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峽谷新居 | 丙中洛,住進「人神共居」之地

2024-04-21旅遊

山川折疊 江水奔湧

怒江峽谷深處

隱蔽著古老的村落與山道

和我們一起

走進「人神共居之地」

揭開三江秘境的 最後一道面紗

對於「秘境」的刻畫,今天要圍繞中國 最後一條未被人類馴服的大河 開始。

怒江自北向南流出西藏後的第一站,甩掉了漫長逼仄的峽谷, 遭遇到令它神往的夢中童年 :

天地豁然開朗,壩子上勾勒出大片大片的稻田,雪山泛起光芒,山下是回蕩著天籟之音的古樸村落,以及隱蔽著拓下歷史痕跡的斑駁古道, 雲霧和彩虹在捉迷藏,輸了的便混入田野邊氤氳著柴火香氣的裊裊炊煙 ……

走過了怒江大峽谷的山重水復, 丙中洛的與世無爭,讓人格外珍稀 。

於是怒江在這裏不舍地逡巡了幾個大彎,深藏在谷底,壓低了江濤,慢慢把丙中洛的美好一一看盡。

通往丙中洛的旅程,註定是一場「壯遊」。

丙中洛,位於雲南怒江大峽谷的盡頭。這裏沒有機場,離高速公路有290公裏之遙,鐵路停留在遠景規劃圖上。

正因如此, 即使對雲南本地人而言,丙中洛也是難以抵達的秘境 。

正是這種「不便」,將一方 原始而天真的人間秀色 ,鎖於未經雕琢的峽谷之間,也將丙中洛塑造成為「遠方愛好者」心中的「白月光」。

自古以來,人們總是出於某種信念和鑿鑿的理由,才會在這裏逗留,留下痕跡。譬如 茶馬古道上曾經的馬幫 。

茶馬古道將丙中洛和雪域高原、普洱茶山連線起來。

穿過石門關向西藏方向前進,江對岸突然出現零星的木刻楞:有的沿江而建,有的散落田間,這便是 紀錄片【茶馬古道:德拉姆】的取景地——霧裏村 。

進入霧裏村的唯一通道,便是一條「活著」的茶馬古道。霧裏村至今也沒有公路通車,村子上下遊各有一座跨怒江懸索橋,連線著江邊的古道。

古道開鑿在地勢險要的懸崖峭壁上,下面就是奔騰的怒江 ,寬不足1米,高約2米,可以想象昔日馬幫是如何在此驚險的古道上駝茶運鹽,往來於滇藏。

循跡而行,跟隨管家沿著索橋和懸臂上的古道走進霧裏村。

這個僅有60戶人家的怒族小村落,田間錯路生長著梨樹、桃樹,每年3-5月裏鮮花競放, 整個村莊仿佛渾然天成的畫卷,美得像世外桃源。

漫步在村莊的田埂與屋畔,或是走進一家村屋,在村民的指導下,經緯交織, 完成一條色彩獨特的怒毯,感受時間從指縫間緩慢穿梭的悠閑。

馬鈴聲已在歷史中消散,如今前往西藏的旅者,坐騎早已更換為汽車、摩托。但向往雪域高原的心意依舊堅定。

在丙中洛休憩逗留之後, 往察瓦龍、察隅方向一騎絕塵,繼續踏上進藏的旅程。

告別了丙中洛溫暖舒適的低海拔」溫柔鄉「之後,迎接他們的既有路途艱辛,又有 迥異的硬核風景 …… 這必將是一場雕刻內心的旅程 。

源於丙察察進藏公路的緣由, 丙中洛之名常常出現在藏地愛好者的心中 。 鮮為人知的則是,丙中洛還處於橫斷山脈「藏彜走廊」的民族大通道上。

這塊平坦肥沃的壩子,接納了 傈僳族、怒族、獨龍族、藏族、納西族、彜族等多個少數民族 ,成為他們比鄰而居的家鄉。

這裏的皚皚雪山、自由大江、爛漫山花,也承載著他們對自然萬物的原始信仰。

與松贊丙中洛山居同處一村的 普化寺 外,桑煙環繞,你可以和轉經、煨桑的藏族老人一起,走進這座怒江州唯一的藏傳佛教噶舉派寺院, 在古老佛殿裏的斑駁壁畫中,尋找神明的蹤跡 。

村外不遠處的天主教堂——重丁教堂 ,每逢禮拜天便會響起傈僳語唱詩,如同桑煙一樣,飄向白雲外。

高聳入雲的 貢當神山 ,以及神聖潔白的嘎娃嘎普雪山,同樣是本地人眼中的「神明」。拾階而上,登高望遠,便可將丙中洛壩子盡收眼底 。

怒江在壩子旁蜿蜒而過,這條從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發源的大河——也是國境之內最後一條幹流無水壩的大河, 無拘無束的歡騰著,滋潤著被群山環抱的田野生活 。

如同這個夜晚,怒族小夥兒在自家火塘邊, 抱著「達比亞」歡快起舞 ,自由自在。

幸有怒江美麗公路,也就是新219國道的怒江段,連通了丙中洛與大河上下遊目的地道路。前往丙中洛的道路,從未如此通暢。

從滇西重鎮保山出發,向怒江大峽谷上遊前進,一路相伴的高黎貢山,也變得愈發奇偉。

從對「山高谷深」的驚嘆中回神, 天邊已然升起了一輪不會落下的明月——石月亮 ,懸崖峭壁上的大理巖穿洞。

它守候在高黎貢山海拔3300多米的高處,在雲霧飄渺中若隱若現,隨距離遠近而陰晴圓缺。

石月亮,還是 怒江主體民族傈僳族的聖地 。他們相信,在遠古大洪水中,先祖拉開弓弩,在高山之巔射出了石月亮,洪水由此泄去。

傈僳族從此有了安身立命的家園,後人充滿敬意地 稱呼石月亮為「傈僳之根」 。

創世紀般的傳說,遑論真假。偉岸的高黎貢山,確是萬千生靈的庇護所。

當然,還有觀賞這一奇觀更加愜意的地方—— 松贊石月亮山居 。

作為松贊第一家「峽谷酒店」,在今年1月落成開業的石月亮山居,「立於雲海之上,峭壁之巔,遠離喧囂」,給松贊家人們帶來 極致的峽谷景觀和愜意的度義肢驗 。

清晨在懸崖泳池邊冥想,午後到後山高山茶園間漫步,「雲上的日子」一不留神就變得「仙氣飄飄」。

在探索石月亮的更多日子裏,你可以跟隨松贊走進隱秘的亞坪保護區,漫步在高黎貢山的原始森林。

亞坪,傈僳語意為」懸崖峭壁" ,這裏人跡罕至、神秘幽靜,「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在邂逅怒江四季的同時,還有數不勝數的珍稀動植物等你發現。

也可以前往 老姆登這個怒族村落裏走一走 ,老姆登是怒語「人喜歡來的地方」,若恰逢周日,還可進入教堂聆聽當地人的贊美詩。

從教堂中傳出勝似天籟的四聲部歌聲,飄蕩在山谷裏,初到怒江的人, 無不被這虔誠美妙的贊美詩所震撼 。

繼續行駛在美麗公路上,怒江就奔騰在你的眼前, 直到一個文靜優雅的大拐彎之後,怒江不再「怒」 。當面前出現一片開闊的稻田,就到松贊丙中洛山居了。

你可以山居為起點,繼續向北,探索丙中洛的秘境深處。

TIPS:抵離石月亮

✈ ️ 距離石月亮最近的機場和高鐵站都在保山,車程約4.5小時。昆明、長沙、南京每日有直飛保山機場的航班。

昆明、大理每日有多班列車往返保山火車站。

「深蝕之地(the land of deep corrosion)」 ,這是110多年前,西方探險家金敦·沃德在發現三江並流後的描繪。若想發現大地褶皺裏的更多秘密,需要沖破怒江峽谷的領域,踏上穿越三江之旅:

從高黎貢山永不落下的石月亮沿怒江逆流而上,在嘎娃嘎普雪山腳下的丙中洛稍作停留,留戀過山水環繞、平壩上的田園牧歌,走向通往梅裏雪山的旅程。

百余年前,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傳教士為了播撒信仰,曾翻越碧羅雪山,往來於怒江峽谷和瀾滄江峽谷,進而繼續沿江北上,進入西藏。

他們走過的放牧道、狩獵道, 被後人稱為「傳教士之路」 。

除了傳教士,探險家、植物獵人還有本地原住民都曾翻越過 碧羅雪山 。

這段頗具挑戰性的穿越路線,沿途會經過原始森林、牧場、溪流。

5月山坡上杜鵑盛放,牧場裏牛馬自在地吃著草,人類在這裏的活動痕跡依舊有限,也因此最大限度保護了生物的多樣性。

如今更為方便的穿越方式則乘車沿著德貢(德欽-貢山)公路向北行進 。2022年秋季才告全年貫通的德貢公路,早已穩居「滇西北最美景觀大道」之位。

它正是通瀾滄江和怒江區域,引領我們完成了探索三江之行的關鍵一環。

跨過捧當大橋,沿著德貢公路盤山而上,揮別丙中洛的油油綠意,以及印度洋季風濕潤的氣息,住進由針葉林和草甸覆蓋的高寒地帶。

在 卡瓦格博的南方護法神——孔雀山 的高處體會海拔變化帶來的驚喜,冰雪未融,寒意仍濃,隨後一路下行到幹熱、植被稀疏的瀾滄江河谷,投入到另一翻莊嚴持重的景象中。

和谷底的瀾滄江作別,藏地四大神山之一、怒山最高峰的梅裏雪山主峰卡瓦博格,已然聳立萬山之巔, 為踏上這段偉大行程的旅行者,送出了美好的祝福 。

梅裏雪山無疑是這一程的高點——無論是海拔,還是精神震撼 。不如就在松贊梅裏山居盤桓兩日,在神山腳下守候日照金山的高光時刻。也可走入當地人家,投入到神山腳下的真實生活當中,感受這片土地的溫度和能量。

山路似乎永無盡頭,四季總在一日變幻,雪山的另一邊還是雪山。

從梅裏到香格裏拉的一程,翻越雲嶺最高峰——白馬雪山(海拔5640米),同樣是「Ω「型的「金沙江大拐彎」將在奔子欄的幹熱河谷中送別我們。

這場「上天入地」、穿越三江的「壯遊」 ,在駐守在三江並流區域東部疆界的香格裏拉迎來了尾聲。

隨著江河流過

一路收獲的不止在「深蝕之地」的高低輾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