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旅遊

著名景區出現「錯別字」,遊客看後哭笑不得,專家卻說:錯的太妙

2024-05-13旅遊

科技飛速發展的現代,人們平日交流不再用書信,多透過手機、電腦打字,因此現代人時常出現「提筆忘字」,寫錯字的現象,甚至很多眼尖的遊客,觀覽名勝景區時,發現牌匾、碑石存在「錯別字」,令大家哭笑不得,可專家卻說,這些字錯的絕妙,今天我們總結一下,5大著名景區出現的「錯別字」。

第一處景點:濟南趵突泉 ,號稱「天下第一名泉」,當年乾隆帝南巡之時,品泉水泡的茶,味醇甘美,特封此名號,泉眼附近立一石碑,上刻「趵突泉」3字,由明代山東巡撫胡纘宗題寫,但遊客觀賞泉水時,無意發現碑石刻的「突」字上面,少了一個點。

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目前存在2種說法,有的學者認為,「突」沒寫點,表達當地百姓的美好祈願,希望泉水翻湧,永無止盡,另一部份人則說,當年篆刻石碑時,噴湧勢頭極猛,高度達到了4、5米,把上方一點沖掉了,雖然與常見形態不同,但正是這一點的缺失,讓布局更顯和諧。

第二處景區:同樣位於濟南,它就是著名的大明湖 ,「明」字的「日」,多了一橫,變成了「目」,觀察景區其他地方的「明」字,也全部以「目」而寫,背後原因與清朝時代因素有關,不可提及「明」字,當然存在一種戲謔說法,趵突泉「突」字的點,流到大明湖,所以「明」字多了一橫。

第三處景區:泰山刻石 ,爬過泰山的都知道,山上篆有諸多刻石,而萬仙樓北側有一塊碑石,上刻「蟲二」兩字,由清代才子劉延桂所寫,「蟲」字上面多了一橫,據說當時日本學者,研究了10年,沒有解讀出含義,以及錯字原因,而郭沫若看後,聯想到繁體字,推測他將「風月」繁體的外框刪減,意味風月無邊之意,於是呈現出這一形態。

第四處景點:西安碑林, 如同趵突泉的「突」字一樣,南城墻魁星樓下的碑林,「碑」字少了一撇,此字由林則徐所寫,當時他遭到構陷,被革職流放,途徑西安時,寫出「碑林」二字,特地少寫一撇,暗喻自身被誣陷,遺失了官職,心中郁憤難平。

第五處景點:曲阜孔府, 這裏的「錯別字」很少有人發現,位於兩旁的楹聯處,「與國成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中,「富」字寶蓋頭少了一點,「章」字豎筆從上連到下,此處隱喻孔府乃文人聚集之地,所來文人全都富貴無頭、文章通天,含義頗為美好。

經過上述分析、介紹,我們可以清楚知曉,景區出現「錯別字」,並非無意寫錯,而是根據風景特色、心境狀態、時代因素等,刻意為之,而且撰寫牌匾、碑石者,多是古代書法家,「現代字」經過簡化、改造,與繁體字的形態不同,也處於常理之中。

您對景區出現的「錯別字」有何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