沐浴,也是很少遇到過啊。

敬請關註 「景致記錄」,看古今美景,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